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非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研究热点在UV-C对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鲜切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利于果蔬贮藏的生理生化和品质特性改变,导致其食用品质和商用价值下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主要由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维生素类等物质组成非酶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组成酶促抗氧化系统,共同发挥对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了UV-C和鲜切果蔬的特点,综述了UV-C对不同鲜切果蔬中非酶抗氧化系统和酶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探究果蔬鲜切伤害条件下,UV-C处理对果蔬抗氧化系统响应机制的影响和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特性影响的机理,并为UV-C在鲜切果蔬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49-256
鲜切果蔬因具有即食即用、方便营养及新鲜安全等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最小加工处理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利于鲜切果蔬品质的保持,限制了果蔬加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持品质、延长货架期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适当的精准包装可以改善鲜切果蔬周围环境、减少微生物数量,达到延长货架期和维持品质的作用。但不同种类的鲜切果蔬通常因其自身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包装技术。该文综述了鲜切果蔬分类及其适用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低温贮藏、气调包装、臭氧水处理、真空包装、超高压包装、可食性涂膜、纳米包装及微胶囊包装技术的保鲜原理及其在鲜切果蔬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鲜切果蔬包装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鲜切果蔬因具有营养丰富和新鲜度高的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鲜切果蔬经清理、去皮、切分等处理后,组织结构受到损害,容易出现组织褐变、质地下降和微生物侵染等问题,货架期随之缩短。简述了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原因,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鲜切果蔬保鲜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4.
鲜切果蔬由于其营养、方便、安全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果蔬鲜切后会引发微生物污染、组织软化、褐变和货架期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鲜切果蔬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其保鲜技术的研究十分迫切。光电杀菌技术因其绿色安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势而受到关注。本文主要针对光电杀菌技术中的紫外线、脉冲光、高压脉冲电场和发光二极管处理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杀菌机理、杀菌效果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等进行论述,并对其目前在鲜切果蔬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光电杀菌技术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鲜切果蔬产品因具有“方便、安全、营养、新鲜”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果蔬在鲜切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机械损伤,启动自身的防御体系合成酚类等次生代谢产物。酚类物质的积累不仅可用于抵御和修复机械损伤,还能显著提高鲜切果蔬的抗氧化活性。对果蔬进行鲜切预处理,进而提高鲜切果蔬的抗氧化保健功效,受到采后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基于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理、生化研究,在提高鲜切果蔬营养价值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鲜切果蔬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提高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鲜切果蔬因其新鲜、营养、方便、安全的特性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鲜切果蔬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营养成分外流,易受微生物的侵染等危害,加速变质衰老进程,引起品质劣变,导致货架期大大缩短。因此,保持鲜切果蔬的品质和延长保鲜期是鲜切果蔬加工技术的关键。而高压处理作为一种环保、安全的物理方法可通过抑制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提高其营养品质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该文就近几年有关高压及高压复合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初步探讨了高压处理的保鲜机理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期为高压复合保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鲜切淮山,采用3.0 kJ/m2剂量的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照射与质量浓度1.0%壳聚糖涂膜协同处理,研究两种保鲜方法对鲜切淮山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短波紫外线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过程中,鲜切淮山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多糖、VC、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均保持较高含量。研究表明,短波紫外照射与壳聚糖涂膜保鲜处理,有助于提升鲜切淮山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8.
