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Waring-Blender法和改进Ross-Miles法研究了天然油脂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NS-80)和磺化类表面活性剂(162-34)的泡沫性能,并与常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α-烯基磺酸盐(AO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对比,同时还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和无机盐对162-34、SNS-80、AOS及AES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NS-80和162-34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明显弱于AOS和AES。在测试浓度范围内SNS-80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泡性能,162-34在低活性物浓度范围(1 g/L)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泡性能。CaCl_2(500 mg/L)的引入有助于增强SNS-80的低泡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比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测定了油脂乙氧基化物磺酸盐(SNS-80)的水溶、耐硬水和泡沫等理化性能,重点考察了SNS-80与浓缩洗衣液各组分的配伍及其在配方中的黏度调节、去污、水溶分散和泡沫等应用性能。结果表明,SNS-80比AES具有更佳的水溶和耐硬水性能,SNS-80的发泡力低于AES,是一种低泡类的表面活性剂;在浓缩洗衣液中,SNS-80与实验配方用各组分配伍性良好,具有明显的降黏功能,去污力和AES相当,添加SNS-80的产品水溶分散性好,泡沫低、易漂洗。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油脂乙氧基化物磺酸盐(SNS-80)的理化性能,并对其在洗洁精和洗衣液产品中的去污力、泡沫和黏度等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NS-80比AES具有更佳的水溶性和抗硬水性能,SNS-80的发泡力低于AES,是一种低泡类表面活性剂;在餐具洗涤剂配方中,SNS-80和AES协同效应突出,二者1∶1时去油率达到最大值;在洗衣液配方中,SNS-80和AES的去污力相当;SNS-80具有明显的降黏性能,更适合应用于浓缩产品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复配样品溶液状态、凝固点、润湿、泡沫、乳化及去污性能的测定,研究了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磺酸盐(SNS-80)与平平加O-25、平平加O-20复配样品的性能。结果表明,25℃时,总质量分数为70%的SNS-80与平平加复配样品中,m(SNS-80):m(O-25)大于6:4,m(SNS-80):m(O-20)大于4:6时,均一透明流动性好,且样品的凝固点均低于10℃;复配样品的泡沫低于SNS-80;SNS-80的加入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复配样品的润湿性能;复配样品对大豆油乳化性能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平平加的加入改善了SNS-80对皮脂的去污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与油脂乙氧基化物磺酸钠SNS-80、脂肪醇醚硫酸钠AES的复配体系的性能研究,通过复配之后体系的冻点明显低于MES;复配之后体系的乳化力和去污力均较MES好;复配体系的泡沫与润湿性能与MES相差不大,说明通过复配之后不会影响MES的各种性能。  相似文献   

6.
浓缩化是液体洗涤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的LA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钠)、SNS-80(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磺酸盐)和来源于天然的绿色表面活性剂MES(脂肪酸甲酯磺酸钠)、650EC(烷基糖苷)、S-12(月桂酰肌氨酸钠),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和改善凝胶性能的表面活性剂FMEE(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SOE-N-60(改性油脂乙氧基化物)、TO-8(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等的去污、泡沫、凝胶等性能进行测试,在不采用增溶剂(例如丙二醇、甘油、二甲苯磺酸钠等,节约成本)情况下,通过复配的方式筛选出适合用于浓缩洗衣液的性价比高的原料及复配组合。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已知的油脂品种多达上万种,常见的也有6000多种,其中用于食用的油脂占到90%以上。不同品种的油脂具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油脂具有不同的功能。油脂是人类膳食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按来源不同分为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按碘价大小分为不干性油脂(碘价<80)、半干性油脂(碘价在80-130之间)和干性油脂(碘价>130)。  相似文献   

8.
