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基于生态理念和结合生态节能技术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已成为灾后重建校园生态设计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以台达阳光小学灾后校园重建设计为例,从四川灾后重建校园的生态设计原则及当地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出发,分别从校园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两方面,对灾后重建小学校园在建筑群体布局、建筑风环境、建筑体型、室内通风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生态设计策略,旨在营造一个生态节能、舒适宜人、教书育人的良好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与周边环境及建筑空间融合共生,城市旧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有助于充分发挥社区空间的公共服务作用,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文章借助现代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及景观营造等方法,通过对德州平原县和谐广场南地块环境、功能、交通等影响因素的分析,阐明其文化特色和场地特征,依据可达性、文化性、功能性及生态...  相似文献   

3.
以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角度,从传统徽州民居的生态观、设计观和技术观人手,通过分析其选址与规划中体现的自然生态观、设计与营建中水口和天井的自然生态作用、选材和细部构造设计及利用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所体现的传统生态节能思想,探讨其对现代居住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并积极展望未来生态节能住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体育中心是城市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可带动周边土地升值,加快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开发联动效应的形成,也是实现体育公建与城市建设的双向互动发展的重要手段。肇庆新区体育中心建筑与环境设计以"山水之城,端砚扬名,承山水之意,扬岭南之风"为设计理念,依据低碳经济优先、功能为主、地域性以及整体性为设计原则,采用绿色节能技术,打造了"两轴三带、三大区块"的主体结构;以功能的复合化、空间的集约化、景观的层次化、建设的开放化、形态的地域化、技术的高效化为设计策略,营造了"一场、一馆、一公园"的体育建筑公共活动空间及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建筑平面、剖面的角度研究智能建筑对建筑空间的需要,以及智能建筑中特殊构造等问题.智能建筑中的设计应从建筑的灵活性、节能性、建筑的舒适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筑与城市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上海城市管理》2011,(5):85-87
绿色建筑的理念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宏观发展战略,是改善民生、发展集约型和知识型经济的重要基础。本次中国与世界绿色建筑科研技术成果的展示与交流盛会,在城市低碳、交通减排、建筑节能、社区宜居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新途径,将大大促进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和相关规划、建筑、设计、研发机构的未来发展,为城市的低碳绿色、节能减排提供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7.
张丽 《商品与质量》2010,(16):134-136
随着社会的进步,节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生态节能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节能住宅的原理 生态节能住宅是以生态环保、节能减耗为宗旨,根据自然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在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基础上,以人为本,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对住宅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提出,在现代城市建筑工程中,生态节能的住宅设计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也引起许多设计单位的重视.本文对生态节能住宅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并阐述了目前几种常见的生态节能住宅设计方式,并进一步论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住宅的节能设计方式,其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城市住宅设计中对生态节能的应用,并为现代城市住宅设计中生态节能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公安局溧水分局的方案设计,形成内在系统的同时又通过城市设计手法与公共空间相互渗透,分别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节能环保三方面入手,塑造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形象,建立具有整体感同时又具多样性的建筑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筑行业也在日益壮大,建筑的施工中,建筑环境和设备工程是建筑项目的基本组成部分,施工中采用技术水平的高低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城市建筑的投资效益。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设计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这将对城市建筑节约大量的成本,而且美化了环境,本文将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进行讨论研究,并对未来城市规划的节能设计进行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