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采用茚基钠作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甲苯中的聚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发现茚基钠/甲苯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聚合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分子量有明显影响。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淀粉、丙烯酸(AA)和聚乙烯醇( PV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丙烯酸/聚乙烯醇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淀粉、PVA、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及丙烯酸中和度对产物吸水倍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互穿网络高吸水性树脂的吸蒸馏水和生理盐水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四元共聚物P(MA-AA-AM-SSS)。使用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比例及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阻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的物质的量比为2.5∶1.0∶1.0∶1.5时,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4%,共聚物阻垢效果最好,阻垢率为90.8%。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元共聚物阻垢分散剂,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引发剂用量4%;n(马来酸酐):n(丙烯酸):n(丙烯酸甲酯)=2∶2∶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得到的产品阻垢率为88.37%。并研究了水质条件及共聚物用量与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在钢铁零件、光学玻璃、电池材料的精密加工中,吸附在表面的超细粉末难以及时有效地清除的行业难题。以顺丁烯二酸酐、正丁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DM-AA)分散剂。研究了不同配比、引发剂用量和温度对超分散剂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马来酸二丁酯与丙烯酸的配比为1∶1.5,引发剂用量为2.2 g。DM-AA用IR表征,产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5 973.5。当DM-AA的质量分数为2.3%时,分散效果趋于稳定,达到较高水平,并测定了该分散剂的阻垢性能,当DM-AA的加入量达到10 mg/L时,阻垢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AA/AM)、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IPPA/AM)二元共聚物以及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AA/IPPA/AM)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含有相同基团的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以及不同组成的共聚物阻垢剂对CaCO3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同一分子链上的基团间具有较好的阻垢协同效应,且基团组成不同,其阻垢协同效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丙烯酸接枝不饱和聚酯水性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定量的丙烯酸类单体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下,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进行了溶液接枝聚合,得到了丙烯酸/不饱和聚酯杂化水分散体。讨论了BPO的用量、丙烯酸奚单体的组成、三乙胺的用量、助溶剂的用量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BPO用量为2.2%时,接枝率最高,大约为20%。同时,用红外光谱(IR)、差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改性后的UPR漆膜的干燥时间大大缩短,硬度可以达到4H~5H。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AA)、阳离子单体(C)和次磷酸钠(SHP)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油田挤注防垢剂PACS。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AA)∶m(C)=40∶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次磷酸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5%,防垢率达到92.27%,并通过FTI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谱图分析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通过静态阻垢实验、配伍性实验和岩心动态-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防垢剂具有良好的静态防垢性能;与涠洲12-1油田A1井采出水配伍性良好;防垢剂PACS相比于膦基聚丙烯酸钠(PAAS)在砂岩上拥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挤注寿命为PAAS的1.69倍。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6):1170-1172
以丙烯酸(AA)、阳离子单体(C)和次磷酸钠(SHP)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油田挤注防垢剂PACS。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m(AA)∶m(C)=40∶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4 h,次磷酸钠用量为单体总质量5%,防垢率达到92.27%,并通过FTIR对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谱图分析证明合成了目标产物。通过静态阻垢实验、配伍性实验和岩心动态-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防垢剂具有良好的静态防垢性能;与涠洲12-1油田A1井采出水配伍性良好;防垢剂PACS相比于膦基聚丙烯酸钠(PAAS)在砂岩上拥有更好的吸附滞留能力,挤注寿命为PAAS的1.69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环戊二烯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甲苯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且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发现环戊二烯钠/甲苯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较高的引发活性。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下降;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分子量都增大;发现在0℃和引发剂与单体摩尔比为1/200时,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及聚合物产物粘均分子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刘展  闫美芳  李娜  高玉华  李海花  刘振法 《应用化工》2022,(10):2908-2911+2915
