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青少年时期需要养成非常正确的饮食习惯,在这个特殊的阶段,青少年的营养是否均衡、食品安全是否达标、饮食是否平衡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身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当前,我国青少年饮食习惯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广大工作研究人员多加关注,寻找不良饮食习惯的关键因素,促使青少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从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食品营养的青少年平衡饮食推荐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当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其全身器官和功能发育逐渐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发生了众多变化,除了营养方面对于青少年身体的影响之外,很多饮食心理行为也对其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基础与应用心理学》是闵斯特伯格在心理学研究多年的基础上写作而成.  相似文献   

3.
胆石症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急腹症中占第一位。虽然胆石症的发病原因有许多,其机理也比较复杂,但研究表明,饮食因素尤其是不良饮食习惯对发病有重要影响。因此,预防胆石症,必须调整饮食习惯,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健康教育让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方法:对12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结果:95%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在糖尿病中的重要性,90%患者纠正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85%的患者建立了正确的饮食习惯。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人到中年,往往发“福”,弄得不好,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肠癌、痔疮等“成人病”随之而来.研究表明,成人病与青少年时形成的某些不良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晚餐过饱发“福”早民间有一句饮食谚语,叫作“晚饭少一口,活到九十九”,说的是“晚饭要少”对健康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分别从营养饮食、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安徽省大学生营养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的90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485人、女生415人,平均年龄为20.81±2.0;55。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严重,常吃方便面、油炸食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男女生对于营养搭配的重视程度类似(P〉O.05);饮食搭配的关注度、早餐的认知度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危险因素(0R〉1),而城市类型、每月饮食消费水平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对此次饮食习惯的研究后,大学生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肿瘤的病因尚未彻底揭示,一般认为,癌症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遗传、免疫、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饮食的影响为35%。针对饮食致癌因素,调整膳食结构,注重合理营养,讲究平衡膳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消除饮食因素的影响,能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不健康饮食消费问题更加严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健康饮食消费现状,找到影响大学生不健康饮食的因素,提出大学生不健康饮食消费的改善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对不良饮食习惯危害性的认知,使大学生改掉不良饮食消费习惯、改善身体状况,进而使大学生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大学生不健康饮食消费现状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在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情况下过早接触社会,各种思想和现象对青少年成长发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造成较大影响,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承受力不足、心理压力增大,部分甚至发展为较严重的心理危机现象。音乐作为抒发情感的传播途径,备受青少年的喜爱,音乐艺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融合音乐心理学,让音乐为推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本文中将尝试较为全面的阐述音乐心理学对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幼儿园新入园儿童防病饮食干预对策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本市某区4所幼儿园儿童264例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区域划分法将入选者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案进行指导,观察组实施学校、家庭和儿童三方综合饮食干预方案,统计干预指导一年后两组儿童不良饮食习惯的改善情况,对三方综合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予以客观评价。结果 :不同干预方案实施后,两组不良饮食行为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部分不良习惯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干预后水平(P 0.05)。结论 :幼儿园新入园儿童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容易导致疾病发生,予以学校、家庭和儿童三方综合干预指导能够有效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促使儿童全面吸收饮食营养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食农教育,即饮食与农业教育,强调了农事体验在食育中的重要教育价值,旨在让学习者亲自参与、体验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学习饮食伦理和食品的价值观,形成正确、完整的饮食认知和选择判断能力,从而推进实现健康、健全的饮食生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继承传统饮食文化。食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起步较早,很多发达国家将其纳入基础教育,以改善国民食品相关知识认知不足、营养健康失衡、不良饮食行为习惯、传统饮食文化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溺爱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幼儿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饮食习惯。大多数幼儿都存在偏食、挑食等现象,导致营养元素无法满足幼儿身体成长需求、身体免疫力下降、体弱易生病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纠正幼儿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教育方法进行研究。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对我校女大学生的饮食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女大学生的饮食情况不容乐观,饮食不规律、不注意营养搭配的学生比例较高,多数学生没有养成喝牛奶或豆浆的习惯,按时早餐的学生比例也不高,但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如宵夜、挑食、吃零食的现象却很常见。这些不良现象不仅使学生体质变差,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饮食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正确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4.
吃的见解     
调配良好的、含有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正常饮食会使人精力充沛.相反,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人精力不足.在营养学王国中,有一些饮食方法,将会直接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为保护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必须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获得其生长发育及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素。因为营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首先在于营养”。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而讲营养,就必须讲科学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科学饮食的重要保证。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疾病、损害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营养专家建议儿童每天至少吃20多种食物。目的就是尽可能使儿童每天都能得到全面的营养。当前,我国儿童中,因为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十分突出。孩子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是高…  相似文献   

16.
茅建民 《中国食品》2009,(13):30-31
饮食心理学是研究人们饮食心理的实用科学。在众多人们的饮食心理活动、中,菜肴的颜色、香气、口味是人们最活跃的饮食心理活动.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最大。熟悉和了解色、香、味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对提高烹饪技艺,更好地展示食物的魅力,正确地引导人们科学进食,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秋云 《食品与机械》2022,(12):151-155
为了解城市青少年在健康饮食与营养知识、传统饮食文化、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开展食育状况调查活动。以1 088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从食物营养认知、正确饮食习惯培养与安全知识、传统饮食与礼仪的传承、食育知识认知及态度4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中学生对食物营养知识、传统饮食文化与礼仪、正确饮食习惯的认知程度较高,并显示出对全社会食品安全状况与食育教育的较高关注度。大多数青少年能正确认知嗜好性食品存在的健康隐患,但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有效克制。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食育教育活动参与意愿较强烈。建议加快食育教育进校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修云辉 《中国油脂》2021,(1):155-155
儿童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科学的膳食营养,直接关系到其后续的健康发展。如果儿童的膳食营养匮乏,会对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出现自卑、孤独等心理,从而诱发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幼儿饮食教育绘本》一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旨在通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小儿厌食症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小儿厌食的原因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是主要原因,其他还有家长的喂养方式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气候温度过高、患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反应等。患儿由于饮食习惯不良,经常吃高糖高蛋白浓缩饮食,饭前吃糖果零食,以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解大学生饮食行为,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笔者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校园内大部分学生饮食较有规律,但仍然存在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影响学生自身健康,更影响整个国民体质。本文对大学生饮食行为现状进行分析,高糖饮食与西式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