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电梯井道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描述,介绍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对电梯井道最小顶层高度和最小底坑深度的有关规定。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彭长友 《中国电梯》2009,(13):10-10,13
十几年的检验经历,笔者曾无数次地下到电梯底坑工作,就电梯底坑爬梯问题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困惑。下面就关于电梯底坑深度到底多高需设置爬梯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发现某电梯底坑加装了天线,初步判断该天线会对底坑安全和维修空间造成影响。通过对天线和轿厢底部相关数据的测量发现其无法满足TSG T7001-2009和GB 7588-2003中关于底坑安全和维修空间的要求,提出整改方案。并呼吁今后应该加强对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的法规标准方面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冯伟 《中国电梯》2024,(3):60-62
介绍了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相对于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一个重要变化——关于轿顶和底坑避险空间的要求。针对两者对电梯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的极限位置、轿顶避险空间和底坑避险空间的不同表述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并对电梯检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从业人员正确理解轿顶和底坑避险空间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红伟 《中国电梯》2008,19(9):49-50
电梯安全检验的重点在制动器和门上,检验时还包括隐蔽工程和导轨的固定。有些检验员往往忽视底坑项目的检验,仅仅停留在手动试验底坑内各电气安全装置,根据电梯是否停止运行判断其合格与否。其实,检验底坑项目时有很多细节值得注意。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日常检验中的一些做法,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王磊 《中国电梯》2023,(1):80-82
一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因地下管线等问题导致底坑深度小于GB/T 7025.1-2008《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推荐值而未能加装,而实际上其中却有不少底坑深度能够满足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要求。为加深理解TSG T7001-2009对底坑深度的要求,对电梯悬吊方式、轿厢护脚板尺寸、限位开关和极限开关安装位置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老楼加装电梯底坑深度的极限值,从而帮助加装电梯设计和安装人员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7.
地下室渗漏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工程问题,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电梯底坑的渗漏直接影响到了业主的使用和电梯的耐久性。本文针对电梯底坑渗漏问题进行了原理分析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梯井道底坑下面存在人员可到达的空间,为保障到达底坑空间人员的安全,GB7588-2003作出规定:“5.5位于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下部空间的防护  相似文献   

9.
魏曦光 《四川建材》2010,36(1):68-68
在构建和谐社会下,电梯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使电梯成为安全、便捷、舒适的垂直运输交通工具。本文针对目前电梯设计安装中常见的底坑空间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举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10.
David  Cooper  冯云 《中国电梯》2008,19(3):18-19
我已经延误写这篇文章好几个月了,现在到了非写不可的时候了。您知道有多少电梯操作人员在电梯底坑受到挤压吗?我敢打赌,即使有的话,也是很少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土体卸载的HS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铁换乘站坑中坑坑趾系数α对支护结构和土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墙最大侧移随坑趾系数增大而显著减小,侧移位置上移,α从0.25增加到1.5,外墙最大侧移从44.96 mm减小到30.71 mm,侧移深度从18.875 m上移到16.0 m;内墙侧移随α增大而减小,α从0.25增加到1.5,内墙最大侧移从45.74 mm减小到24.48 mm,内墙墙顶竖向位移随α增大而增大;内坑坑底在内墙10 m范围内出现显著隆起区,最大隆起量随α增加而减小,隆起区外的隆起值稳定保持在90 mm左右;外坑坑底隆起随α增大而增大,最大隆起位置出现在内墙外侧边缘,外墙内侧边缘的挤压隆起随α增大而增大,隆起范围和隆起量都较为显著;外坑坑背沉降曲线相似,沉降量随α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些主基坑竖向支护结构已施工再进行坑中坑后设计的工程项目的成功经验,对调整后的坑中坑对主基坑产生不利影响时,从多角度提出坑中坑后设计的办法及应对措施;从调整坑中坑位置、减少挖深、加强支护、调整工序等角度,提出基坑支护结构上的坑中坑处理措施;并对坑中坑影响主基坑格构柱安全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通过基坑工程坑中坑后设计处理措施予以分析、归纳、总结,以期对类似情况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伟  冯俊 《建筑施工》2011,33(5):353-355
相邻基坑开挖卸栽会影响周边基坑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而影响基坑的变形及内力等,特别是深大基坑,更容易引起工程事故。为此,在不同基坑间距、基坑深度、基坑宽度等情况下,选取合适的理论模型,对已开挖基坑的变化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筑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的应用发展迅速,从而使城市建设中基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和深度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广州海心沙地铁站坑中坑支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海心沙地铁站建设工程实例,介绍了大型坑中坑围护结构及支撑设计。详细介绍了坑中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要点。基坑实施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的深层位移及内力进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基坑的变形趋势,保证了基坑施工安全,并结合桩体位移和轴力变化,对开挖过程中内坑与外坑的相互影响及该支护方案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基坑工程实例,介绍带有超深坑中坑的复杂软土基坑的挖土施工技术。根据该基坑的特点,叙述了挖土的顺序、方法和原则,还介绍了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机械选择,最后说明挖土施工要点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往往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也要重视降低工程造价。论文用实例说明基坑支护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沼气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爱平  张旭 《建筑节能》2008,36(4):58-60
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大都采用常温发酵.由于发酵温度随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冬春季节沼气池产气率不足的问题,是目前农村普及沼气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详述了太阳能沼气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经济分析,说明将太阳能热水供给技术与沼气池技术改造相结合,利用太阳能热水循环技术提高沼气池冬季产气率,降低沼气池一年四季供气量的波动范围,经济效益显著·太阳能沼气池实现了炊事用能,照明、冬季采暖等沼气供给和太阳能热水供应一体化,是解决农村能源紧缺问题,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繁荣农村经济,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苏州润华环球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深度-24.30 m,采用灌注桩排桩结合两道混凝土支撑的支护体系,工程通过坑内坡道挖土和坑中坑混凝土后浇技术,不仅加快了基坑施工速度,同时也避免了基坑施工的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