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福林-酚法、亚硝酸钠-氯化铝法分别测定海菜花花、茎、叶中结合酚总酚及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合酚的组成,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损伤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海菜花结合酚总酚含量为209.72~366.35 mg GAE/g提取物(Extract),黄酮含量为156....  相似文献   

2.
采用Folin-酚法测定两个采收地(S1和S2)三个采收期(T1、T2和T3)虫草参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物的多酚含量。采用HPLC法检测多酚提取物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同时,评价了虫草参多酚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介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虫草参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物的多酚含量范围分别为86.53~181.40和89.70~193.58 μg GAE/mg;咖啡酸在结合酚中含量较高,且S2采收地高于S1;而迷迭香酸在游离酚中含量较高,且在T1和T3采收期,S2采收地的高于S1,相反在T2采收期,S2采收地的低于S1;虫草参游离酚(25~300 μg/mL)和结合酚(3.125~50 μg/mL)提取物对DNA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双螺旋百分比范围分别为1.81%~55.04%和1.67%~70.83%。相较于游离酚,结合酚提取物表现出更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郭琦  高春燕 《食品科学》2018,39(23):54-59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硬毛地笋中提取游离酚(free phenolics,FP)和不溶性细胞壁结合酚(insoluble cell wall bound phenolics,ICP),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酚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的组成进行分析。通过体外DNA损伤模型考察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提取物对过氧自由基(ROO·)介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对提取物酚含量与其保护DNA损伤作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硬毛地笋酚类化合物对ROO·介导的DNA损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FP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强于ICP;2016年12月15日和2017年1月14日采收的硬毛地笋ICP含量与其保护DNA损伤的作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茵陈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黄酮、总酚含量的相关性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黄酮成分,为茵陈蒿多元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干燥后的茵陈蒿全株为研究对象,分别以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超声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ABTS~+·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以及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3种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HPLC法进一步分析提取物中黄酮成分。结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其中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151.02 mg芦丁/g)和总多酚(40.30 mg没食子酸/g)含量最高,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484.42 mg Trolox/g)明显高于其他溶剂提取物,其主要黄酮成分为金丝桃苷(2.503 mg/g)和槲皮素(0.043 mg/g)。结论:茵陈蒿7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色米提取物总酚含量与抗氧化相关性及其抗氧化的物质基础,以4种不同品种的色米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黄酮含量,DPPH·、ABTS~+·清除法和O~(2-)·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多酚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色米总酚含量范围为42~305.2 mg GAE/g,红米具有最高的总酚和黄酮含量以及最好的抗氧化能力,绿米各项指标均最低。提取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品种均具有一定含量的没食子酸、儿茶素、香草酸、咖啡酸和阿魏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杏种皮提取物总多酚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选用体积分数8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辅助法制备山杏种皮提取物。采用Folin-酚试剂法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的总多酚含量。采用FRAP法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没食子酸丙酯(PG)为对照样品,分别测定山杏种皮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軈)、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的抑制能力及其还原力。结果:山杏种皮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为(186.7±15.6)mg/g,其FRAP值为(3.715±0.012)mmol/g;对DPPH·、O2·軈、·OH具有清除作用,清除率分别为80%、97%、98%;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山杏种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rDNA ITS序列分析对一株野生桑黄菌(SH)进行鉴定,研究了其子实体不同溶剂(70%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氯仿)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以及4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野生桑黄菌为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其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总黄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甲醇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4.78±0.16)mg芦丁/g和(67.42±1.41)mg没食子酸/g;70%乙醇提取物的和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最强,分别为(43.83±0.03)和(116.08±0.24)mg Trolox/g,甲醇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为(126.24±3.02)mg Trolox/g;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与FRAP法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多酚与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而总黄酮与ABTS+·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不相关;70%乙醇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中对草莓灰葡萄孢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30 mm),其次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15 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抑菌圈直径>10 mm)。