以水为溶剂,在催化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合成了衣康酸/甲基丙烯磺酸钠(IA/SMAS)共聚物,将产物进行提纯后,用乌氏粘度计测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523。之后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了聚合产物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分别为pH位移法,电化学阻抗法以及静态试验法。3种方法的实验结果均表明,在一定加药量下,该共聚产物对CaCO3的阻垢率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和次磷酸钠为原料,采用聚合法制备膦酰基阻垢剂-膦基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PMAAAP),考察其在不同的投加量、温度和p H下的阻垢性能。通过XRD分析其钙沉淀物的晶体结构,利用SEM观察其钙沉淀物的形貌特征,通过电导率-t关系曲线揭示了碳酸钙结晶过程。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25mg/L、水温30~45℃、p H=8时,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95%以上,对磷酸钙的阻垢率最大为60.87%;XRD显示加入PMAAAP后碳酸钙晶体中方解石结构大量减少,同时出现呈不稳定状态的球霰石晶体结构;SEM显示加入PMAAAP后碳酸钙的形貌呈不规则形状;通过测定溶液中电导率值的变化可知,PMAAAP明显抑制了碳酸钙沉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基于RAFT过程的丙烯酸可控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2-{[(十二烷基硫基)硫代甲酰基]硫烷基}琥珀酸(DCTSS)为链转移剂(CTA)在水溶液中调控丙烯酸(AA)进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考察了引发剂种类、聚合温度、n(引发剂)/n(CTA)、n(AA)/n(CTA)、时间对丙烯酸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4′-偶氮二(4-氰基戊酸)(V501)为引发剂,聚合反应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动力学呈线性关系,聚合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以下简称黏均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得到分子量可控、分布为1.50左右的聚合物;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使黏均分子量分布降低,反应更加可控;降低n(V501)/n(CTA)值可以使聚合产物的黏均分子量升高,但聚合速率也会降低;随着n(AA)/n(CTA)值的增加,聚合产物的黏均分子量也增加,并且基本呈线性关系;最佳反应时间为2h;用所得聚合物作为大分子RAFT试剂,丙烯酸正丁酯(BA)为单体进行扩链反应,得到聚丙烯酸-b-聚丙烯酸正丁酯;用核磁共振氢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将顺酐(MA)与苯酚在室温下混合即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然后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酸(AA)按摩尔比1:2进行聚合反应,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缓和的条件下,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A/AA)阻垢剂,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阻垢剂对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为5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对磷酸钙的阻垢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茚基钠为引发剂,对丙烯腈在四氢呋喃中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与溶剂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丙烯腈聚合的影响,并用粘度法对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茚基钠/四氢呋喃体系对丙烯腈聚合反应具有一定的引发活性,且随着引发剂用量增加聚合反应转化率增大,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下降;当单体用量一定时,溶剂的量越多,聚合反应的转化率越低,而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却越大;反应时间在1 h之内,延长反应时间,转化率和粘均分子量都增大;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对聚合产物粘均分子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衣康酸(IA)、马来酸(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水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等合成条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n(IA)∶n(MA)∶n(AMPS)=1∶1∶1,聚合温度80℃,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的5%,聚合时间2h;用红外分光光度仪分析证明得到了预期的产物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特性黏度和固含量。通过静态法对三元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进行评价,在加剂量为50mg/L时阻碳酸钙率最佳可达93.6%,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17.
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油/水比例为1.5,Span 80-Tween 80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用反相乳液合成了功能高分子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表明,阻垢剂投加量达到8 mg/L对CaCO3、Ca3(PO4)2和CaSO4的阻垢效果较佳,分别为90.5%,93.2%和86%;在高温、高pH、高硬度等恶劣条件下对碳酸钙仍分别有40.4%,32.4%,37.6%的较好阻垢率;投加量达到3 mg/L时对氧化铁的分散性能最佳,透光率为69.7%。并用IR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阻垢剂是一种耐严酷条件的优良多功能阻垢分散剂。  相似文献   

18.
以八氯丙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为引发剂,对苯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八氯丙基POSS、对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T8-PSStNa-b-PAANa-b-PMMA),并通过酯交换方法在聚合物分子上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以得到聚羧酸类减水剂。利用FT-IR、1H-NMR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合成出POSS基三嵌段结构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并且当聚合时间为24 h时,产物的净浆流动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共聚物阻垢分散剂中官能团对硫酸钙阻垢协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为溶剂,过硫酸胺为引发剂,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分别合成了低分子量的丙烯酸/丙烯酰胺、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以及不同配比的丙烯酸/异丙烯膦酸/丙烯酰胺三元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所舍相同基团的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以及不同组成的共聚物阻垢剂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聚物阻垢剂与复配型阻垢剂对硫酸钙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分子链上的基团间具有较好的阻垢协同效应,且基团组成不同,其阻垢协同效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对苯乙烯磺酸钠(SSS)为单体,水作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异丙醇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具有阻垢性能MA/AA/SSS三元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和热重分析(TG)等物理手段对聚合物化学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以共聚物的阻垢率为考察指标,系统研究了单体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等因素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A、AA、SSS的摩尔比为4∶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 h,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链转移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9%时,共聚物对Ca CO_3阻垢率可达8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