对水分敏感性试样采用精炼橄榄油作为油脂类食品模拟物,在经过真空干燥法调理和未经调理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总迁移量的测试,探究水分敏感性试样的调理必要性。结果发现,试样未经调理的测试结果均接近或大于限量(10 mg/dm~2),明显高于经过真空干燥法调理的测试结果,出现了假阳性。因此,对于水分敏感的试样,进行橄榄油总迁移量测试时必须经过调理,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13)
招募30名自愿者,采用人体试验评价法,用半头用样的方法,分别测试样前、样后即时、样后6小时和样后8小时的头皮油脂,以此评价一款控油洗发水的头皮控油功效。人体试验评价法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样品组的头皮油脂在样后即时和样后6小时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该款控油洗发水具有6小时控油效果。综上,通过人体试验评价法可以客观地评价一款洗发水的头皮控油功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湿热法在废油脂处理中的应用,考察了温度、压力、时间和水用量等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即:废油脂30g、水12g于100℃密闭湿热处理45min,所得油脂的品质明显改善,酸值由2.26mgKOH/g降为2.06nagKOH/g,碘值由73.84g/100g降为70.80g/100g,皂化值由200.27nagKOH/g升至204.39nagKOH/g。上述结果表明,经湿热法处理后的油脂更适合于生物柴油的制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化妆品原料云南白茶提取物抑制皮肤油脂分泌的功效,选取25位18~37岁面部皮脂较多的志愿者,测试区域为前额。随机左右侧分区使用对照样品或受试样品,按要求在样品使用前、使用后4 h和6 h进行测试。利用无创仪器SM815型皮肤油脂测试仪与VC20 Plus型皮肤表面纹理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测试皮肤皮脂分泌情况。分别测试受试者前额皮肤使用前后整体油脂面积、平均油脂斑点大小、油脂含量变化率的情况。结果显示使用含有云南白茶提取物的样品之后,相对于使用对照样品的区域,能减少皮肤整体油脂面积和平均油脂斑点大小,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郑海宁  蒋枫  孙小惠  李露 《当代化工》2016,(10):2447-2450
以废弃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燃油对于缓解不可再生能源使用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酯交换法、油脂裂解法和微乳液法等在废弃油脂制备生物燃油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望了废弃油脂制备生物燃油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油脂水解反应机理,对油脂无催化剂连续压热水解的二种流行工艺“单塔法”(压力55bar)和“多塔法”(压力35bar),从水解速度,生产率,水解深度,产品质量、能量消耗以及设备投资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棕榈仁油及其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作了较完整的分析。测试结果较为准确可靠,表明采用醇解法(即酯交换)处理油脂取甲酯层进行色谱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电容法皮肤水分测定仪研究了保湿剂、油脂在不同含量、不同体系及不同测试时间内对皮肤水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护肤乳液涂抹于皮肤上时,皮肤水分含量主要受保湿剂与油脂组成的影响,其中约40%的水分会在在几分钟内挥发掉,达到平衡之后皮肤水分的含量与体系中保湿剂、油脂的种类及用量有关;通过皮肤表面水分含量的测定,可以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油脂采用直接法制备出钠基润滑脂,确定了利用废油脂制备钠基润滑脂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使用差动热分析仪对合成出的润滑脂进行了滴点测试,并对其外观简单鉴别,结果表明,利用废油脂替代硬脂酸等脂肪酸制备钠基润滑脂产品是可行的,为废油脂的合理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合成的钠基润滑脂滴点较低。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制备钙基、钙-钠复合基或锂基润滑脂,以提高润滑脂的滴点和其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快速检测生物柴油原料(废弃油脂)的酸值对生物柴油生产制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了废弃油脂酸值的预测模型,分别采用滑动平均法(Moving Average,MA)、均值归一化法(Mean Normalization,MN)、标准正态变量法(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和基线偏置校正法(Baseline Offset Correction,BOC)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相应的交叉校验决定系数均大于0.694。应用潜变量神经网络建模法对未知酸值样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实现对废弃油脂酸值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程松  曹雄  佟彦军 《山西化工》2010,30(3):26-27,45
采用加速度量热法,测量了混有不同浓度杂质(油脂、游离硝酸)的硝酸磷肥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杂质(油脂、游离硝酸)浓度越高,硝酸磷肥溶液的临界爆炸温度越低,即杂质(油脂、游离硝酸)对硝酸磷肥溶液的爆炸有促进作用。因此,为确保硝酸磷肥的生产安全性,在其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杂质(油脂、游离硝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新国标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做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其中就采用了破乳法解决了部分油脂(如人造奶油)难以提取脂肪的问题。本文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研究密封性、时间、温度和不同破乳剂对样品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破乳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的优点,采用不同的破乳条件会影响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植物油脂是一种可直接用于液体燃料生产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介绍了直接混合法、微乳法、酯交换法、催化裂解法、加氢法和脱羧法6种植物油脂制备燃料油技术,并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对比。脱羧法将会成为植物油脂提质主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