热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切果蔬方便、营养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加工者和消费者的重视和青睐,然而短暂的货架期已成为限制鲜切果蔬发展的瓶颈难题。为了在保证其食用安全性的前提下,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为环保和安全的鲜切果蔬加工方法,来取代氯水清洗或其他化学试剂在果蔬去皮、切块、清洗等工序中的使用。热处理是一种传统的物理保鲜方法,而将热处理技术应用在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此,本文概括了热处理和热处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对鲜切果蔬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同时归纳了热处理对鲜切果蔬保鲜的机理。以期为热处理应用于鲜切果蔬的贮藏保鲜和提高鲜切果蔬的食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鲜切果蔬由于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清洁卫生等特点,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但由于鲜切果蔬在实际生产中极易发生微生物污染、营养成分和食用品质降低等不良变化,严重阻碍了鲜切果蔬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非热加工技术是目前鲜切果蔬加工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探讨臭氧、电解水、辐照、紫外、脉冲物理场、超声波、高静压及高压二氧化碳等非热加工技术,在鲜切果蔬安全性与品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鲜切果蔬由于具有营养、新鲜、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鲜切果蔬中致病菌和致腐菌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来源的抑菌物质,对鲜切果蔬产品具有防腐保鲜、维持品质等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并综述植物精油对鲜切果蔬产品防腐、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鲜切果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植物精油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容  崔媛媛 《食品科学》2021,42(3):289-295
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鲜切淮山,采用3.0 kJ/m2剂量的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UV-C)照射和质量浓度10 g/L壳聚糖涂膜处理,研究两种处理方法及二者协同作用对鲜切淮山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保鲜效果及保鲜机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UV-C处理鲜切淮山能够促进酚类物质和类黄酮类物质积累,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氧化损伤。壳聚糖涂膜鲜切淮山,主要通过抑制呼吸作用、降低细胞膜透性、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而延长保鲜时间。当鲜切淮山贮藏达到12 d时,与对照组相比较,UV-C照射处理、壳聚糖涂膜、二者共同处理使呼吸强度分别降低15.7%、21.3%和23.6%,使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4.6%、18.5%和30.8%,使总酚含量分别增加13.3%、16.7%和22.2%,使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17.5%、9.6%和20.2%。由此可知,3.0 kJ/m2剂量的UV-C照射与质量浓度10 g/L壳聚糖涂膜对鲜切淮山均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二者协同处理的保鲜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鲜切果蔬的保鲜与贮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清洗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清洗不仅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还可以去除果蔬经切分后流出的组织汁液,减缓褐变反应,降低营养成分损失,提高食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和生物清洗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和DNA等而导致其死亡的杀菌机理及其对鲜切果蔬中PPO和POD等褐变相关酶活的抑制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对鲜切果蔬中VC、叶绿素和固形物含量等营养物质的维持效果,同时还归纳了适合不同种类鲜切果蔬的清洗技术条件,提出了鲜切果蔬清洗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不同清洗技术对鲜切果蔬微生物与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鲜切果蔬因具有新鲜方便、无添加剂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鲜切果蔬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并缩短货架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本文综述了ACP对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鲜切果蔬具有天然、便利、营养、保健以及口感清脆爽口等优点,深受国内外快餐业、旅游业、零售业等行业青睐。但鲜切果蔬贮藏品质损耗严重,保鲜期限短,一直是困扰其工业化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试图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改善果蔬的贮藏品质问题。虽然这些方法在杀菌或在改善质量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满足人们对果蔬天然、高营养、安全、较长的保鲜期限等综合品质的需求方面存在局限。微冻技术以其突出的保鲜效果,成为低温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微冻技术在果蔬保鲜上应用效果的报道还很少。基于此现状,本文从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微冻保鲜作用效果及组织损伤机制3方面,探究了微冻技术在鲜切果蔬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切割果蔬的微生物及其生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割果蔬由于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清沽卫生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实际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如褐变、失色、脱水、微生物污染等限制了切割果蔬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微生物是影响切割果蔬质置与安全的重要冈素。本文分析了切割果蔬中微生物的来源、构成、生物膜形成以及切割果蔬生产过程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对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切割果蔬的生物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切割果蔬加工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鲜切果蔬保鲜技术迅速发展,生物保鲜剂因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成为鲜切果蔬保鲜的研究热点。鲜切果蔬经分级、清洗、修整、去皮、切分、保鲜、包装等过程处理后,机械损伤、生理代谢、病原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会引起鲜切果蔬腐烂、品质下降,给鲜活农产品的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损失,并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因此本文综述了温度、气体环境、生理生化反应、微生物等几项能够导致鲜切果蔬褐变腐烂、品质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总结了3种生物保鲜剂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包括植物类天然保鲜剂、动物类天然保鲜剂和微生物保鲜剂;讨论了生物保鲜剂的不足,并对今后生物保鲜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