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宗一直要请我吃饭,我问:"哪一家?吃什么菜?"小宗躲躲闪闪:"川菜,老板说跟您很熟。"我再问:"在定西路?老板姓邓?店名‘邓记’?"小宗如有问必答似地说:"对,邓记食园,老板叫邓华东,听说是一位‘大牌’!"邓华东的"牌"是太大了。成都人氏,如今应该50岁上下了吧。当年希尔顿刚开张,他就在39楼领衔开出"天府楼",一时震动上海。后来又自开"邓家菜",全城爆红,一位难求。他又在浦东开出"川妹子豆花村",复在定西路开出"翠园老成都"。再接着就将"邓家菜"品牌转让,  相似文献   

2.
正我祖籍上海宝山县,可是宝山县祖屋的情景从未听我祖辈、父辈谈起过,更不用说曾回乡过一次。倒是我奶婶婶(上海人对"奶妈"的称呼)的家,即苏州洞庭东山,我年年要去探望几趟。到如今,已是奶婶婶的第三代了,仍初衷不改,情义依然。苏州洞庭东山确确实实胜于故乡上海。  相似文献   

3.
初访彭木祥,是在2008年9月初。那天,在上海市造纸学会副秘书长沈忠德的引见下,记者在上海中隆纸业有限公司会议室里见到了他。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彭木祥,初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性格开朗,为人厚道。彭木祥由1978年从台湾大专学校毕业后,便踏进了台湾造纸行业,在30个春秋里,他干过制浆备料、机械设备和电气等十多个专业工作,并在"正隆"历任过  相似文献   

4.
李玲上海华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角色关键词:创业伙伴妻子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进入印刷行业。那个时候,我的丈夫赖志刚创立华颜数码,需要人手帮忙,我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我跟他的搭配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在公司,他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和管理销售团队;我负责财务、售后服务、内勤管理等等。我个人觉得,一个企业只能树立一个真正的核心。如果是"夫妻档"共同经营企业,最好是有一个人退居其后,做一些辅助性或扶持性的工作,一旦发生矛盾,也一定  相似文献   

5.
家有好面     
不知从何时起,北方人作为主食的面条也成了上海人餐桌上的宠儿。尽管"北佬儿"、"老侉"对上海的面,有"不筋道"、"没什么好吃的"非议,上海人还是乐啜不止。据统计,上海几千家专业面馆,每天要售出近百万碗面,还不包括主营酒、菜,兼营面食的餐馆。我常去的面馆有鸿瑞兴、东泰祥等。不过,此时我倒想起了几年前开张前向我咨询过的"家有好面"。  相似文献   

6.
周文 《美食》2012,(8):54-54
近年来台湾曾举行过"宋美龄研究会",会后学者们所公布的研究成果说:秀雅端丽的蒋夫人最爱吃蟹黄汤包、萝卜丝饼、蟹壳黄、枣泥年糕等上海美点,可见人如其食,原籍广东的她在口味上已相当上海化了。但令我跌破眼镜的是:她不但不嗜鱼虾,连"开阳"(干海米)都厌恶,所以从不吃开阳白菜,我觉得这就不像上海人而像美国人了,而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笔者应邀参加一个"派对"。席间,一位靓服革履者熟人般热情地叫着"何老",张开双臂冲我而来,我迟疑地迎过去,与其握手,张了张口,却想不起对方是哪位。近年来,此类窘况并非偶然。看来,我或许真的应该归类于"老朽"了,更何况今日并非业内人士相聚,仓促间,我实在想不起来者是何方神圣。两手相握时,他敏悟到了我的尴尬:"何老,时间太久了,您大概忘了,上海手表厂那个案子……"虽然我一时想不起来者是谁,但我却绝不可能忘却他所提及的那个重大案子,因为我曾相当深入地参与过,那可算得上建国以来最大的珠宝"乌龙案"。  相似文献   

8.
寒冬的一天,接到汪卫义先生的电话,请我到"乾门"西餐音乐酒吧品尝正宗法国菜。去年6月下旬,我和汪先生应邀一起去澳门品尝美食,由此知道他在日本考察后,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家高端餐厅,他则北京、上海两头跑。  相似文献   

9.
我的师友常有通俗金句,比如"粗人不吃橄榄".生于上海、祖籍苏州、有一半绍兴血统的他说这是句绍兴老话.绍兴人是否爱吃橄榄我没考证过,不过绍兴人饮茶时爱放一颗青橄榄我也是感受过的. 小学时第一次吃檀香橄榄的情景宛如昨天.爸爸买了一纸袋青橄榄,我初尝只觉得含有少许汁水的橄榄又酸又涩,口感粗糙略苦.爸爸说,别急,马上就是雅致的...  相似文献   

