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Planning》2014,(18)
目的:观察不同术式在治疗肛门狭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肛门狭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肛门狭窄程度选择不同术式,其中肛管松解术治22例,纵切横缝术治疗29例,弹性药线挂线疗法治疗5例,S形带蒂皮瓣肛门成形术治疗24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100%。结论:选取恰当的手术方式能够确保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应当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40-41
目的:探讨挂实线术结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5)。对照组进行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挂实线术结合瘘管部分切开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情况、肛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激活素A(ACTA)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疼痛评分与术后1个月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总住院、创面愈合及创面腐肉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CRP与ACT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挂实线术结合瘘管部分切开术可促进肛周脓肿并肛瘘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肛门功能,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4):7-11
目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可保护肛门功能,但其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对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其治疗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 SP,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文献为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病例报道。结局指标包括随访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病例数893例,共78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周93例,共78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周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手术成功率40%26个月。手术成功率40%95%,平均71.2%(560/7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95%,平均71.2%(560/7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67.5 min。伤口愈合时间167.5 min。伤口愈合时间136周,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8 d36周,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8 d8周。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9):141-143
目的:探讨P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评价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普通外科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2例,均采用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均未发生肛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和肛门内肿物脱出等不良反应,术后出血4例,在麻醉下缝扎止血后痊愈出院;术后疼痛3例,通过适当镇痛治疗后缓解;术后尿潴留3例,通过局部热敷和按摩小腹后治愈;术后肛门部灼热不适2例,3 d内自行缓解;下腹坠胀2例,经适当休息后缓解。结论:PPH联合外痔切除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是较为理想和完美的重度混合痔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656-658
目的:观察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1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后加高锰酸钾熏洗治疗;治疗组75例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后加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情况、肛门功能障碍或畸形情况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8.4±5.2)d,有10例患者发生了感染,1例出现轻度肛门失禁,2例肛管狭窄,1例后遗肛瘘,4例脓肿复发。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2.1±4.8)d,有4例患者发生了感染,但无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畸形及脓肿复发情况。治疗组在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感染病例、肛门功能障碍或者畸形及复发情况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配合中药熏洗方辅助治疗肛周脓肿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3)
阐述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现状,并总结各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力求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治愈率,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121-126
目的:总结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应用中的疗效,探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对256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6例患者,一次性成功治愈253例,占98.8%,3例二次手术治愈,占1.2%,疗效满意;随访无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是有效、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预防脓肿复发、肛门畸形、肛瘘形成等并发症所致二次手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疗法对肛周常见疾病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00例肛周常见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药熏洗疗法50例。疾病包括:痔病、低位单纯性肛瘘、肛裂、肛周脓肿(不含高位肛瘘、复杂性肛瘘及其他肛门疾病)。对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局部组织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疼痛评分、创缘水肿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加中药熏洗用于肛周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熏洗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正>肛瘘是肛肠病中变化最多、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治疗手段,但许多患者在术后又复发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内口是肛瘘的感染源,肠腔内的致病菌正是从内口进入肛周才引起肛周脓肿和肛瘘的,内口一般位于肛门内34厘米处的直肠和肛管  相似文献   

10.
肛瘘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常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中医称为"肛漏"。低位肛瘘即瘘道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不包括深部)者,低位肛瘘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5)
<正>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1.67%~3.60%,在国外约为8%~25%。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婴幼儿发病亦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1[1]。肛瘘多是肛痈溃后或切开引流排脓后,脓腔得以修复,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填充,但由于原发内口的存在,感染物不断由内口进入瘘管,使管腔不能完全闭合而形成的由致密结缔组织包绕的慢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8,(2):90-91
目的:分析完全经肛单孔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a TME)后患者排便功能康复训练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3月前实施ta TME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排便功能康复训练;另外选取本院2016年3月后实施ta TME手术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双球囊直肠扩张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肛门控便功能、大便失禁Wexner评分、肛门狭窄分级以及SAS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F-36生活量表评分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肛门控便功能优良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便失禁Wexner评分良好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狭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直肠扩张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在ta TME治疗术后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排便功能的恢复,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34):41-44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三维超声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肛瘘患者53例,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三维超声组(EAUS组)30例和二维超声组(TRUS组)23例,分别在术前接受不同的检查,在检查后5 d内进行手术治疗。以手术结果作为最终标准,对比两组的术前诊断结果。结果:53例患者经手术后证实均存在肛瘘内口,EAUS组术前诊断正确率为93.3%,明显高于TRUS组的56.5%(P<0.05);在不同分型瘘道诊断中,EAUS组对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外型及括约肌上型的术前诊断正确率均高于TRUS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证实53例患者存在支瘘者34例,EAUS组术前诊断正确率为89.5%,明显高于TRUS组的53.3%(P<0.05)。结论:EAUS所独有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对于肛瘘诊断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肛瘘内口、肛瘘支瘘的诊断效果均优于TRUS,可作为肛瘘术前检查的有效的诊断技术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肛门湿疹的效果。方法:采用我院门诊肛门湿疹患者168例给予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结果:痊愈112例,好转44例,无效12例。结论:黄连解毒汤坐浴治疗肛门湿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5)
<正>何谓肛瘘肛瘘全称为肛门直肠瘘,我们通常俗称为瘘管,中医又叫肛漏。肛瘘就是肛门直肠周围软组织感染化脓后向外溃破或被人为切开后形成的管道,这种管道开始为一个,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有多个。管道的内口是感染的入口,90%以上位于肛内距肛门口约4厘米齿线处的肛窦。管道的外口即是溃破口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3):431-432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敛痔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比较两组术后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渗出量、肉芽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采用敛痔散外敷可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2):88-89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观察组)和41例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对照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与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3.47±58.19)ml、肛门排气时间(2.17±1.29)d和住院天数(8.24±1.81)d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51.94±63.58)ml、肛门排气时间(4.08±1.82)d和住院天数(13.47±2.9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排便困难、排便紧迫感、控便能力下降及排气排便不分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不仅能保留肛门功能、保证术后生活质量,还具有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4)
<正>肛瘘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但肛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笔者临床上遇见1例肛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因"反复肛缘肿痛1年"入院。1年前,患者因月经来时出现肛缘前侧疼痛,无便血、肛门肿物脱出,不伴畏寒发热,包块无破溃。口服消炎药和月经结束后,症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常于月经来时明显。曾在院外行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3)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为76.5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9%,对照组为21.88%,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相对于传统切开挂线术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2)
为探究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术对复杂性高位肛瘘病人的治疗作用及对病人术后复发率的影响,采用回顾性分析98例复杂性高位肛瘘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观察组患者采取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术,由此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因此,采取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术式进行治疗复杂性高位肛瘘,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