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涵虚罨秀     
正北京雕漆是传统的皇家手工技艺,颐和园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建筑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乾刚,以雕漆剔红作品将两项历史文化遗产紧密相连。前后历时3年,才完成这件集雕漆工艺、家具艺术、绘画、书法、园林景观艺术等为一体的"巨作"。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恢宏气势,也反映出当下北京雕漆技艺的最高水平。更重要的是,还让这一皇家手工技艺"穿越"历史,走入现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继承传统精髓,具备现代功能,为当代人喜爱。这是文乾刚根据从业55年经验积累提出的"雕漆设计三原则",并得到雕漆艺人的广泛认可。而他所独有的雕漆技艺也被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誉为"文氏剔红"。2003年,为了让这项流传上千年的传统雕漆艺术不至没落,从北京雕漆厂退休的文乾刚将工厂最后的10多名雕漆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文乾刚雕漆艺术工作室,希望通过雕漆作品融入当代审美理念,让雕漆艺术走进现代生活,以此复兴雕漆艺术。  相似文献   

3.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雕漆在中国漆工艺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雕漆是漆材质运用的巅峰样式。在雕漆的发展过程中,以"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为代表的元末雕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从漆材质语言角度,以"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盘为代表的雕漆潜含了漆材质自身发展的规律,漆艺的历史线索是伴随着漆材质的本体特性不断展开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漆》2016,(4):70-73
雕漆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精华,在当代社会市场认可度却日益缩减,使得雕漆工艺逐渐走向没落。而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也逐步提升,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雕漆工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应如何在当代社会形势下进行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发展?这使得雕漆行业面临迫切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5.
"玩的",在扬州话里表示一种随意的态度,一如扬州城的闲适与舒服。而这种随意的舒服正是张来喜对艺术追求的体现。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雕漆小工到闻名全国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注定是一条不同寻常的登攀之路。30多年的雕漆生涯里,张来喜用不断的创新和异于常人的付出,创作了众多传世精品。更为重要的是,他将玉雕、竹木牙雕等多种雕刻手法运用到雕漆工艺中,兼收北京等地雕漆的所长,提升了雕漆工艺的艺术格调、变化造型和表现手法,形成了扬州雕漆新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6.
从扬州雕漆的艺术价值与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传统雕漆的设计与制作特点以及小型雕漆在现代文创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需求,通过对雕漆技法延承、髹饰涂表、文化符号凝练等方面的分析重构,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整合其他艺术元素,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型雕漆艺术品,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使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7.
天水雕漆     
赵晨 《中国生漆》2011,30(2):47-49
天水漆艺历史悠久,在全国漆器行业中举足轻重。经历两千多年改革发展,天水雕漆已成为我国雕漆工艺中出类拔萃的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天水雕漆的发展历程及其工艺特点,还提到了天水雕漆在家用器具方面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雕漆工艺用氟硅橡胶模具雕漆工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产品花样品种繁多,且远销国外,是当今很受国内外广大居民欣赏和装饰家庭的高雅艺术品。我国传统制作雕漆产品用的模型是采用金属材质,其模型的制造工艺是采用机加工和手工雕的方法,使得模具制造工期长、效率低。...  相似文献   

9.
我的雕漆缘     
《中国生漆》2021,(1):50-53
<正>乔十光语:她一生与漆有缘,作为中国雕漆艺术的代表人物,一生坚守那份艺术的执着和寂寞,使延绵一千多年的雕漆艺术在她手里得以完美传承;她为人似漆,性柔而质稳,一生不为名利所动,通过自己在艺术上的默默坚守,保持了雕漆艺术高贵而纯净的血脉;她做事如髹漆,持久而坚实,磨久而红润,随着岁月流逝,愈加闪耀古朴而润泽的红色流光,也使她登上了中国雕漆艺术的顶峰;她的艺术生命日久而弥新,肆意挥洒的艺术才华和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0.
雕漆大对瓶《锦绣万年春》作品,以花鸟为主要创作题材,展现了新的历史时期扬州漆艺人对祖国锦绣万年的美好祝愿。作品也创下了扬州雕漆史上最大花鸟题材作品之最,为传统雕漆工艺的传承发展再添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雕漆工艺作为漆器工艺中的特种工艺,历史悠久,艺术魅力独特,为很多藏家所喜爱。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雕漆器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不仅有利于雕漆作品在收藏市场的价值定位,同时更是推进传统雕漆器走进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的有效手段。基于此点,特撰本文。  相似文献   