研究发现粗毛纤孔菌甲醇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37-243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青海蚕豆多酚的工艺条件,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研究了青海蚕豆不同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甲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15(g:m L),超声波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35℃提取20 min,蚕豆总酚含量达到47.78 mg/100 g;10种不同蚕豆品种(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VF11品种总酚含量最高,2005-00品种总酚含量最低,Y3品种总黄酮含量最高,青蚕15号品种总黄酮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系)蚕豆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力和还原能力,但·OH、O-2·清除率较弱,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其中青海13号、青蚕14号、2005-00、E26对DPPH·清除率较高,达到60%以上,Y3的·OH、O-2·清除率及还原能力均高于其他品种,说明蚕豆中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对各个不同自由基的清除有一定的选择性,且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蚕豆发挥清除羟自由基、氧自由基及还原能力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新疆种植的札一和马可波罗啤酒花废弃枝叶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不同极性部位的分 离,以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β-胡萝卜素-亚油酸及磷钼酸4 个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 对获得的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性研究,并与提取物中多酚、黄酮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乙醇提取物及各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均最高,其在主 枝、侧枝和叶子的含量范围分别为5.80~34.20 mg/g和2.00~18.00 mg/g;水相中最低,上述各物质的含量范围仅为 0.73~11.05 mg/g和0.06~5.74 mg/g。相关性分析表明,啤酒花主枝、侧枝和叶子抗氧化活性与其多酚、黄酮含量 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
啤酒花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 个品种的萨斯特啤酒花为原料,比较了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α-酸、β-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采用?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β-胡萝卜素-亚油酸3 种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对各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其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啤酒花各极性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α-酸、β-酸在石油醚相中含量较高,在3 个啤酒花样品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α-酸444.29~583.81 mg/g、β-酸131.83~293.19 mg/g,在氯仿相中含量相对较低,其余提取物中均未检出;相关性研究表明α-酸、β-酸是石油醚和氯仿相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中等极性和极性较大溶剂提取物中啤酒花总黄酮、总多酚含量较高,相关性研究也表明黄酮、多酚类物质是这类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3 个啤酒花样品中总黄酮、总多酚在乙酸乙酯相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0.43~24.13 mg/g和34.97~40.24 mg/g,正丁醇次之,分别为9.45~11.68 mg/g和12.12~19.14 mg/g。  相似文献   

11.
平欧榛子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芳  杨凯  赵玉红 《食品科学》2017,38(19):130-136
榛子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不同品种、不同利用部位榛子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以8个抗寒优良品种平欧榛子为原料,分别测定其种壳、种皮和种仁中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及原花青素含量并对种皮中总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活性成分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种皮中各活性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种壳和种仁(P0.05);其中7#品种种皮总多酚含量最高,为185.76 mg/g;6#品种种皮总黄酮、单宁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9.961、3 9.1 0 mg/g;7#品种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为7 7.2 8 mg/g;并且种皮中总多酚含量远高于其他3种活性成分(P0.05)。8种平欧榛子种皮总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综合考虑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处理效果,发现7#平欧榛子种皮总多酚抗氧化性效果强于其他品种,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7.70%,对铁离子还原力为0.450,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可达53.1%,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到82.0%。种皮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793、0.695、0.620。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金银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金银花药材用石油醚脱脂后,分别用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60%乙醇和50%乙醇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并测试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银花95%乙醇提取物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3.99、242.62和48.76 mg/g;95%乙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能力也最强,清除率分别为90.69%和65.64%。可见,金银花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绿原酸、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给芒果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芒果核为原料,研究桂七、贵妃、台农、金煌芒、玉芒和象牙芒六个品种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玉芒芒果核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4.31和1.07 mg/g,金煌芒、台农、桂七、象牙芒、贵妃芒果核中的多酚含量分别为4.20、4.10、3.96、3.86、3.82 mg/g,其黄酮含量分别为0.95、0.88、0.92、0.96、0.75 mg/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发现,玉芒芒果核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强,为90.1%和83.9%。