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制备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低分子量多糖,以辽宁营口沿海地区的浒苔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H2O2/VC降解法制备低分子量浒苔多糖,利用DEAE-52、Sephadex G-100进行层析分离,对比浒苔多糖降解前后的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通过红外光谱法对降解后的浒苔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利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对分离到的多糖LEPⅢa组分进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H2O2/VC降解可在较短时间(15 min)降解得到低分子量的浒苔多糖,经层析分离后,得到3种低分子量浒苔多糖LEPⅠ、LEPⅡ、LEPⅢa,分子量Mw分别为(23.6±0.5)、(24.6±0.6)、(22.9±0.5)kDa。与未降解的浒苔多糖相比,微波辅助H2O2/VC降解得到的低分子量多糖的分子量、粘度均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P<0.05)。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均在30 kDa以下,粘度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波辅助H2O2-VC降解红枣多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降解条件为超声时间65 min、H2O2-VC浓度10 mmol/L、降解温度51℃,该条件下获得的降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76%,得率为72.16%,降解后总糖质量分数增加。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降解能提高红枣多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加酶量、pH作为影响因子,以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进一步探讨酶解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以MTS法检测低、中、高剂量组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MDA含量、SOD活力测定细胞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结果:动物蛋白水解酶为最适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加酶量7000 U/g、pH7.5,该条件下制备的仿刺参多肽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8.81%,与模型预测值(68.35%),相对误差为1%,回归模型可靠。酶解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ABTS自由基(ABTS+·)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9.01、0.63、10.89和20.53 mg/m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200 μmol/L浓度H2O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与H2O2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能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结论:采用动物蛋白水解酶酶解优化工艺制备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抗坏血酸协同过氧化氢法降解褐藻多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工艺优化得到最佳降解条件,然后用超滤技术将降解产物进行分级,获得不同分子量组分,并分析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保湿效果,酪氨酸酶抑制率等活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降解条件为H2O2-VC浓度20 mmol/L、降解温度45 ℃、降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降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1.23%,降解产物得率为73.16%。电泳结果表明,降解后的褐藻多糖的条带明显出现在低分子量区。利用超滤系统将降解产物分级为<5 kDa、5~10 kDa、10~30 kDa、>30 kDa四个不同分子量段的组分,研究发现各分子量段之间的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尤其<5 kDa组分(其主要成分为2.140×103 Da,占比29.6%)的活性最好,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9.27%,60 h后保湿率为75.75%,酪氨酸酶抑制率为65.28%。与褐藻多糖相比,其糖醛酸含量稍有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褐藻多糖在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评价豌豆蛋白水解物(pea protein hydrolysates, PPH)及其超滤分离组分的体外及细胞抗氧化能力,以豌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协同水解制备PPH,然后超滤分级得到PPH1(分子质量<3 kDa)、PPH2(分子质量3~5 kDa)、PPH3(分子质量>5 kDa)3个组分,使用不同的化学方法研究PPH和超滤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从中选择抗氧化能力最高的组分进一步考察其细胞内自由基清除能力并用H2O2应激的HepG2细胞评估其对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各组分中PPH1具有最高的体外化学抗氧化活性,其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抗氧化功能氨基酸占比高;在实验设定浓度下,PPH1能够显著抑制H2O2应激损伤HepG2细胞内活性氧的积累,对细胞应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研究认为,PPH及其超滤分离组分具有良好的体外化学及细胞抗氧化活性,对H2O2应激的HepG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能够为其作为一种天然源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孢菇蛋白粉废料中多糖组分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双孢菇子实体提蛋白后残渣为材料,采用超声波热水浸提,Sevage法去蛋白,D101大孔树脂除色素和醇沉的方法制备粗多糖,通过DEAE-52层析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纯化后多糖进行理化特性鉴定;采用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实验,以及对H2O2处理的酵母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对H2O2氧化损伤的酵母细胞上清液中的T-SOD、MDA、GSH-Px三种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从双孢菇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到三种组分,分别命名为ABPS-Ⅰ、ABPS-Ⅱ和ABPS-Ⅲ。