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了装样量、接种量、培养温度、预处理时间、发酵时间对固态发酵三七渣产红曲红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受工艺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接种量、装样量、培养温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这3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结果影响程度的排序为交互作用>培养温度>装样量>接种量。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5%、装样量12.5 g、培养温度34 ℃、预处理时间40 min、培养时间12 d,在此优化条件下,红曲红色素色价可达14.53 U/g。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灵芝菌质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影响因子,生物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发酵时间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极显著(P<0.01),发酵温度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显著(P<0.05),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5.2%,发酵温度28.4℃,发酵时间14 d,在此条件下,每克灵芝菌质中生物量的预测值和验证实验值分别为0.4327和0.4205 g,二者相对误差为2.82%。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灵芝菌质为三七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响应面分析法用于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准确性高、误差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在初始酒精含量、醋酸杆菌接种量、发酵时间3个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通过响应面分析,对莲藕渣醋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0℃时,莲藕渣醋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初始酒精度8.8%、接种量7.3%、发酵时间为6 d。在此条件下莲藕渣醋的总酸为56.3 g/L,与理论预测值56.43 g/L接近。经此工艺所制得的莲藕渣醋,呈亮丽的橘黄色,醋酸含量适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重金属和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  相似文献   

4.
以废菌棒为固态发酵主要基质,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哈茨木霉固态发酵生产孢子,最后进行固态发酵放大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质量浓度)7.5 g/dL,装料量20 g,pH自然,培养温度28℃,发酵周期144 h;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理论值为:初始含水质量分数57.07%,淀粉质量分数3.08%,NaNO_3质量分数1.99%,理论孢子产量5.65×10~9个/g,验证实验结果 5.91×10~9个/g,符合理论预测;使用10 L自制固态发酵罐进行放大实验,通风条件下孢子产量显著提高,达到8.20×10~9个/g。  相似文献   

5.
三七渣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三七渣为原料,利用康宁木霉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考察了培养条件对康宁木霉固态发酵三七渣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氮源添加量为40mg硫酸铵/g干药渣、固液比1.0:1.5、发酵时间5d、原料粒径80目,在上述发酵条件下,三七渣中真蛋白含量由9.97%提高至19.40%,粗纤维含量从27.45%降低至11.91%.  相似文献   

6.
郑虹 《中国酿造》2014,(10):76-80
采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红曲霉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时间、初始含水量和大米装量分别为17 d、25.4%、53.3 g/250 mL,在此条件下,洛伐他汀的产量可达15.35 mg/g,与预测值(14.73 mg/g)较为接近。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的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竹笋膳食纤维乳酸发酵改性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乳酸发酵法对竹笋膳食纤维改性的条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竹笋浆液添加量和接种量对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植物乳酸菌为发酵菌种的响应面优化实验中,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接种量等对膳食纤维持水力有显著性影响,并据此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进行工艺参数的优选结果是:接种量为2.9%、发酵温度为40.9℃、发酵时间为23h,膳食纤维的持水力高达9.19g/g.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番茄皮渣膳食纤维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皮渣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及pH对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以SDF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发酵工艺优化。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制备番茄皮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2%、发酵温度24℃、pH 4,此条件下番茄皮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39.02%。此外,研究发现SDF在60℃、pH 7条件下溶解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酿酒》2019,(6)
研究优化液态法白酒发酵过程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糖化酶添加量,大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实验考察的基础上,以白酒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液态法白酒发酵过程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得到液态法白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糖化酶添加量为0.58%,发酵时间6天,发酵温度31.6℃,大曲添加量20.78%,在此条件下酒精得率品均可达到82.33%,最优条件下的白酒得率与模型预测值相符,且质量与传统固态发酵生产的白酒质量相近,表明优化的液态法白酒生产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以木聚糖酶活力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克氏原螯虾肠道来源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3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固态发酵工艺为培养时间3 d、培养温度37 ℃、初始pH值5.0、装料量30 g/250 mL,接种量2.5%,碳源为麸皮与玉米芯混合物,麸皮占比60%,氮源为氯化铵。在此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为3 459.58 U/g湿基,较未优化前(2 079.1 U/g湿基)提高66.40%。  相似文献   

