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赤藓糖醇的合成途径、关键酶及代谢调控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利用代谢调控手段改变代谢途径的方法,并对未来赤藓糖醇合成途径调控机制在分子水平上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赤藓糖醇为分子量最小、热量值最低的功能性多元醇,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保健功能。目前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如何选育高产的发酵菌株是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本文就赤藓糖醇的产生菌、合成方式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赤藓糖醇为分子量最小、热量值最低的功能性多元醇,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保健功能。目前赤藓糖醇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为微生物发酵法,如何选育高产的发酵菌株是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本文就赤藓糖醇的产生菌、合成方式和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口感清凉,食用安全的填充性甜味剂。现介绍赤藓糖醇的生产和研究现状,耐高渗酵母赤藓糖醇的合成途径和赤藓糖醇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和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69-172
赤藓糖醇,一种天然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日化产品和化工产品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学者对其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赤藓糖醇的安全性得到证实,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此,本文对赤藓糖醇的来源、提取方法、理化特性进行了简要介绍,从机理和应用的角度阐述了赤藓糖醇在不同领域的研究。赤藓糖醇独特的代谢方式,使其被应用于糖尿病、葡萄糖不耐受症等特殊人群的功能食品中。赤藓糖醇的防龋性、抗氧化性、保湿性和不可燃性等特性使其在医药、日化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此外,本文结合国内外赤藓糖醇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赤藓糖醇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工原料的应用的扩展,进一步分析了赤藓糖醇优良的特性,以期为赤藓糖醇的应用研究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赤藓糖醇是一种低热量甜味剂,具有热值低,结晶性好,口感好,非至龋齿性,对糖尿病人安全等特点,应用前景极为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赤藓糖醇的理化性质和生理特性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解脂亚罗酵母E4-2是赤藓糖醇发酵原始菌株Y-22的高产突变株,可以在350 m~3发酵罐上以96 h的发酵周期产生19.3 g/100mL的赤藓糖醇,对葡萄糖的转化率达到56%,比原始菌株提高约20%。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酶及赤藓糖还原酶(ER)酶活力的测定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对线粒体DNA的RAPD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线粒体DNA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故推测此变化是其发酵性状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起源于非洲的热带多年生灌木,属大戟科的一种油料植物,在世界上热带及亚热带区域种植。现在蓖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在大戟科成员中尚属首例。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蓖麻醇酸酯合成代谢途径基本确定,研究主要对蓖麻醇酸酯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关键酶———脂酰-ACP硫酯酶、油酰-12羟化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磷脂酰胆碱二酰甘油胆碱磷酸转移酶等几个关键酶进行综述,对蓖麻醇酸酯代谢遗传工程应用研究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天然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食品、化工和制药行业,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在糖替代品的研究中,赤藓糖醇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多元醇相比,赤藓糖醇虽然在性能方面优势明显,但其生产极具挑战,不能用化学合成的方式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较成熟的生产方式为微生物发酵法,但也同时存在着发酵底物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0.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该文系统梳理了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在介绍其基本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赤藓糖醇在不同健康或疾病状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藻培养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英俊  朱笃  黄国林 《食品科学》2006,27(11):609-61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营养和医学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PUFA主要从鱼油中提取,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微藻中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利用微藻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综述了微藻培养生产PUFA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理作用、合成途径、来源分布及培养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叶黄素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类胡萝卜素,目前工业提取主要来源于万寿菊等植物。因生长周期短、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等优势,海洋微藻成为叶黄素生产的潜力来源之一。文章综述近年来高产叶黄素藻种、提高叶黄素产量代谢调控策略、叶黄素提取工艺以及功能活性等研究进展,为推动微藻叶黄素早日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肖瀛  徐焰 《食品科学》2005,26(9):555-558
本文在已有的10-HDA和其他比虫生物信息素与脂肪酸等生物合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将10-HDA的生物合成分为起始脂肪酸、碳链长度的修饰、双键的形成,羟基的形成和10-HDA的转化等几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推导得到10-HDA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4.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微生物、藻和植物体产生的重要天然色素。在食品、饲料、营养保健工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文中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离,以及代谢调控其在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中的生物合成等方面介绍类胡萝素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microRNA(miRNA)是一类能够调节基因表达的短单链內源非编码RNA(约22 nt),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miRNA在代谢综合征中发挥重要作用,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可以通过调控miRNA的活性和功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本文主要综述miRNA在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致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对miRNA的调控机制,可为发掘miRNA在代谢综合征预防、诊断、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剑华  杨杨  石彦国  辛嘉英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7):319-327,334
微藻细胞破碎技术是微藻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微藻细胞存在刚性细胞壁,阻碍了微藻蛋白等功能性物质的释放,过度破碎又易影响微藻蛋白等的功能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破碎技术和条件是微藻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微藻细胞破碎技术现状,分析珠磨法、高压匀浆、超声处理、离子液体处理和酶解法5种传统微藻细胞适度破碎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讨论流体空化法、微流法、脉冲电场处理和阳离子聚合物涂抹法4种新兴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对比这9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微藻细胞适度破碎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工合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学效应和安全性备受质疑,微藻作为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来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由微藻生产类胡萝卜素的过程中,提取技术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常见的高产类胡萝卜素微藻藻种,然后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微藻类胡萝卜素的各种提取方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中能够实现微藻培养和类胡萝卜素提取同时进行的原位萃取法进行重点阐述。最后对微藻类胡萝卜素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燕  魏媛  王冕  孙毛毛  王沛  顾振新  杨润强 《食品科学》2019,40(15):269-276
酚酸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大量研究表明酚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抗癌、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随着全谷物概念的深入,谷物酚酸成为食品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谷物中酚酸的存在形式及组成分布、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控,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番茄红素是一类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萜类化合物。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DI)是番茄红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也是代谢工程改造的主要靶点。本研究为了系统比较不同来源IDI对重组大肠杆菌番茄红素(Lycopene)产量的影响,分别克隆了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植物、古菌等多种来源的I型及II型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基因,在大肠杆菌E.coli中异源表达,在加强自身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代谢途径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多靶点组合及转化时间提高番茄红素的合成水平。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来源的I型IDI(Sc IDI)及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II型IDI(Bs IDI)在经优化的背景下可以获得最高的番茄红素产量,产量分别达到9.96 mg/g DCW,8.78 mg/g DCW,番茄红素积累在转化8 h达到最高,最高能达到10.29 mg/g DCW。本研究最终确定了不同类型IDI发挥功能的条件,为后续番茄红素以及萜类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的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