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石油磺酸盐在化学驱驱油效率方面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利用色谱法、质谱法、重量法,多角度研究了几种驱油用石油磺酸盐样品,并对样品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样品在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石油磺酸盐活性物含量、双磺酸盐所占比例、紫外吸收系数、磺酸盐脱磺产物结构组成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不同样品应用于不同油藏区块,其现场驱油性能表现出明显不同。为了能更加准确的对油田用石油磺酸盐样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建议从多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庆化催化裂解油浆、浓硫酸为原料进行磺化反应,经氨水中和后得到石油磺酸盐。考察了不同酸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磺化反应产物收率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磺化反应条件选取酸油比为2.5∶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时,可以得到性能优良的石油磺酸盐,石油磺酸盐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作用,收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3.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磺酸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本文从石油磺酸盐的组成、结构和当量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石油磺酸盐的分析进展,并对不同的分析方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石油磺酸盐原料是影响磺酸盐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原料中可磺化组分含量决定了磺酸盐产品的活性物含量,而原料组成又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能,因此,选择一种适合生产石油磺酸盐的原料,对于石油磺酸盐在油田大规模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整润滑油系统的工艺控制条件,提高馏分油的可磺化组分,同时对润滑油馏分油及其副产物进行组成分析,优化出适合磺化生产磺酸盐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胜利石油磺酸盐技术特点、性能及现场应用.根据相似相容理论,开发了符合不同油水体系的驱油用石油磺酸盐,并实现了工业化,其单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2mN/m~10-3mN/m.改进后的单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N/m~10-4mN/m,且抗吸附和抗钙镁能力较强.在胜利油田孤岛及孤东采油厂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采用萃取的方法在保证石油磺酸盐产品界面张力不升高的情况下分离出未磺化油,分离后的磺酸盐产品的驱油性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驱油用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水溶性好、表面活性高、流变性能好、高增溶能力等优点,在三次采油中应用效果好。从磺化前合成材料的不同,探讨了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卤化脂肪醇醚法、烯烃加成法、硫酸酯盐转化法和羟乙基磺酸钠法合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路线、工艺特点及优缺点,剖析了其泡沫性能的影响因素,耐温、耐盐耐钙性能的研究现状。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类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的开采,具有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多种优良性能,在油田开采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Z1):15-18
为了克服无机碱表面活性剂驱替引发结垢的问题,使用有机碱代替无机碱,与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以乙二胺(EDA)作为碱剂,与石油磺酸盐(SLPS)复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有机胺驱油体系,优选出的体系组成为0.20%SLPS+0.15%EDA。研究了盐对体系驱替能力的影响,当氯化钠浓度低于30 000 mg/L,氯化钙浓度低于400 mg/L时,体系能使油水最低界面张力降到10(-3) mN/m以下。考察了体系的乳化特性,随着水油体积比的减小,乳状液中值粒径逐渐变大。驱油实验表明,水驱后,该复合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达到了10.83%。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极其广泛,在油田工业中常用于提高采收率.本文以石油磺酸盐(PS)为主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后,通过表界面张力测试,筛选出合适的复配体系,探究它们的耐温抗盐性能,并对最佳配比和最佳加量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与5组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良好的复配性能,其中PS/木质素磺酸盐和PS/烷醇酰胺复配...  相似文献   

11.
驱油用磺酸盐的工业化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工业化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并探讨了芳基烷基磺酸盐、烷基二苯醚磺酸盐和脂肪醇(烷基酚)醚磺酸盐的研究现状与工业化前景.指出重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作为三次采油的主表面活性剂,目前在工业化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产品质量不太稳定,需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芳基烷基磺酸盐和烷基二苯醚磺酸盐可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用于特殊的油藏条件,有必要尽快开发可行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脂肪醇(烷基酚)醚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原料来源丰富,分子结构可变性强,耐电解质能力强,尤其是耐钙能力强,应用领域广,极具工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采用梯度索氏浸提法定量分析了石油磺酸盐工业品中无机盐含量。主要讨论了梯度浸提所需溶剂种类和用量、溶剂对各组分浸提效果、以及各组分浸提完全时所需浸提时间和循环次数,并与直接滴定法和SY/T6424-2000行业标准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应按照极性递增顺序选用系列有机溶剂在其沸点对石油磺酸盐进行索式浸提;未磺化油经2次浸提后总回收率可达100%;石油磺酸盐经4次浸提后总回收率可达99.86%,无机盐不被有机溶剂浸提,回收率100%。溶剂用量应确保提取管中样品被浸没。分析时间取决于样品用量,约6~7 h可浸提完全。无机盐含量分析结果小于上述2种方法,无机盐纯净,准确度高。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不需昂贵的分析试剂和仪器、溶剂可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叶志刚  占昌朝 《广东化工》2012,39(2):157-158
文章研究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QK-25原油间的界面张力(IFT)。探讨了HABS种类、复配比例和浓度,醇种类和含量,Na2CO3含量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含量对IFT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金桐2#/南京1#=5∶5时,体系界面张力最低;最优醇类为正丁醇,但醇种类和含量对界面张力影响不显著;TX-10含量、Na2CO3含量和HABS浓度对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4.
驱油用磺酸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介质中进行了丙烯酰胺(AM)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的溶液共聚合,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AM浓度10%,AMPS占AM的17.5%(摩尔比),引发剂加量为AM质量的0.05%,反应温度为50℃。考察了共聚物的抗温性能及对不同盐的承受能力,结果表明,磺酸基团的强阴离子性与庞大侧基的位阻效应,赋于磺酸盐型聚丙烯酰胺P(AM/AMPS)优良的耐温与抗盐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直链重烷基苯磺酸盐的驱油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所合成的各种结构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单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碱质量分数情况下对大庆四厂油/水界面张力情况。结果表明;对同一碳链长度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带甲基的比带乙基、异丙基和苯环上不带取代基的烷基苯磺酸盐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强;同样结构的十六碳链长的烷基苯磺酸盐又较其他碳链长度的烷基苯磺酸盐效果更优;长、短碳链的带甲基的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按一定比例复配,协同效应显著;与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复配后,体系的驱油能力、抗稀释性和抗Ca^2 、Mg^2 能力明显增加。直链与支链按一定比例复配将是烷基苯磺酸盐作为驱油用主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SH-A、SH-B两种石油馏份油为原料,用发烟硫酸作磺化剂合成的石油磺酸盐作三次采油驱油剂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中当量的石油磺酸盐可与胜利油田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针对庆化炼油厂催化裂解后的渣油研究了温度、磺化剂与渣油的质量比、稀释剂与渣油的质量比及老化时间对液相磺化法制备石油磺酸盐工艺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石油磺酸盐是一种采油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应用广,需求大,成本低。本文主要探究了以庆化炼油厂原油裂解后的产物为原料,用气相法制备石油磺酸盐的反应原理及最优反应条件,采用两相滴定化测定了石油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石油磺酸盐优化后的条件为稀释剂与原料油质量之比为4:3,原料油与SO3的质量之比为1:1.1,SO3气体平均浓度为4.0kg·m-3,反应最佳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长为4h,混合气体流量为0.12m3·h-1。  相似文献   

19.
驱油用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为原料,利用一种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共聚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的添加量、单体总百分含量、单体配比及体系的p H值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0.
石油磺酸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基于不同的磺化剂种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石油磺酸盐的工业化生产情况。对未来石油磺酸盐合成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