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田庄矿采用壁式崩落法进行铝土矿开采,此方法只适用于缓倾斜,薄矿体。矿体的透镜体厚度较大,采用壁式崩落法,矿石损失较大。根据田庄矿的地质条件、设备等状况,采用房柱法开采透镜体,解决了矿体厚度大于3m的开采难度、提高矿石的回采率,有效的降低了采矿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缓倾斜薄矿体、中厚矿体的采矿工艺、铲装设备,并对不同厚度、不同倾角的矿床开采中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轻金属》2017,(1)
麦坝矿区小长冲河矿段矿体倾角18~44°,厚4~16 m,为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岩层节理裂隙发育,结构面倾角分布复杂,顶板岩层不稳固。针对该复杂地质情况,用模糊数学优选法对不同的采矿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采用房柱法开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房柱法的3种不同回采参数方案,并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程序3D-σ对其模拟分析,确定了合理的回采参数方案二,并用于工业实践。矿山实际应用表明,采用回采参数优化的房柱法回采,防止了局部冒顶事故的发生,消除了采矿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同类矿床的开采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缓倾斜厚大矿体资源,给矿体的开采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例如:采矿的落矿工艺、矿石搬运等。传统的缓倾斜厚大矿体在开采过程中,一般采用普通的房柱采矿法进行开采,但是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地表沉降等严重的自然灾害。因此,必须对缓倾斜厚大矿体采矿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该文将结合实例对缓倾斜厚大矿体采矿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扬州新建万福大桥桥塔为劲性双向倾斜框架结构,顺桥方向和横桥方向均倾斜82°,总高度为89.250 m,对称布置,高空作业空间狭小,安装难度大,精度高。本文通过制作、深化、安装等过程控制,不断总结测量数据,使钢柱安装精度达到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杨玉娟  严彪 《上海金属》2010,32(4):16-19
利用KKSO多相场模型,研究CBr4-C2Cl6过共晶合金,当层片间距为4.1μm时,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层片厚度对三维共晶层片生长影响显著,厚度效应有可能导致层片取向的垂直偏转和倾斜偏转。层片厚度比较小时,共晶层片以类似于二维的1λ振荡形式生长;当层片厚度大于6.4μm以后,层片开始偏转,并最终在横截面上垂直于初始层片方向;层片厚度在8.6~14.2μm之间取值时,在横截面内层片发生倾斜;之后,出现Z字形分叉,进一步增加层片厚度值至18.2μm时,共晶层片又发生垂直偏转。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Z31镁合金挤压棒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镁合金挤压后,初始强点织构向(80°,90°,0°)面聚集,主要织构组分强度提高.对热挤压后的AZ31镁合金进行退火,可以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300℃退火时平均晶粒尺寸5μm为最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形变织构(80°,90°,0°)逐渐减弱,再结晶织构(0°,90°,0°)和(90°,55°,0°)逐渐增强,300℃退火之后二者均被弱化,400℃退火之后取向分布漫散度增大.  相似文献   

8.
阿克哈仁铅锌矿产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三岩性段中.矿体产出形态及空间分布受层位控制,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倾角74°~86°,矿体在地表为沉积硫化物、赤铁矿化不纯大理岩型铁帽,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火山气液喷流沉积改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决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再制造时出现的首层铺粉粉层厚度不均的问题,研究首层粉层厚度为400μm时选区激光熔化成形工艺.方法 采用倾斜基板预置楔形粉层,在粉层上进行不同激光功率的激光扫描实验,研究楔形粉层对沉积的影响规律.然后在水平放置的基板上分别预置50、100、200、300、400μm厚度粉层,在粉层上进行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粤北下庄矿田竹筒尖铀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体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控矿因素,认为:3号组带在各中段产状、规模稳定,铀矿体的厚度、品位随着矿体标高的减小而减小;矿体在标高690~250 m中段皆有分布,但品位大于0.1%的矿体多集中在标高690~570 m中段,品位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矿体较稳定;矿床中大多数铀矿体较分散,呈透镜状分布,连续性较差,在构造走向、倾向上存在尖灭再现的现象,构造带及矿体往深部延续较差。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三维实体单元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利用ANSYS的动力显式模块模拟了钢管缩口变形过程.计算了钢管内部应力、应变分布,分析了不同高径比、厚度、凹模倾斜角度对钢管缩口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当凹模锥角为9°,厚度为1.5 mm时,钢管所受等效应力最小,有利于缩口成形.这种方法准确地分析缩口成形时金属的流动情况,实现了在计算机上对缩口成形失稳的预测,为优化缩口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道真县大塘铝土矿7号主矿体为例,总结上石炭统黄龙组(C2h)与下二叠统大竹园组(P1d)地质特征。通过对黄龙组灰岩厚度与大竹园组含铝岩系厚度、矿体厚度、矿体品位、矿体铝硅比值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区铝土矿矿体、含铝岩系的厚度、矿体品位与黄龙组灰岩厚度有一定的负向变化关系;矿体品位与含铝岩系厚度和矿体厚度有一定的正向变化关系;矿体铝硅比值与黄龙组灰岩厚度有一定的负相变化关系,与矿体品位有一定的正向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哈密白山钼矿位于东天山觉罗塔格石炭纪裂陷槽内。矿区出露上石炭统干墩组地层,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之次级干墩断裂在矿区北侧通过。钼矿体产于隐伏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上部热接触变质角岩带石英网脉中,隐伏岩体顶部具有钾化和金属硫化物矿化。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等分析认为白山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床。白山钼矿共圈定钼矿体50个,4号、5号钼矿体为主矿体,矿体长90~2 700 m,真厚度0.88~40.17 m,最大厚度107.50 m,钼品位0.03%~0.59%,矿床平均品位0.053%。主矿体呈似层状,小矿体多为透镜状、脉状。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能够较好地反映隐伏花岗岩体的就位空间和大致的侵入界线,钻探验证深部隐伏花岗岩对应高阻高重力异常,200~2 500Ω·m中低阻异常围绕高阻高重异常的周边分布,对应的是含矿角岩带,预测隐伏花岗岩的顶盖角岩带是钼矿的赋存空间,白山钼矿的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14.
