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杜仲翅果籽粕蛋白为原料,采用复合酶法酶解制备ACE抑制肽。考察pH值、酶用量、酶比例、底物质量分数、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ACE抑制率和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ACE抑制肽制备工艺。结果表明,ACE抑制肽酶解制备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6%(m/V),pH 9.4,酶用量13 300U/g,酶比例(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2∶1,酶解时间4.4h,酶解温度44℃。该条件下,ACE抑制率达67.91%。  相似文献   

2.
以高粱为原料,通过碱法提取制备高粱碱溶蛋白,利用不同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结果表明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高粱蛋白得到的水解产物水解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碱性蛋白酶酶量、pH值、温度、反应时间这4个因素对水解产物ACE抑制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酶解条件,得到Alcalase碱性蛋白酶水解高粱碱溶蛋白制备ACE抑制肽最优工艺为:酶解温度55.5℃,酶解时间1.68 h,pH值7.95,酶量2 360 U/g,此条件下实测ACE抑制率达到75.98%,该ACE抑制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并且在体外经胃肠道酶系消化酶解后,依然能保持良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辣木籽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盐提法提取辣木籽蛋白,再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辣木籽ACE抑制肽。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超声波功率、超声酶解时间、超声酶解温度及料液比对制备ACE抑制肽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制备辣木籽ACE抑制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5 mg/mL、pH 9、超声波功率500 W、超声酶解时间1.7 h、超声酶解温度55℃、料液比1∶4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酶解物ACE抑制率达到78.32%,水解度为7.78%。以辣木籽为原料制备ACE抑制肽作为功能性蛋白肽产品,可有效提高辣木籽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酶解虾壳蛋白制备ACE 抑制剂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虾壳粉为原料,以水解度和ACE抑制率为指标,利用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其中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有较高的ACE抑制活性,因此对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条件为:温度60℃、pH9.5、底物质量浓度2.5g/100mL、加酶量4000U/g、酶解时间2.5h,在此条件下ACE抑制率最高,为67.70%,水解度为69.79%;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条件为:温度50℃、pH7.0、底物质量浓度2.5g/100mL、加酶量2000U/g、酶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ACE抑制率最高,为84.04%,水解度为26.76%。提示中性蛋白酶酶解能够产生更多的ACE抑制肽,是酶解虾壳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较优酶。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玉米黄粉酶解产物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并提高酶解效率,采用超高压协同碱性蛋白酶制备玉米黄粉ACE抑制肽,实验比较分析了超高压协同酶解、超高压预处理后酶解、常压酶解对ACE抑制率的影响;探讨超高压协同酶解的底物质量分数、时间、压力、pH值、温度对ACE抑制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条件。结果表明,与常压相比,超高压协同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酶解时间15 min)提高了55%;与超高压预处理后再酶解相比,ACE抑制率提高了30%。在超高压协同酶解时,影响ACE抑制率的主要因素为pH值,其次为压力、底物质量分数和时间,温度影响不明显。在底物质量分数4.78%、高压时间14 min、压力372 MPa、pH 8.4、温度35℃条件下,ACE抑制率可达74.30%。超高压协同碱性蛋白酶制备玉米黄粉ACE抑制肽,不仅提高了ACE抑制率,且酶解时间缩短到15 min以内,为玉米功能肽的绿色高效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ACE抑制肽。以短肽生成率和ACE抑制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获得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1767μ/g蛋白,酶解时间143min,酶解pH为10.00,酶解温度取45℃,获得的短肽生成率和ACE抑制率为82.67%和83.48%。此外,适当增加水解度可以提高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但过度水解会导致ACE抑制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优化建立南极磷虾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的酶解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底物,以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从六种蛋白酶中筛选出制备南极磷虾ACE抑制肽的最佳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4 h、料液比1:7(g/mL)、加酶量1.6%;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74.37%±0.87%。该ACE抑制肽在温度20~100℃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较稳定,但在pH<7.0和pH>8.0条件下ACE抑制活性显著下降(P<0.05);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仍能保持原有活性的86.96%。研究将为南极磷虾蛋白类健康食品和食源性多肽类降压药物的开发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豆降血压活性肽和抗癌活性肽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用7种不同的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得到大豆肽,在水解不同时间时测定大豆肽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和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制备的大豆肽ACE抑制率最高,其制备大豆降血压活性肽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55℃,pH 9.0,底物质量分数8%,酶添加量8 000 U/g,酶解时间5 h.木瓜蛋白酶制备的大豆肽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率最高,其制备大豆抗癌活性肽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添加量7 000 U/g,pH 7.5,底物质量分数6%,酶解时间4 h.  相似文献   