研究显示,ABPS-Ⅲ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ABPS-Ⅲ多糖的含量为89.12%,SEM特征呈现六面体结构,IR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明显的糖类化合物的特征。ABPS-Ⅲ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1.85、1.48、1.30 mg/mL。对氧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实验结果显示,ABPS-Ⅲ可显著提高氧化损伤酵母细胞的存活率,在浓度为25 mg/mL时,保护率达到了42.58%;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添加ABPS-Ⅲ后,与氧化损伤组相比,酵母细胞上清液中T-SOD和GSH-Px的活力分别显著提高了337%和102%(p<0.01),MDA含量则显著降低了35.17%(p<0.05)。结论:双孢菇多糖ABPS-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棘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沙棘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沙棘多糖总还原能力;制备5%小鼠肝脏匀浆,通过模拟建立体外小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模型、CCl4体外诱导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模型、H2O2体外诱导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模型、Fe2+-VC 体外诱导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模型,利用TBA显色法,观察沙棘多糖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沙棘多糖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1.55、1.23、8.31 mg/mL,其浓度为2 mg/mL时,还原能力稍高于同浓度VC。沙棘多糖对小鼠肝匀浆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及CCl4、H2O2、Fe2+-VC所诱导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均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10、1.59、9.13、1.39 mg/mL。结论:沙棘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婷  段宙位 《食品科技》2023,(2):246-252
以柠檬皮为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法提取多酚;化学法和H2O2损伤HepG2细胞氧化模型评价柠檬皮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柠檬皮多酚的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 W、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5℃、料液比1:20(g/m L)、超声时间45 min,此条件下柠檬皮多酚得率为(1.76±0.12)%。柠檬皮多酚提取物具有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抑制H2O2氧化损伤HepG2细胞,减少胞内ROS的生成,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杨学山  祝霞  李颍  杨婷  韩舜愈 《食品科学》2015,36(18):69-74
以诱导自溶的葡萄酒泥酵母细胞壁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优化酵母甘露聚糖提取工艺参数,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7.5(g/mL)、KOH质量分数3%、浸提时间1.5 h、浸提温度100 ℃的最优条件下,甘露聚糖提取率为18.37%;酵母甘露聚糖清除ABTS+·、羟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螯合Fe2+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156、1.550、9.724、2.387、0.669 mg/mL,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为媒介,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载羟基铁催化材料(FeOOH@AC),并协同双氧水类芬顿降解活性艳红X-3B染料。在pH=7、FeOOH@AC质量浓度1 g/L、H2O2浓度10 mmol/L的反应条件下,FeOOH@AC+H2O2体系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达98.2%,相较AC和FeOOH@AC体系提高了17.2和3.7倍。初始pH试验表明,对活性艳红X-3B,FeOOH@AC+H2O2体系不仅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降解能力,在碱性条件下(pH=9)的降解率可达83.6%,表现出较宽的pH适用范围。另外,4次循环试验后,FeOOH@AC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仍大于60%。对其用盐酸洗脱并重新负载FeOOH,可再生。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能超声复合法制备RGO-ZnFe2O4,在模拟太阳光下评价其催化光Fenton反应性能。通过XRD、TEM、FTIR和漫反射光谱分析催化剂的形貌和理化特性。结果表明,RGO的加入可增强ZnFe2O4的光吸收能力。以罗丹明B溶液为模拟染料废水,降解率为评价指标,探究RGO掺杂量、催化剂用量和H2O2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GO掺杂量6%、催化剂用量1 g/L、H2O2浓度20 mmol/L时,光Fenton降解罗丹明B效果最好,60 min后的降解率达到88.6%。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活性氧(ROS)与蜡样芽孢杆菌菌膜形成的相关性,以市售原料奶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为目标菌,以细菌中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ROS为主要靶点,用外源ROS补充剂过氧化氢(H2O2)、ROS清除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盐(DPI)处理蜡样芽孢杆菌,测定分析ROS变化与菌膜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01 μmol/L H2O2、1 μmol/L H2O2、100 μmol/L H2O2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0.1 μmol/L H2O2、10 μmol/L H2O2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ROS逐渐下降。NAC各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随着NAC浓度的升高,ROS逐渐下降。DPI浓度≤1 μmol/L时,随着DPI浓度的升高,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ROS逐渐下降;DPI浓度>5 μmol/L时,随着DPI浓度的升高,平均菌膜形成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ROS含量升高。