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FLAC~(2D)的空场嗣后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嗣后充填法在不同采场结构参数及不同回采阶段的采场稳定性,引进FLAC2D软件对采场宽度分别为32m、36m及40m时在三种回采阶段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分布规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充填体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及矿岩应变软化本构模型适用于矽卡岩矿体,不同开采扰动及矿房跨度条件下采场稳定性不同,当采场沿走向宽度36m以下时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塑性区分布及顶板竖直位移在安全范围之内。优化后的采场结构参数为采场沿走向宽度36m,其中矿房31m、间柱5m,实践证明该方案在安全性及经济性上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金源矿业公司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采场跨度过大,回采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冒顶、片帮等安全问题,提出了分矿房矿柱的中深孔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用岩土工程专用分析软件FLAC3D,经数值模拟分析回采过程,确定合理的采场跨度参数;模拟结果为金源矿业公司J5矿体后续回采整体规划及采场结构参数调整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了井下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矿体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矿体三维模型,分析了矿体的矿房顶板和矿房矿柱的最大主应力云图.研究表明:回采矿体的顺序是采取矿房矿柱间隔交替回采,在各中段水平高度以及三维空间上,形成一个上下交错矿房回采顺序.回采矿体以10 m作为矿柱宽度,12 m作为矿房宽度的采场结构参数时,采场生产作业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4.
5.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有效控制岩体位移,改善围岩应力分布状态,提高采场稳定性.为确定高尔奇铅锌矿采场最优结构参数,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状态,建立5种采场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顶板、间柱和充填体柱的拉应力、压应力及位移变化,引入安全系数对各模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应力在模...  相似文献   

6.
在满足矿山生产的高效性以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选择显得极为重要.淘锡坑钨矿作为章源钨业有限公司的重要开采矿区,因采用的浅孔留矿法,其回采工艺不具备良好的适用性,使得巷道顶板局部产生裂隙,并引起出矿漏斗损毁等问题,对矿山的运营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此,需重新针对采场结构参数予以选定.以该矿枫岭坑区256 m中段及206 m中段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生产条件,以矿房跨度、间柱厚度、顶柱厚度作为变量,设计9组开采方案.利用ANSYS建立模型,导入FLAC3D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综合各方案计算结果开展对比、分析工作,最终确定较优的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8.
为减少地下资源损失、增加矿山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矿山“三下”开采越来越受到重视。以金口岭矿段“三下”矿体实际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矿山开采数值模型,研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参数对采场围岩稳定性及地表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盘区长度太大而顶柱厚度和间柱宽度太小,不利于维持采场稳定和控制地表变形。综合考虑分析结果、矿山实际及经济合理性,得出最佳结构参数:盘区长度为60 m,顶柱厚度为7 m,间柱宽度为8 m,该参数既能维持采场围岩稳定,又能控制地表变形,为类似矿山开采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对矿山的安全经济回采具有重要意义。某岩金矿山矿体为倾斜中厚矿体,为保证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采用两步骤分段空场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两步骤回采采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其最优采场结构参数。根据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确定采场分段高度为15 m,这不仅保证了回采的安全性,并且可以保证回采效率,以低成本、高产出的方式完成矿房回采工作。模拟分析优化结果可用于指导矿山安全经济回采。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可使采场处于有利的力学状态,使围岩的应力、应变分布趋于均匀化。针对金山金矿现有采矿工艺中存在的贫损指标不理想、作业安全性差等问题,进行了条带式胶结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同时,基于Flac~(3D)软件对采场回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优化,确定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柱8 m、矿房10 m。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结构参数提高了采矿回采率及采场生产能力,改善了作业安全性,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孔留矿法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被普遍使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某矿体赋存特点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结合多年来矿山生产实践经验,文章结合102矿体具体情况,提出对浅孔留矿法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思路,调整出矿设备、改进出矿方式,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龙首矿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六角形进路规格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乔登攀  严体  陈俊智 《云南冶金》2007,36(1):10-14,27
龙首矿在“十·五”期间,由于加大了富矿回采力度,使富矿面积相对缩小过快,造成采场下降高度严重失衡。要满足矿石产量的稳产并提高,必须重新设计六角形进路断面规格。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通过现场收集大量的资料,设计了8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龙首矿下向六角形回采进路断面可进一步增大,最优进路断面规格为:底宽305cm,腰宽7m,高6m,断面积31.5m^2,并且分析了充填不接顶距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为该矿今后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钨业》2016,(5):13-18
采场结构参数是软弱破碎矿体开采的关键问题,对采矿各指标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结构参数可能造成灾难性安全事故。以汤丹铜矿4#软弱破碎厚大矿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岩体分类统计、工程类比、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顶柱、矿房及矿柱进行参数优化,并对比各研究方法的优劣。研究表明:汤丹铜矿4#矿体围岩岩体质量为Ⅲ级,矿体为Ⅳ级,矿房最大暴露面积为300 m2;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矿房极限跨度是顶板厚度或矿柱宽度的单因素函数,且呈线性正比关系,矿房跨度为10~14 m,矿柱为14~18 m,顶柱为18~25 m,但各理论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应用ANSYS与FLAC3D对矿体开挖进行三维数值模拟,从地表岩移、顶板位移、塑性区分布及矿柱最大主应力四个角度进行全面分析,最终得出顶柱高25 m,矿柱宽16 m,矿房跨度12 m为最优结构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东采场岩石二期和矿石破碎胶带运输系统建设滞后、C区滑体影响采场正常推进,重新对采场境界进行圈定、确定1 404 m水平以下开拓公路布置、验证采场生产规模、确定边坡安全措施,从而保证采场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刘卫东  陈玉明 《云南冶金》2005,34(3):7-8,23,26
针对目前三矿区17以东工程1180采场通风不畅、尤其是在分层道掘进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铲车尾气污染严重,铲运机轮胎及备品、备件消耗严重,分层道充填不接顶等问题。提出了对采场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16.
金青顶矿区节理对采场底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金青顶矿区底部结构的控制出矿穿脉节理进行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节理倾角多在65°~85°之间,走向为近南北向。应用ANSYS数值分析软件对节理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在节理的影响下,穿脉两帮最大的Mises应力为54MPa左右,节理降低了岩石材料的承载能力,致使岩石会产生等效塑性应变,岩石发生塑性破坏,此数值分析结果有效地指导现场锚杆支护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的爆破方法,从选取起爆方式、选择爆区规模、优化孔网参数和改善装药结构4个方面对主采场的爆破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取适合主采场目前使用的爆破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超  魏军 《四川冶金》2014,(2):25-28
白马铁矿位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年采剥总量在40Mt左右,运输方式采用汽车运输系统(排土)、汽车与胶带联合运输系统(矿石),运输系统优化对生产运营成本有着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MIGAS-GTS有限元软件,以某矿山为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不同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详细地分析,最终确定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采用进路规格3m、长度为22m的矿体结构,其为最优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