瓮安白岩含铀磷块矿床位于寒武系下统牛蹄塘下部黑色岩系中,富含海绿石及粉末状黄铁矿。矿体呈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长一般500~800 m,厚0.3~0.8 m,平均0.4 m。岩相处于局限海台地东部边缘礁滩相,铀矿体在缺氧还原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半导体激光宽带对12CrNi3外锁止套局部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零件进行外观检验、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检测分析和摩擦磨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定光斑方式,激光头到工件表面扫描区域中心点距离375 mm(离焦量为0),工件倾斜22°,激光头倾斜18°,温度1350 ℃,扫描速度9 mm/s,单道扫描后表面平整性最好。表面激光淬火硬化层为750~1000 μm,最浅处为443.1 μm,硬化区组织为极细小马氏体组织,硬度达600~700 HV0.2,是基体硬度的2倍左右, 约为渗碳+淬火态硬度的1.3倍,且相变硬化区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喀讷什三区锰矿拟采用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回采Ⅲ号矿体,但由于本矿矿体位于较高山坡,充填料难以输送,且采矿成本较高;并且矿体平均厚度不大,如采用崩落采矿法则贫化或损失较大,而静态浅孔留矿采矿法生产工艺较简单,采矿损失和贫化较小,生产成本较低,故综合考虑采用静态浅孔留矿采矿法安全回收矿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离子弧对槽形表面结构进行强化处理,并进行了工艺规划.分别制定了阴线,阳线,倒转侧面以及一些特殊位置的机器人行进轨迹、姿态和倾斜角度.阳线部分采用摆幅为1.0mm的摆焊;阴线部分采用三道强化,焊枪上部向外侧倾斜约15°,并且将两条焊道搭接量控制在0.5mm左右;对倒转侧面强化时焊枪在垂直方向倾斜30°~40°,电弧中心交于倒转侧面底部距阴线约0.5mm,以上工艺可取得最佳强化效果.为提高整体镀铬层强化效果,应尽量避免阳线与倒转侧、倒转侧与阴线交接区域的过加热.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冷却倾斜管制浆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制备了变形铝合金LY12半固态浆料.研究了制浆工艺参数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倾斜角度、浇注长度、浇注温度、结晶器预热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制浆工艺参数为:浇注温度660℃,浇注长度500mm.倾斜角度60°,结晶器预热温度500℃.  相似文献   

19.
自然崩落法一般更加适用于急倾斜矿体,以确保出矿水平上部的矿石能够依靠重力在放矿口放出。当矿体倾角较小时,为了充分回收上部的资源,则需要在下盘设置一些副层。本文主要依托某倾斜矿体,通过对副层设置的位置和数量等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之后,最终确定了较优的副层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控渐进成形中钣金件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挤压方向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挤压成形方式。该方法采用根据成形角优化的倾斜轨迹,并沿着垂直于该倾斜轨迹的方向挤压板材。而传统方法多采用挤压工具沿Z轴方向的竖直挤压成形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际成形实验相结合,对比分析了倾斜挤压方式和竖直挤压方式对成形件厚度均匀化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竖直挤压时板材件厚度差为0.4011 mm,倾斜挤压时板材件厚度差为0.3883 mm,即倾斜挤压时板材件厚度差较竖直挤压时小,说明倾斜挤压时板材件厚度更均匀一些。成形实验结果也表明:竖直挤压时板材件厚度标准差为0.099 mm,倾斜挤压时板材件厚度标准差为0.0933 mm,因此,倾斜挤压成形较竖直挤压成形能够使板材件厚度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