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温度、品种、浓度、真空度条件下对苹果多酚氧化酶的抑制效果。通过真空冻干及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脱水苹果片非硫钝酶工艺的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真空条件对控制鲜切莲藕褐变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4℃常压和真空两种条件下鲜切莲藕L*值、呼吸强度、Vc和丙二醛含量及褐变度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真空条件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结果与相同温度下的常压贮藏相比,真空显著有利于鲜切莲藕感官品质保持,减慢L*值的下降和Vc的损失,抑制呼吸强度、丙二醛和褐变度的上升,并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真空处理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莲藕贮藏期间的褐变进程。 相似文献
4.
在贮藏温度(3±1)℃、真空压力500~600torr微真空贮藏条件下,分析了微真空贮藏条件对莱阳梨果实中CAT、SOD、POD活性及O2ˉ?、H2O2含量的变化、膜透性与LOX活性、MDA含量及PPO活性、多酚含量与果实褐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相同温度下的常压贮藏相比,微真空贮藏能显著提高梨果实CAT、SOD、POD活性,降低 LOX、PPO的活性及O2ˉ?生成与H2O2含量,延缓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增加,推迟组织褐变出现的时间(P<0.05)。结果表明:微真空贮藏条件一方面可能通过提高梨果实的内源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LOX活性,以减少活性氧的积累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膜的结构与功能,抑制果肉褐变;另一方面,微真空贮藏条件可能通过降低酚类物质的代谢、PPO活性及贮藏环境中氧的含量,延缓梨果实组织褐变。 相似文献
5.
6.
为了探讨蒸汽处理对鲜榨果浆褐变及品质的影响,自行设计并搭建了小型蒸汽灭酶与破碎制浆耦合实验装置。试验发现,蒸汽环境打浆结束时果浆温度超过后80℃时,果浆色泽明亮、稳定,多酚氧化酶(PPO)基本失活,有效抑制了酶促褐变。对蒸汽环境打浆结束时温度93、83℃的果浆与25℃打出的果浆的理化性质、抗氧化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合适的蒸汽处理可以改善苹果浆理化性质,极大地保留了果浆的抗氧化性,但同时也损失了一些果浆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7.
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苹果渣多酚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建立基于真空耦合超声波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优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多酚组成且对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0℃、真空度0.08 MPa、超声功率420 W、提取时间13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苹果渣中多酚提取得率为6.46 mg/g。与超声波提取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提取时间,获得多酚中表儿茶素及芦丁含量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酚含量在贮藏0~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后期则显著上升(p<0.05)。另外,两组鲜切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在贮藏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结果表明,L-cys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酶活性,从而延缓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9.
10.
为延缓鲜切双孢蘑菇褐变的发生,研究了不同真空度(0,-20,-40,-60,-80,-98k Pa)下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的色泽以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真空充氮热处理可以减缓鲜切双孢蘑菇L*值(亮度)的下降速率,抑制其颜色向红色和黄色方向加重,减缓了鲜切双孢蘑菇褐变的发生;与对照组(0 k Pa)和其他真空度充氮热处理相比,在40℃、热处理5 min时,-40 k Pa和-80 k Pa真空充氮可使鲜切双孢蘑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保持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总酚含量,进而延缓鲜切双孢蘑菇的衰老并提高其抗性。 相似文献
11.
12.
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新发展的一种镀膜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镀膜过程中,出现的拉弧和停弧现象严重影响了脉冲放电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了膜层质量和镀膜效率.为此,采用两级电容充电的引弧方式来减拉弧现象;同时,使用双脉冲触发方法来提高放电的可靠性,减少停弧现象的产生.使用改进后的离子源实验表明,镀膜过程中拉弧和停弧现象明显减少,脉冲放电更为稳定.由此说明,对离子源放电稳定性的改造是有效的,能够很好的满足薄膜镀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为解决板栗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现象,寻找最适合板栗片的护色剂和技术。研究了谷胱甘肽、EDTA-2Na、柠檬酸、植酸和L-半胱氨酸等护色剂以及真空处理技术对板栗片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柠檬酸、L-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复合护色剂为:质量浓度分别为0.8%柠檬酸,0.04%L-半胱氨酸,0.05%谷胱甘肽,此时的护色效果最佳。根据极差分析得出影响板栗色泽的因子依次为L-半胱氨酸>柠檬酸>谷胱甘肽。通过真空处理条件的研究,得出在真空度为0.08 MPa的条件下进行护色处理,可大大缩短护色时间,同时护色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真空-压力浸溃蒸煮工艺及其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中林杨-46为原料,通过实验分析了真空-压力浸渍蒸煮的影响因素,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蒸煮工艺进行比较.按照工艺要求,设计了真空-压力浸渍蒸煮新型设备,着重介绍了该设备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特征部件.将真空技术引入传统蒸煮工艺,可以改善纸浆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碱回收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