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水热辅助溶胶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Y(P,V)O4:Eu3+荧光粉。通过综合热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光谱分析等手段对试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对前驱体进行水热处理能使YPO4:Eu^3+和YVO4:Eu^3+更好地固溶,提高了其结晶性能和发光性能.制备的样品呈分散性好的球形颗粒,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μm.对前驱体的水热处理提高了Y(P,V)O4: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透明YAG陶瓷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光学性能和高温性能,是单晶激光材料的有力替代品,纳米YAG粉体的合成有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YAG透明陶瓷.采用低温燃烧法,以Y2O3、Al(NO3)3·9H2O、柠檬酸、乙二醇为原料,采用TG/DSC,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YAG前驱体进行表征,对YAG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结果发现,在900℃左右已完全转变成YAG相,最终获得单分散、无团聚、形状规则的YAG纳米粉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摩尔浸渍法,利用含相同物质的量氮的氰胺、硫脲、尿素作为前驱体,以活性炭为载体制备C3N4/AC催化剂。运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C3N4/AC催化剂对1,2⁃二氯乙烷催化热裂解的反应性能,并采用SEM、XRD、BET、XPS、TGA表征了催化剂形貌、结构及表面组成等性质。结果表明,0.110 mol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初始活性和选择性都接近100%,但催化剂稳定性差异明显,以尿素为前躯体制备的C3N4/AC催化剂稳定性最高。然而,通过降低前驱体负载量合成的C3N4/AC催化剂结构与形貌及催化裂解性能均有差异。当负载量降到每10 g活性炭负载0.057 mol的氮时,以尿素为前躯体制备的C3N4/AC催化剂对1,2⁃二氯乙烷裂解催化活性较好、稳定性最高。不同前驱体合成的氮化碳形貌不同,硫脲、氰胺虽然可获得更多的氮化碳,但是所形成的氮化碳容易团聚从而影响了催化活性,尿素是用于该催化剂合成最优的前驱体。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TSAG纳米粉体,确定粉体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以NH_4HCO_3为沉淀剂,通过反滴定法获得了TSAG前驱体,通过TG-DSC,XRD,FTIR和SEM测试手段对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煅烧的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在800℃时为非晶态,在800℃~900℃之间形成中间晶相TbScO_3和TbAlO_3,1200℃下煅烧6h得到TSAG粉体,所得到的TSAG纳米粉体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晶粒尺寸约50nm。  相似文献   

5.
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在具有不同镓浓度的锌前驱体溶液中得到了Ga掺杂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仪(PL)及霍尔效应测试(HES)等研究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前驱体溶液中镓浓度对产物光、电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在具有不同镓浓度的锌前驱体溶液中得到了Ga掺杂ZnO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X 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仪(PL)及霍尔效应测试(HES)等研究手段分别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前驱体溶液中镓浓度对产物光、电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LuAG:Ce3+闪烁陶瓷的制备中,粉体的性能对陶瓷的透明度有重要影响,提出了采用满足透明陶瓷闪烁体需求的Lu3Al5O12:Ce3+(LuAG:Ce3+)超细粉体制备方法。以CeO2,Lu2O3为原料,NH4HCO3为沉淀剂,聚乙二醇(PEG200)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在一定温度下灼烧制备Lu3Al5O12:Ce3+(LuAG:Ce3+)超细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荧光分光光度计(PL)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样品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分散剂、不同Ce3+掺杂浓度、烧结温度对晶相形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共沉淀法制备粉体的工艺简单,所需烧结温度较低,得到粉体粒径小。结果表明,加入分散剂后的前驱体在1300℃下煅烧2h获得的粉体颗粒均匀,相纯度高,分散性好,制备的LuAG:Ce3+粉体在460nm的蓝光激发下发出505nm的绿光。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用MOCVD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的AlGaN/GaN异质结的性能,分别在成核温度为580℃和600℃的非故意掺杂GaN模板上制备了Al0.30Ga0.70N/GaN异质结构,并用光学显微镜和HRXRD等测试设备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580℃的成核温度相比,在成核温度为600℃的非故意掺杂GaN模板上制备的A...  相似文献   

9.
增强掺Eu凝胶玻璃荧光性能的有机配体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β-二酮及协同体共掺的二氧化硅玻璃,测量了它们的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并进行了XRD和SEM测试。探讨各不同成分原位合成稀土有机配合物在二氧化硅玻璃中的发光性能及热处理温度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胶玻璃中掺入能级较匹配的β-二酮,可以使稀土离子的荧光增强;协同体的引用也能不同程度地使稀土离子的荧光增强,为今后制备荧光较强的含Eu的SiO2凝胶玻璃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草酸络合物沉淀法制备钛酸钡超细粉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传统的草酸盐沉淀法合成超细BaTiO3粉末的条件不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草酸盐沉淀法:先使Ti^4 与C2O4^2-形成TiO(C2O4)2^2 络离子,再使其与Ba^2 反应生成草酸氧钛钡前驱体,然后干燥、煅烧得超细BaTiO3粉末。草酸氧钛络合物的形成应控制在pH=2.5-3,前驱体的煅烧温度,以及反应时物料的混合对最终产物的粒度及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在反应物Ba/Ti比为1-1.01,煅烧温度800℃,时间为1h,反应物料充分混合的条件下,采用所提出的新工艺可制备出质量较理想的BaTiO3粉末。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属有机沉积(MOD)法制备了SrTiO3(STO)外延薄膜作为YBa2Cu3O7-δ涂层导体的缓冲层.以乙酸锶、钛酸丁酯为前驱物配制了Sr离子浓度为0.125 mol.L-1的SrTiO3前驱溶液.研究了950℃下不同烧结时间(90、120、150 min)对在双轴织构的Ni-W(200)金属基带上沉积STO外延薄膜晶体取向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氩氢混合气氛(Ar-4%H2)下适宜于STO薄膜外延生长的最佳烧结时间为120 min;STO缓冲层薄膜表面平整致密,无裂纹和孔洞,具有良好取向,可作为YBa2Cu3O7-δ涂层导体的缓冲层.  相似文献   