11.
该实验在紫色红曲霉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红色素过程中考察了生物量、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红色素色价和pH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菌体生长、基质降解和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基质降解和产物生成动力学分别适合采用对数模型、四参数对数模型、Boltzmann模型进行描述。最大菌体生物量Xm为0.241 6 g/g发酵培养物(干基),比生长速率常数μ为0.457 4 d-1。最大红色素色价B2为14.63 U/g发酵培养物(干基),红色素色价达到最大值一半时需要的发酵时间t0=4.21 d。发酵末期发酵培养物(干基)中总糖含量D2为28.84%,总糖降解的半衰期t50%为3.536 d。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酵母浸出粉添加量、硫酸铜添加量、培养基初始水含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硫酸镁添加量对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培养基配方为采用过60目筛的三七渣10 g,酵母浸出粉添加量3%,磷酸二氢钠添加量0.15%,硫酸铜添加量0.02%,硫酸镁添加量0.2%,培养基初始水含量60%,pH自然。在此优化条件下,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生的漆酶活性可达8.69 U/g。  相似文献   

13.
朱素英 《食品科学》2015,36(10):65-69
目的:探究三七花多酚的提取优化工艺以及其抗氧化性。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 个因素,采用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得到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三七花多酚提取量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响应面图及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三七花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47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多酚提取量(以没食子酸当量计)预测值可达58.95 mg/g,且实际值为预测值的98.44%,抗氧化性与三七花多酚提取量的相关系数为0.757 208。结论:最佳条件下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说明预测结果可靠,可作为三七花多酚提取的优化条件;三七花多酚提取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的相关性说明三七花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七药渣经过不同菌种固态发酵前后多糖的含量变化,为三七药渣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培养不同菌种,制备相应的孢子或菌体悬液。固态发酵三七渣后低温干燥;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发酵前后三七药渣中多糖,并采用Sevag法除蛋白,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三七药渣发酵前后多糖的含量。结果固态发酵三七渣后,单一菌种发酵三七渣后多糖含量最高为巨大芽孢杆菌,黑曲霉3次之,多糖含量分别为12.36%和11.65%,发酵后三七药渣中多糖的含量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5.74%和5.03%;混合菌种发酵三七渣后多糖含量最高为黑曲霉1和酿酒酵母共同发酵,多糖含量为14.09%,发酵后三七药渣中多糖的含比发酵前提高7.47%。结论采用菌种固态发酵技术发酵三七药渣能提高三七渣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醇提取向日葵壳红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丽  单春会 《食品科学》2010,31(6):122-126
以向日葵壳为原料提取红色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112min、液料比22:1(mL/g)时,向日葵壳色素提取量最高为663.03mg/100g,预测值为661.74mg/100g,与实测值相符。以向日葵壳提取色素可以提高向日葵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红曲火龙果酒是以火龙果为原料,采用酵母一次发酵、红曲二次发酵制得发酵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 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火龙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红曲火龙果酒一次发酵优化 条件为发酵时间5.3 d,发酵温度29.3 ℃,酵母接种量0.024%,加糖量17.4%,此条件下制得一次发酵样品感官评分为86.8分。 二次发酵 优化条件为发酵时间62 h,发酵温度30.2 ℃,红曲米添加量9.2%,此条件下制得的红曲火龙果酒成品总酯含量为15.42 g/L,感官评分 为91.1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廉价农产品玉米为原料,以色价为指标,对玉米发酵生产红曲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紫红曲霉CICC 3.438固态发酵生产红曲的工艺条件为接菌量9%,发酵温度30℃,培养时间11 d,在此条件下红色价为2 776.35 U/g。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发酵条件的研究和确定,可为玉米固态发酵生产红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红曲色素提取效率,实验对红曲霉产胞内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以生物量和红曲色素色价为指标,测定红曲霉液态摇瓶发酵产色素历程曲线,确定胞内色素色价高峰值出现在第5d。以5d作为液态摇瓶发酵培养物收获期,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红曲霉胞内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较高效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1B3C3D3与A1B1C3D3。经过验证试验得A1B1C3D3为最佳工艺参数,即乙醇浓度为60%vol、乙醇用量为10mL/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min,提取率为65.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