12.
地处黄河流域的关中—天水区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陕南、陇南地区自古盛产生漆,关中、宝鸡(凤翔)、天水一线有悠久的漆器生产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漆文化。周秦汉唐在这里都留下了漆文化的丰富遗存。近现代以来,关中地区的填漆漆器、骨石镶嵌漆器,宝鸡凤翔的罩金漆器、甘肃天水的雕填漆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关中—天水漆艺文化。1990年之后,漆器制造在关中地区基本停滞,在凤翔地区发展缓慢,如今只有甘肃天水地区顽强生存下来,并在西北地区独领风骚。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现状的四个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泰国,漆器艺术和生漆工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多交叉的学科。在泰国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们所使用的生漆主要从Gluta usitata和Gluta laccifera等漆树采取,部分则是从中国进口,系Rhus verniciflua等漆树所产生漆。传统的泰国生漆工艺包括印刷技术、螺钿和珍珠镶嵌技术,以及建筑装饰工程、雕塑等领域。由于生漆是从漆树获得,所以泰国政府的禁止伐木政策致使生漆的产量非常低,已经成为泰国生漆工艺和生漆工业发展的桎梏。本文就泰国生漆的历史、生漆工艺的沿革、生漆工业的发展、漆树的品种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综述,并展望了泰国生漆的将来,使读者对泰国的生漆发展史有个较为具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龙泉青瓷是我国著名的瓷器品种,传统的龙泉青瓷装饰以素为美,突出釉色和器形的美感因素,装饰手法一般用刻花、镂空和釉面开片等为主,陶瓷彩绘在龙泉青瓷上使用较少。在龙泉青瓷上彩绘是现代龙泉工艺创新的一种方式,本文就这一命题,探讨中国花鸟画和龙泉青瓷的结合,分析各种制约因素,探讨绘画方式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容摘要:以大漆脱胎碗为线索,对中国传统造物艺术进行浅略分析。为弥补目前国内关于脱胎工艺尤其是小器皿的脱胎工艺方法研究的缺失,在基于已有的文字记载研究之上,以宋代建窑盏为模本,进行实际操作,总结出一套新的能够适用于制作小器皿的脱胎工艺方法。与此同时,加深对于造物本源的认知,尤其是传统造物中的尺度问题的研究,以此为依据,为当下设计中器皿造型尺度提供可借鉴之处。在此研究过程中,着重对于中国传统造物观念的体会,进而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地处黄河流域的关中—天水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地区之一。陕南、陇南地区自古盛产生漆,关中、宝鸡(凤翔)、天水一线有悠久的漆器生产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漆文化。周秦汉唐在这里都留下了漆文化的丰富遗存。近现代以来,关中地区的填漆漆器、骨石镶嵌漆器,宝鸡凤翔的罩金漆器、甘肃天水的雕填漆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关中—天水漆艺文化。1990年之后,漆器制造在关中地区基本停滞,在凤翔地区发展缓慢,如今只有在甘肃天水地区顽强生存下来,并在西北地区独领风骚。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现状的四个因素,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陶瓷业是世界发展的奇迹,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陶瓷业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慢慢落后于世界,面对这种局面,许多有识之士创办近代陶瓷企业来促进近代中国陶瓷业的转型。通过陶瓷企业的创办,带动了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本文以景德镇近代陶瓷工业发展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中国陶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综合研究了关于秦汉漆器的三个问题,一、漆器的广泛使用和传统。二、漆器工艺的进步与生产过程,三、漆器业的生产性质和产品占有。  相似文献   

19.
祥禽瑞兽纹样是传统吉祥纹样中的一个范畴,饱含吉利,祥和,幸福,美满的寓意,在历代的陶瓷,木雕,家具,服饰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不断的延续。现代陶瓷首饰设计在我国刚刚起步,并以自身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祥禽瑞兽中最常见的龙纹,凤纹,狮子纹,蝴蝶纹,鱼纹为例,论叙了蕴含吉祥寓意的祥禽瑞兽纹样在现代陶瓷首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