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区休憩空间是城市生活最贴近居民的部分,高密度是我国很多城市的基本居住形态。在紧凑城市理念和“社区重构”的宏观背景下,提高社区休憩环境的品质,展现城市生活的特质和魅力是城市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作为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研究背景的可持续住区理论和绿色建筑理论,对有关高密度居住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和评述,重点对当代高密度居住环境下的社区休憩空间的研究成果做了较详尽研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邻里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现阶段实践,探讨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发展方向,研究传统居住模式的延续和再生,寻求低层高密度联排住宅的"人性化"设计所带来的居住的亲切舒适性、社区的认同感和聚居力、良好的邻里关系和自然宜人的空间尺度.从叶集经济技术开发区万花园小区规划设计入手,努力创造出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多层次人际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3.
论文着重探讨了居住社区领域层次的设计理念,通过考察人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居住社区设计中要考虑一种既非私密,又非完全公共的过渡区,即半公共领域,它不仅反映了社区对私密性的要求,也兼顾到社区内部多元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大型居住社区是这一体系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大型居住社区在区位布局、配套建设、规模范围、人口结构、人口增速等方面与一般居住社区具有较大差异性,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需要着力于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夯实基层基础自治力量,形成政社分离又合作的关系,构建自治与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社区理论的观点,分析研究了目前我国居住环境在急剧变化中出的问题,提出社区意识是影响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阐述了在居住环境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从自发形成社区意识到自觉追求社区意识的过程,并比较了中国城市中几种不同类型住宅区的社区意识,得出老邻里社区意识比较浓厚的结论。进一步分析指出:在高密度老邻里环境中,社区意识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通过生活方式与居住环境中的空间形态和社会组织一定程度的和谐,产生社区意识与居住环境的正态运转。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人们对于居住社区体育设施的需求,从对国外社区运动场馆发展背景及特点的分析入手,结合我国居住社区现有的制约要素,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居住社区体育设施在布局选址、功能定位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即指标体系的确立,“外向型”居住社区体育设施,屋顶空间及地下空间的利用,居住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互补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居住环境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噪声是影响居住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以中华坊为例,探讨居住区的整体策划以及建筑方案设计对噪声控制的影响.应用建筑技术手段,通过在社区边沿设置隔声屏障以及对建筑外墙进行构造处理,并着重提出噪声控制的处理手法,以达到隔声降噪的效果,确保高尚社区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下,加快对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模式的研究,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居住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对满足农民生产生活要求、继承传统农村特色、经济环保、交往空间设计等方面的不足,提出建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区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规划;汲取传统居住空间模式精华,将传统和创新元素相结合;在居住模式中融入新功能、新空间,采用新结构、新技术;在居住模式中营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交往空间;结合当地居民特点和资源优势,实施适宜的社区建设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9.
社区概念既可用以描述社会关系,也可形容具体空间。通过对居住社区规模的影响因素、规范要求等方面的分析,从规划的角度,探讨合适的居住社区规模;并以实例说明社区空间不仅需要适度的规模,更需要多样化的规划结构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更新一直是治理辩论的沃土,更新方式与治理方式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中国的城市更新存在重空间改造轻社区建设、空间更新与社区治理脱节的倾向.社区参与是联结更新与治理的纽带,在分析社区参与在赋权、本地知识、包容性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以上海城市更新为例探讨了社区参与的角色、方式和渠道,提出了促进社区参与,推进物质空间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深圳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空间优化为主的阶段,城中村有机更新改造已成为深圳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治理与空间实践的重心逐渐下沉至社区的背景下,以转型社区治理的视角考察深圳城中村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作为转型社区的深圳城中村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存在社区意识淡薄、社区空间异化、社区权利排他化、社区管理制...  相似文献   

12.
价值网是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分配、转移和使用的关系及结构.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实质就是一个多环节、多主体的价值网络关系.本文尝试通过对价值网的内涵和特征的解读,结合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内涵,探索性地构建了适合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价值网模型,并提出了保障机制,以期为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研究以及政策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虚拟交往社区是对传统社区的发展,紧随时代脚步.然而传统社区在交往方面具备的优势也不可替代.公共型住宅模式,作为一种集虚拟交往社区和传统社区两者优点于一身的住宅设计新探索,对城市发展、社区规划和住宅创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越来越是一个"黑天鹅"频繁振翅的风险社会.对于风险的防控,基层社区是非常重要的防线和堡垒,因而建设好基层社区,增强社区应对风险的能力至关重要.韧性社区是应对灾害和风险而提出的新概念,以韧性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引入自主治理理论和协同理论的视角,对武汉市阳春社区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韧性社区的建设要大力倡导居民参与社...  相似文献   

15.
城市住区发展新趋势与城市空间形态互动探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居住建设改变城市空间形态"现象的反思,重新审视住区建设给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不是孤立地研究城市中的居住模式问题,而是以城市空间形态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分析与探讨.以"城市空间与现代城市住宅模式变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目标,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城市住区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张家港市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又面临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不平衡、财政对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当前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张家港市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均衡化发展.围绕农民“安居乐业”的需求,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好地体现城乡社区在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衔接、融合、配套.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保障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城市居住社区认同感的缺失日益严重,这违背了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通过对普遍现象的研究探讨和个案的实证考察,分析了社区环境是如何对社区认同感营造产生影响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变动及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文章在系统阐述城市化及城市空间区划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区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而探寻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并以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合肥的居住空间主要受到交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