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露天开采中矿石的损失、贫化与矿床地质条件、开采顺序、生产管理等因素有关.由矿山地质、测量、采矿人员共同参与,加强矿石损失贫化的管理,有益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降低采矿成本,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4.
5.
6.
7.
8.
针对凡口铅锌矿目前的采矿方法,在回采缓倾斜似层状矿体过程中存在着矿体回采贫化率较高的问题,着重探讨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采场围岩,降低回采过程中贫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为缓倾斜破碎的厚-中厚矿体,地压显现严重,属于极度难采矿体。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受矿体倾角和厚度限制,开采中损失贫化较大。为制定损失贫化控制措施,在研究矿石散体流动规律、矿岩冒落规律和损失贫化发生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垂直方向上回采分段数量的差异将矿体划分为不同开采区域,分别制定了损失贫化控制措施。针对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因其贫化会较大,主要制定的贫化控制措施是实行当次废石混入率与单一步距总的放出量2项指标控制的低贫化放矿;针对小于3个分段的回采区域,若矿石被崩入空区,由于下部分段无回收条件,损失会较大,需控制损失,可采用双进路同步距回采的方式,促使矿岩快速冒落形成覆岩下放矿条件,减少崩入空区矿石量;另外总结了回采过程中脊部存留矿石问题的处理措施。这些措施在西石门铁矿北区新探矿体开采过程中得以应用,损失率为16.34%,贫化率为22.51%,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993年桓仁铜锌矿的贫化损失率创历史最好记录,贫化率为10.05%,比计划的下降13.35%,比1992年同期下降14.9%;损失率为3.4%,比计划的下降2.0%,比1992年同期下降0.4%。本文介绍了取得这个好成绩的具体做法,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根据弓长岭矿一矿区矿体地质品位变化规律将矿体划分成四个品位分布带,并用三维趋势面分析找出矿体地质品位在空间上的变化方程,使一矿区矿体地质品位变化由定性化转为定量化,对矿块地质品位预测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根据一矿区矿体赋存地质条件和大型机构化露天开采的特点,找出了合理确定损失贫化界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君才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79,(2)
缓倾斜极薄矿体,是指倾角在0~40°之间、厚度在0.05~1.2米的矿体。国内有不少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山都属于此种类型。它们的采矿方法,尚未获得很好解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些矿山为了降低矿石损失贫化,往往采用分采充填法,即对矿体和围岩分别回采,采下废石进行充填;但是,此法的生产工序比较复杂,劳动生产率低,炸药消耗量大,所以未能获得广泛应用。 (2)某些矿山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定性论述了采矿工程从地质模拟到选矿终了递增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假设矿石品位频率函数为对数态函数,则可利用矿床的净现值简单理论模型求出使净现值达到最大的生产速率和边界品位的决策对,然后将不同的矿石损失和贫化值运用于最优的净现值,再计算作为矿石损失和贫化函数的递减的净现值以及递增的金属生产成本和金属损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