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皮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离子液体浓度、料液比对黑豆皮花青素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离子液体浓度0.9 mol/L,料液比1∶53(g∶mL)、提取温度43 ℃、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黑豆皮花青素的得率4.12 mg/g。花青素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优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
以离子液体为提取剂,采用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花青素,考察了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离子液体浓度、料液比对黑豆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传统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离子液体浓度0.9mol/L、料液比1∶51(g/mL)、提取温度44℃、超声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黑豆花青素的提取率为4.118mg/g,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接近,提取率高于传统提取方法。响应曲面法优化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花青素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啤酒花残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本试验以超临界CO2萃取啤酒花浸膏后的啤酒花残渣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辅助乙醇提取原花青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首先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为单因素,研究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啤酒花残渣中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为:超声波功率50 W、超声-微波处理温度55 ℃、微波功率540 W、微波时间76 s、乙醇浓度60%、浸提温度55 ℃、浸提时间1.0 h、料液比1:15 g/mL。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量为14.68 mg/g,另外,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原花青素效果显著高于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P<0.05)。本研究可为啤酒花残渣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宏  刘章武 《食品科学》2012,33(12):41-45
以蚕豆皮为材料,探讨微波预处理-乙醇提取法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分别考察预处理工艺中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加水量,提取过程中的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140W、微波处理时间50s、加水量2mL/g、液料比21:1(mL/g)、温度55℃、70%乙醇溶液提取72min,原花青素提取率为94.53%。  相似文献   

5.
以山楂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离子液体酶法微波辅助提取有机酸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离子液体种类、离子液体添加量、纤维素酶添加量、液料比和时间为自变量,山楂有机酸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得到山楂有机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离子液体溴化-1-丁基三甲基咪唑浓度为0.039 mol/L、纤维素酶添加量质量分数1.059%、液料比29.84∶1(mL/g)、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5.3 min,在此条件下有机酸含量为164.159 mg/g。将传统水浸泡法和离子液体酶法两种方法得到的有机酸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主要成分均为柠檬酸,占相对含量的88.641%和90.858%。与传统水浸泡法相比,离子液体酶法有效的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6.
探究微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离子液体类型,筛选出工艺中影响总黄酮提取量的显著性因素,后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建立响应面数学模型。试验所得最佳工艺为:离子液体浓度0.73 mol/L、液料比19:1 mL/g、微波时间10 min、微波功率483 W、温度70℃,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的平均值为14.10±0.202 mg/g,与模型的预测值基本吻合,提取量较传统提取工艺有明显提高。对提取量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依次是离子液体浓度、液料比、微波功率。抗氧化活性试验显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罗布麻叶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均表现出较好的量效关系,对应的IC50值为27.88μg/mL、13.61μg/mL,分别是Vc的1.71、2.26倍,表明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原花青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利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确定微波萃取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提取原花青素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20 min、微波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量均值为51.77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1.45%。与传统浸提法相比,微波萃取原花青素耗时短、提取效率高,且对原花青素的破坏性小。  相似文献   

8.
以高黎贡山紫果西番莲果皮为试验原料,通过微波辅助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研究光照条件、温度、食品添加剂种类对原花青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番莲果皮原花青素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9%,料液比1∶31(g/mL)、微波功率470 W、微波时间82 s,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5.38%。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果西番莲果皮原花青素在光照尤其是强紫外线和温度高于60℃的条件下稳定性较差,添加蔗糖、山梨酸钾对其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维生素C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乙醇浓度对微波提取黑糯玉米原花青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提取原花青素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提取黑糯玉米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68:1 m L/g、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122 s,按照该工艺条件,可得黑糯玉米原花青素提取率为3.4317 mg/g。  相似文献   