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与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显著相关(P<0.05),不同品种芒果核中多酚、黄酮含量高低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效应的量效关系,且黄酮对芒果核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大,其含量的变化有可能是导致不同品种芒果核抗氧化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四种北高丛蓝莓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个北高丛蓝莓品种的甲醇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糖、总酚、花青素及黄酮的含量,并利用体外法研究了四种蓝莓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同一时期同一地点采摘的蓝莓,总糖、总酚、花青素以及黄酮含量最高的是爱国者,它们的值分别为9.77%,1.91mg/g,0.668mg/g,0.22mg/g,其次为北青,含量最低的为尼尔森(除花青素外)。四个品种的蓝莓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爱国者和北青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能够达到30%以上,这与其中所含的总酚、花青素的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C57BL/6肥胖小鼠模型,评价了黍子对小鼠肝脏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在分析比较其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基础上,利用抗氧化化学分析和细胞评价试验,研究了黍子抗氧化活性与其主要功能活性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削弱了小鼠肝脏的抗氧化性能,日粮中添加黍子后,高脂饮食小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同黍子品种间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总多酚含量变异系数可达63.61%,变幅为0.78~3.44mg/g。总黄酮含量变异系数可达68.46%,变幅为0.89~10.17 mg/g。不同品种黍子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和细胞抗氧化活性(CAA)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黍子提取物的ORAC和CAA值与黄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相关,均呈正向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11和0.56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板栗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关系,采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总酚,以DPPH·清除率和FRAP作为抗氧化的衡量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板栗仁不同部位总酚含量依次为栗仁表层>缝合处>整果>子叶心部,六合晚熟的总酚含量比六合中熟高;板栗在120 d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和DPPH·清除率逐渐降低,六合晚熟的总酚含量高于六合中熟,两个品种板栗的总酚含量分别减少41.5%和45.8%,黄酮含量分别减少42%和44%,DPPH·清除率分别减少16%和14%.8个品种板栗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FRAP之间呈显著差异.黄酮与抗氧化相关性较低,贮藏过程中总酚、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率间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山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成分组成,并分析比较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山楂的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生物活性不同。其中,甲醇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高,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和铁还原能力最强,对蛋白质和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亦优于其他提取物。山楂甲醇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绿原酸和槲皮素。山楂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DNA和蛋白质氧化损伤的保护效果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高粱米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高梁米中多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有明显的影响.80%丙酮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49 mg GA/g和61.2 mg/100 g,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次80%甲醇和80%乙醇提取物也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与此相反,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1.30 mg GA/g和9.6 mg/100 g,抗氧化能力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提取物中的多酚、黄酮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高梁米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提取物中抗氧化物质的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豇豆、红小豆、绿豆和蚕豆4种豆类中游离态和结合态的多酚及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数据表明,4种不同豆类的游离态多酚和结合态多酚含量范围分别为1.35~1.75 mg/g和8.63~10.11 mg/g;游离态类黄酮和结合态类黄酮含量范围分别为1.58~2.07 mg/g和3.92~5.08 mg/g;其中结合态多酚含量是游离态多酚的5倍以上,结合态类黄酮含量是游离态的2倍以上。4种豆类游离态和结合态提取物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游离态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结合态,而结合态对FRAP、ABTS、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游离态。豆类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类黄酮等物质,并且主要以结合态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对玉米、燕麦、小麦、糙米四种全粒谷物中的多酚物质(可溶性多酚、不溶性多酚、阿魏酸、黄酮等)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酚含量最高的是玉米(49.13±3.39mg/100g),其次是糙米(23.49±3.37mg/100g)和小麦(18.60±3.52mg/100g),燕麦中总酚含量最少(13.92±4.56mg/100g);谷物中多酚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玉米95.54%,糙米90.76%,小麦89.46%,燕麦86.85%);阿魏酸是主要的多酚物质,且可溶性和不溶性阿魏酸的比例为玉米1∶34、糙米1∶33、小麦1∶17、燕麦1∶5;玉米不溶性提取物清除O2-能力最高(95.01%±2.25%),该提取物抗油脂氧化能力也最高(POV=34.23±2.61mmol/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