表明在不影响蜡样芽孢杆菌生长和细胞活性的前提下,一定浓度的H2O2、NAC和DPI处理菌株能够诱导ROS减少,增强蜡样芽孢杆菌菌膜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具有更强的染色效果,呈现红色的网络结构,而未经处理组呈现松散的结构和更少的菌膜生物量,这表明ROS对蜡样芽孢杆菌菌膜的形成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适宜的过氧化氢(H2O2)熏蒸浓度,为生产过程中小白杏的保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以库车鲜食小白杏为试材,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1%、3%、5%、7%的过氧化氢(H2O2)对小白杏进行5 min熏蒸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CK)组,于0 ℃保鲜库中贮藏,每隔7 d测定果实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2O2熏蒸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小白杏的贮藏品质,其中,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对照(CK)组和其他处理组,推迟了小白杏果实色泽转黄的时间,在贮藏第42 d时比CK组发病率降低8%,呼吸高峰推迟7 d,减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速度,降低了果实细胞膜的通透性,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末期,较CK组分别提高了25%和38%。3% H2O2熏蒸处理组,较其他处理组和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得到有效抑制,提高了果实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5%、7% H2O2熏蒸处理使个别果实表面发生了褐变,影响了小白杏的品质。3% H2O2雾化熏蒸处理组更有助于保持小白杏贮藏期间的品质和风味,在小白杏防腐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揭示调制变黄期的光照对晒烟叶叶绿素荧光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动态测定了晒烟叶调制变黄期内光照处理与遮光处理(CK)下烟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H2O2和MDA含量及抗氧化酶的活力。  结果  ① 光照处理下叶绿素降解速度比遮光对照快。②光照处理下第4 d烟叶的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PhiPS2)和电子传递速率(ETR)较第1 d时分别降了60%和75%,都明显大于它们在遮光对照中的降幅。到第7 d时光照处理的光化学淬灭值(qP)已降至0.28、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降至0.23,较同期遮光对照的qP和Fv/Fm值分别低了38%和43%。③光照处理下烟叶H2O2和MDA含量峰值都约为遮光对照下相应峰值的150%,并且都比在遮光对照中提前2 d出现;光照处理中POD和CAT酶活性峰值也比遮光对照中出现得更早、更高;表明光照处理下烟叶的胁迫状况比在遮光对照下严重。④烟叶的被测指标中PhiPS2、MDA和H2O2受光照影响最显著。  结论  在调制变黄初期晒烟叶的光能利用效率快速下降,可促进晒烟叶内形成大量过剩光激发能,造成细胞内活性氧激增、氧化胁迫加重,加速烟叶叶绿素、细胞膜膜脂等化学物质的降解转化,损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不同钠盐对烟草赤星病菌AT毒素毒性的影响,作者采用摩擦接种处理、浇根处理、种子根处理3种生物测定方法确定了以烟草种子根处理法作为烟草赤星病菌的毒性测定方法。用10种化合物分别以5种不同浓度与AT毒素混合接种烟苗,分别以单独接种毒素稀释液与无菌水作对照。根长测定数据经DP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独施用AT毒素明显抑制烟苗根的生长,差异极显著;氢氧化钠、硝酸钠、苯甲酸钠、酒石酸钠均不能改变毒素对根长的影响,碳酸钠(200mg/mL)、酒石酸钾钠(200mg/mL)、四硼酸钠(0.02~0.2mg/mL)、氟化钠(0.2~2mg/mL)、柠檬酸钠(0.2mg/mL-200mg/mL)、钼酸钠(0.02~2mg/mL)对烟草赤星病菌毒素有明显钝化作用,以钼酸钠0.02mg/m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柠檬酸钠0.2mg/mL处理;钼酸钠20~200mg/mL处理可增加AT毒素的毒性,浓度越大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夏云  吕汪洋  陈文兴 《纺织学报》2020,41(12):94-101
为拓宽芬顿体系pH值的使用范围以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染料,采用回流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负载的十六氯铁酞菁 (FePcCl16/MWCNTs)催化剂,以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的作用下催化降解酸性橙7(AO7) 染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催化体系的催化性能、影响因素和催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催化体系在酸性、无机盐及尿素环境中,对AO7的降解率均为100%,在中性环境中为97%,在碱性条件下为75%;该催化体系经5次循环使用后,对AO7的降解率仍在95%以上;催化体系中降解AO7的主要活性种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光照可促进活性种的产生而提高体系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海绵动物抗氧化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H. erectus海绵乙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分别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3个影响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以该工艺提取物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对DPPH自由基、ABTS+·和·OH的清除效果,通过构建H2O2氧化损伤模型研究提取物对氧化损伤L02细胞的活力和对H2O2氧化应激胞内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操作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温度57℃,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49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1.98%±1.52%,与预测值62.16%吻合度较好,该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和·OH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提取物处理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细胞内ROS荧光强度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总之,该工艺提取物具有较广泛的抗氧化活性,对H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