12.
双AlN插入层方法被用来在Si(111)图形衬底上进行AlGaN/GaN高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外延生长。Si图形衬底采用SiO2掩膜和湿法腐蚀(无掩膜)两种方法进行制备。高温生长双AlN插入层用来释放GaN外延层和Si衬底之间由于晶格失配和热失配而产生的张应力。AlGaN/GaN HEMT的生长特性被讨论和分析。在使用优化的双AlN插入层之前,可以在图形[1-100]方向观察到比[11-20]方向更多的由于应力而引起的裂纹。这是由于GaN在(1-100)面比(11-20)更稳定。建议在图形设计中,长边应沿着[11-20]方向进行制备。拉曼测试显示在图形凹角处比凸角处有更大的拉曼频移,证明在图形凹角处有更大的张应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室温下制备了超薄Bi0Cl纳米片,并对所制备的粉体在100~500℃进行热处理.利用XRD、TEM、UV—Vis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所得到粉体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并对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所制备粉体在可见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染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光催化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下T-500样品对亚甲基蓝染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而T-400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对甲基橙染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最后对所制备粉体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温固相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和室温一步固相法两种方法制备纳米CuO.室温固相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的方法以Cu(CH3COO)2·2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前驱物,再对前驱物进行热处理制备产物,研究了研磨时间、热处理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室温一步固相法以CuCl2·2H2O和NaOH为原料,以PEG-40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产物,研究了PEG-400用量对产物的影响.通过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室温制备前驱物再热处理的方法制备的纳米CuO产率高,平均粒径小,最好的制备工艺为:对反应物研磨30min,将得到的前驱物在350℃热处理1h,得到的纳米CuO平均粒径为27.06nm,产率为93.16%.  相似文献   

15.
实验在自制底供气扩散床管式电阻炉内,研究不同还原时间(30~180 min)和温度(800~1 050℃)下,H2选择性还原含铌铁矿粉中铁氧化物的规律。得到950℃为最佳还原温度,还原2 h还原度达到90.98%,金属化率为86.47%,还原3 h还原度达到94.07%,金属化率为91.11%,而低于这一温度或高于这一温度时,还原度和金属化率在同样还原时间下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先采用电泳沉积工艺在Ni基体上均匀沉积Fe2O3膜,然后采用电镀技术在Fe2O3膜中沉积金属Ni,得到含Fe2O3质量分数较高的Ni-Fe2O3复合镀层。分析了沉积电压对电泳沉积Fe2O3膜厚度的影响,研究了镀层的高温氧化性能,并对其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截面形貌、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阴阳两极之间的电场强度或调整两极之间的距离,电泳沉积Fe2O3的厚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经过一定温度热处理后,电泳沉积层中的有机物去除干净;使用电泳一电沉积法制备的Ni-Fe2O3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界面紧密、完整;复合沉积层在1000℃高温条件下氧化后可以得到镍铁尖晶石结构的物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硼酸覆盖工艺在低温、还原气氛下制备了M(Ca,Ba)O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1175℃已经得到纯相的M(Ca,Ba)OAl2O4产物。研究了产物的激发-发射光谱,激活剂Eu^2+掺量和碱金属的比值以及激活剂Eu^2+和Dy^3+比值等条件对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相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碳粉掩埋坩埚制造还原气氛,硼酸覆盖原料上方,灼烧温度为1175℃,恒温150min,随炉自然降温的生产工艺,可制备出发光性能优良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研究含铌弹簧钢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用透射电镜对铌的析出物进行观察,并分析铌对弹簧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铌弹簧钢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在温度为850-1050℃、变形速率为0.1-20 s^-1条件下均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变形速率为5 s^-1的条件下,60Si2MnA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推迟50℃左右;在低温情况下,铌推迟60Si2MnA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原因是Nb(C,N)的析出及其钉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五氧化二磷、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乙二醇为原料,乙醇为调节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低聚有机膦酸酯阻燃剂.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该阻燃剂的结构.确定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DMMP):n(P2O5)为1.5:1,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2—4h,产率达到93.8%.反应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能使产品的颜色及黏度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有机光活性分子易于聚集、光热稳定性差等缺陷,将有机发光客体引入层状稀土氢氧化物(LRHs)层间,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发光材料。利用层板稀土阳离子与层间有机阴离子的协同作用,期望得到发光可调的多色发光材料。通过改进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硝酸根型层状钆氢氧化物 NO3-LGdH,采用离子交换法将7-羟基香豆素(7HC)与表面活性剂1-辛烷磺酸钠(OS)共同引入层间得到有机/无机复合体。通过 XRD、IR、SEM、PL等表征了复合体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物7HC在 NO3-LGdH 层板间为横向排布,OS引入可使复合体层间距明显增大,此时7HC可在层间竖直排布。复合体基本保持了 NO3-LGdH 前驱体的拉长六边形片状形貌,但形成了柱状或花状聚集体。改变激发波长可实现发光调控,得到由紫色到蓝色的复合发光材料,为新型有机/无机复合发光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