10.
徐洁  李霁昕  毕阳  司敏  李雪 《食品科学》2018,39(12):268-275
优化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苦水玫瑰鲜花和花渣中原花青素的工艺,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以苦水玫瑰鲜花以及提取精油后的花渣为材料,在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微波时间和微波温度单因素试验筛选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或超声波辅助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条件下,或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40?s条件时,原花青素的提取量最大。结合前期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即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5?h,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鲜花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9?℃、超声时间17?min或微波温度61?℃、微波时间44?s,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分别可达96.94?mg/g和100.81?mg/g。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花渣中原花青素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或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42?s,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分别可达57.74?mg/g和58.74?mg/g。综上所述,超声波或微波辅助均可有效提取玫瑰鲜花和花渣中的原花青素,微波辅助提取的得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直接浸出改造为挤压膨化浸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左青 《中国油脂》2002,27(3):7-9
在预处理工序加入膨化机 ,对原 12 0 0t/d工艺和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整 ,有效地提高产量5 3% ,降低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 ,毛油精炼率提高 0 5 % ,粕中尿素酶稳定 ,改善了豆粕质量 ,减少蒸汽用量 11% ,动力消耗下降 12 %。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黑木耳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提高黑木耳总黄酮的提取率,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固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乙醇浓度四个因素对黑木耳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6、超声功率80W、超声时间15min、乙醇浓度80%,黑木耳总黄酮提取率达到0.79%。超声辅助提取增加了黑木耳总黄酮的提取率,为黑木耳的开发和药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提取红景天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红景天粉为原料 ,以水为溶剂研究微波提取红景天苷的最佳工艺参数 ,通过单因素试验 ,分别考察了固液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搅拌时间、提取级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探讨了微波提取的机理。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固液比为 1∶2 0 ,浸泡时间为 1 5h ,微波功率为低 ,微波处理时间为 60s,搅拌时间为 1 5min ,提取级数为二级。在此条件下红景天苷的提取率为 90 %。  相似文献   

14.
以白牛肝菌为试验原料,利用三相萃取法优化白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NH4)2SO4添加量、叔丁醇添加量、萃取温度、水提次数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H4)2SO4添加量30%、叔丁醇添加量10 mL、萃取温度37℃、水提次数1次,多糖提取率达到47.3%。白牛肝菌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结果发现,白牛肝菌多糖对·OH和DPPH·的半数清除率值分别达到2.5 mg/mL和11.6 mg/mL,说明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三相萃取法工艺很好的保留白牛肝菌多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胚芽油和CO2是玉米酒精生产中的重要副产品.本文采用超临界CO2技术从玉米胚芽中萃取玉米胚芽油,解决传统方法中出油率低及有机溶剂残留等问题;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得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玉米胚芽油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红辣椒为原料,采用溶剂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微波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辣椒红色素进行了色价、产率比对,并对色素的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溶剂提取法、微波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明显优于溶剂浸提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于超声波溶剂提取法和微波溶剂提取法;超声波协助提取、微波溶剂提取相比,超声波协助提取不需要加热,不会破坏有用的成分,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萃取前处理技术及部分新技术都存在一些不足,索氏萃取不仅速度慢,污染严重,而且无法保证目标成分从待检样品中100%的溶出;ASE快速溶剂萃取回收率不仅容易受水分含量的影响,而且在过高温压下目标成分容易被破坏.但是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样品检测前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如微波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双液相棉粕中萃取蛋白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对双液相棉粕萃取蛋白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搅拌转速200r/min,pOH2.3,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问60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蛋白质萃取率达到74%左右。萃取过程中,pOH、棉粕粒径对蛋白质的萃取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s from food sample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ir antioxidant capacities. α‐Tocopherol and gallic acid were spiked into samples of 5 lyophilized and pulverized vegetables and fruits (onion, cabbage, Satsuma mandarin orange, pumpkin, and spinach). The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s in the samples were sequentially extracted with a mixed solvent of n‐hexane and dichloromethane, and then with acetic acid–acidified aqueous methanol. Duplicat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one set was extracted using an automated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apparatus, and the other set was extracted manually. Spiked α‐tocopherol and gallic acid were recovered almost quantitatively in the extracted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fractions,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when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was used.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lipophilic 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L‐ORAC) due to spiking with α‐tocopherol, and the expected increase in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and total polyphenol content due to spiking with gallic acid, were all recovered in high yield. Relatively low recoveries, as reflected in the hydrophilic ORAC (H‐ORAC) value, were obtained following spiking with gallic acid, suggesting an interaction between gallic acid and endogenous antioxidants. The H‐ORAC values of gallic acid–spiked samples were almost the same as those of postadded (spiked) samples. Thes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lipophilic and hydrophilic antioxidants are effectively extracted from lyophilized food, especially when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is us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微波辅助萃取茶多酚的机理,利用植物切片技术并通过电子光学显微镜,比较在常温、热水萃取和微波萃取后茶叶叶肉组织的破碎程度的差异及组织细胞内部结构的微观变化,结果初步表明微波作用下的浸提过程,不仅存在热效应,还存在非热效应,即微波电磁场的极化作用,这能极大提高浸提速率.相对于同温热水浸提,35℃和90℃微波辅助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