10.
正到2019年2月,德国斯托尔集团在中国设立独资子公司——斯拓针织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整整10年了,记者翻阅斯托尔资料时发现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但这对于斯拓针织机械CEO刘旭冉而言,似乎并不太过特殊,他在忙着更重要的事情。"最近我主要是在忙着市场调研,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反馈。"刘旭冉说,斯托尔一直很重视亚洲市场,所以才通过在上海设厂来到了客户身边,并以此为根据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而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医务职工书画协会会员于荣军先生即将步入花甲之年,但精力依然充沛,甚至有人为他如此"年轻"就将退休而感到惋惜。其实,于先生的身体并非一直健康,年轻时,他曾患过多种疾病,而今的健康,可以说是得益于他的养生,他曾把自己的养生概括成八个字,那就是"动静结合,修身养性"。于先生的本职工作是上海某医院的总务科长,但自幼就与书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书画作品曾多次获奖,有关媒体也对他的作品进行过多次报道。但在于先生看来,书画艺术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还是一个极佳的养生方法。他认为:书画创作的  相似文献   

12.
正最受上海人喜爱的点心除了大饼、油条、粢饭团(或粢饭糕)、豆腐花外,就是葱油饼了。当葱油饼从烘炉中被挟出来时,外皮脆香金黄,内里酥层分明。我是个爱面子的人,一般不愿意排队买些"小家子气"的东西。唯独葱油饼,我总是受不了它的诱惑。上班前排过队,下班后排过队,休息日亦曾排过队,甚至还未下班就从科室溜出来,挤  相似文献   

13.
老板爱收藏     
俞志康:一切随缘的收藏过客 "在兴趣爱好上,我认为随缘比较好,千万不要强求,但要是碰上了机遇,也别浪费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一箱箱邮票、摆放在客厅装点空间的一个个怪石、还有被细心呵护的一盆盆兰花……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俞志康将他广泛的兴趣爱好融入到生活里,他笑称自己"从没有刻意收藏过什么",但就是这份随性,常常能带给他意外的惊喜.  相似文献   

14.
陈曦 《包装财智》2012,(10):16-18
从繁华的沿海商业都市延伸到皖江工业带,徐龙平希望他的安徽工厂能够为集团发展带来新的起点。忘记是谁了,但徐龙平记得有人曾经和他说过:"老板要有梦想,企业才有发展。"他深以为然,所以时隔多年依然把这句话记得很清楚。创业者大多都在追逐自己心中的一个梦。创业十数载,徐龙平最初的梦想是什么?经过多年打拼,他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我要把龙利得打造成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包  相似文献   

15.
那一年第一次踏进"致真小厨",出于徐家华先生的推荐。之前,我在淮海中路的"致真一品"评菜,恰遇老板徐先生。这位年龄与我相仿的香港珠宝商,始终忘不了幼年在上海吃的上海菜和点心。他成功开出  相似文献   

16.
外公的萝卜糕 总是抹不掉外公那慈祥的脸庞。外公曾经对我说过,解放前,因日本人轰炸,他从广东逃到上海,开过布店,做过粢饭糕。记忆中,我最喜欢外公做的萝卜糕,颜色洁白,质地柔软,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7.
印刷创意爱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把"印刷"、 "创意"、 "爱"这三个单词放在一起,而在何锋眼中,这正是他与他的企业所追求的极致. 初见何锋,从他略显疲惫的神色,我们已经看出他为上海叠加数字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叠加)的开业与运营准备良久,而谈起他与印刷结缘、谈起上海叠加,他又一扫疲惫,变得神采奕奕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老上海人没人不知道杜月笙的,这位当年的流氓大亨既贩过鸦片、开过赌场、镇压过工人运动,也行过慈善、抗过东洋、办过红十字会。上海解放前,老谋深算的杜月笙既没有听国民党的,也没有听共产党的;既没逃去台湾,也没留在上海,1949年4月,他独自去了香港,这是他心目中最安全的避风港。此时的杜月笙已是60岁开外的老人了,他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傅雷,哪怕没读过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应该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傅雷家书》。金庸评价这本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傅雷是上海人,气度儒雅,却又有着"孤傲如云间鹤"般的刚烈个性,耿直,甚至易怒,与他最好的朋友如刘海粟、柯灵、钱锺书都因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发生过争执,甚至一度  相似文献   

20.
后方诊所     
汤勇 《模型世界》2010,(10):14-15
这是我多年前的作品,虽然在"航宇杯"和"上海新年模型交流赛"上均获过名次,可苦于手上没有一款像样的相机,拍的照片连自己都觉得不行,自然过不了老编这关,直到最近,在一个摄影高手的帮忙下我才如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