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玫 《江西水利科技》2009,35(4):305-307
围绕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提出了构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平台、课程体系以及互动性实践教学环境等模式.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决策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多个教学方案之间进行抉择的过程,其本质是不断寻求教学创新。教师教学决策存在经验决策、拍脑袋决策、照本画葫芦决策和决策者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决策能力,教师可以选择:提高教育理论和决策理论素养;提高收集、选择和运用教育教学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学决策的思维能力;学会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决策能力;铭记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的创新教育思想和理念,介绍NYP的"教学工厂"、"双轨教学"等创新思路和办学理念,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NYP的成功经验,引入"教学工厂"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并加大师资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立足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训和实践环节是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此,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结合笔者教学体会从四个方面论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目标达成的方法与途径,说明合理预设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技能培养、重视实践历练在学生能力生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模,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应以整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大应用型本科力学系列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入已成为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改革目标之一,是培育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工程师的必要举措。为了科学实践《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通过思政教育原则及目标分析、融入方式及案例设计、教学实践成效调查等系统研究,探讨了思政教育的融入方法。结合《土力学》课程特点,凝练了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职业操守与责任心、工匠精神这5个思政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教学的具体方式,实现从“灌输式”转变为“感受式”,让学生能真正感同身受,养成优秀品格。教学实践表明,融入思政教育后学生对《土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作为高职教育中的技术物理实验课,为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应当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采取怎样的课程结构,并通过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地,开发学生的能力,我们有必要作一些探讨。技术物理实验必须面向高职教育,必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文章主要从技术物理实验课的目标设置、结构设计、教学与考核三个方面探讨高职院校技术物理实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在这种教学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新途径,也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性,两者能共存共荣。具有内容融合、方法互补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时的课程标准制定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成为各高校提高工程教育人才质量的新途径。以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针对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以 OBE教育理念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讨。进行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探求线上线下多元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的案例教学素材库,发展“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多元融合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成效及多维度综合成绩评定实现全过程考核。结果表明:线上 +线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项目驱动”多元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一流人才的培养要求,需不断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以《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为研究载体,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三全育人”工作质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设计;从教学方法、实施手段和考核评价体系入手,构建“知识-实践-能力”转化体;采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和实践式综合教学方法,强化专业课程的亲和性、启发性、前沿性和思想性,探索建立新型“CIEM”课程教学体系,对培养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