9.
徐怀德  王莉  王兴 《食品科学》2010,31(1):157-160
目的:用魔芋飞粉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肽,以开发魔芋飞粉资源。方法:以体外ACE抑制率为指标筛选最佳用酶并确定酶解条件。结果:碱性蛋白酶为酶解魔芋飞粉用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2.25%(净蛋白),酶用量3500U/g 底物蛋白,温度50℃,pH8.0,酶解时间270min,此时酶解液的ACE 抑制率为95.69%,多肽得率为12.70%;制得的魔芋多肽为淡黄色粉末,蛋白质含量为62.30%,多肽含量为52.67%,其抑制ACE 活性的IC50 为0.80mg/mL。结论:魔芋飞粉经蛋白酶酶解可制备高活性的ACE 抑制肽。  相似文献   

10.
酶解蛋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酶解蛋清蛋白制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工艺参数,研究4种蛋白酶酶解蛋清蛋白所得产物对ACE的抑制活性,筛选出胰蛋白酶作为制备蛋清蛋白ACE抑制肽的适宜用酶。运用响应曲面法研究酶解时间、底物浓度([S])和酶与底物质量比([E]/[S])对制备ACE抑制肽工艺的影响,建立以上3因素与ACE抑制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确定胰蛋白酶酶解蛋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适宜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4.87h、[S]3.06%、[E]/[S]2.91%、酶解温度45℃、pH7.4,此条件下制备的蛋清蛋白酶解产物ACE抑制率达到50.73%。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工艺条件。采用不同蛋白酶水解花椒籽蛋白,以酶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制备花椒籽蛋白降血压肽的最佳蛋白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考察酶解时间、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值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并获得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 g/100 mL、酶解时间4.9 h、加酶量10 200 U/g、酶解温度37.4 ℃、pH 6.9,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68.00%。  相似文献   

12.
酶解鮰鱼皮明胶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点叉尾鮰鱼皮明胶为原料,采用风味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制备ACE抑制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温度、pH、底物浓度、加酶量及酶解时间对明胶水解物ACE抑制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对风味蛋白酶水解鮰鱼皮明胶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水解鮰鱼皮明胶制备ACE抑制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水解温度50℃,pH7.0,底物浓度4.5%,加酶量2.5%,酶解时间3h,在此条件得到的明胶水解物的ACE抑制率为91.45%,验证实验结果为89.81%。  相似文献   

13.
以火麻蛋白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和木瓜蛋白酶4种单酶酶解火麻蛋白的基础上,再优选碱性+中性蛋白酶、碱性+风味酶、碱性+木瓜蛋白酶双酶分步对火麻蛋白进行酶解,酶解物(HPH)及其超滤组分的体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采用高效液相检测法(HPLC)进行测定。结果得到火麻蛋白最佳酶解组合为碱性+中性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8000 U/g,pH10.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 h;中性蛋白酶加酶量8000 U/g,pH7.0,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4 h,分步酶解物水解度(DH)和ACE抑制活性分别达74.52%和82.14%,但其与超滤各组分对ACE抑制活性差异并不显著。该研究为产业化制备火麻降血压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制备的牡丹籽粕蛋白为原料,对其进行酶解以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为牡丹籽粕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首先进行蛋白酶的筛选,选取最佳的碱性蛋白酶对碱溶酸沉法制备的牡丹籽饼粕蛋白进行酶解;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底物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对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响应值,对牡丹籽粕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底物浓度0.7%、酶解时间2 h、酶用量4.60%、酶解温度56℃和pH8.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2.49%;经17种水解氨基酸组成分析证明,必需氨基酸占水解氨基酸总量的32.24%,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楠  陶晓赟  李娟  陈健  赵立仪  孙爱东 《食品科学》2014,35(15):156-160
以黄粉虫蛋白粉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对制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木瓜蛋白酶的酶解工艺,利用酶标法测定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研究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底物质量浓度为7 g/100 mL、加酶量1%、pH 6.5、酶解时间7 h、酶解温度55 ℃时,黄粉虫蛋白粉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58.86%。  相似文献   

16.
菠萝蛋白酶水解泥鳅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利用泥鳅蛋白制备功能性肽的可能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泥鳅肉水解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作用,从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5种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作为酶解泥鳅肉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水解物的适宜水解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该酶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5℃,固液比1:3,pH6.5,加酶量1000U/g pro,水解时间90min。在该条件下,水解物的ACE抑制率IC50值为0.0184mg/mL,ACE抑制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924左右。  相似文献   

17.
酶解鲢肉制取ACE抑制肽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风味酶水解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肉制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通过正交试验对水解工艺进行优化,并用SephadexG-15凝胶柱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复合风味酶在温度50℃、pH8.0、料液比1:6、加酶量5000U/g.pr、水解12h的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程度及对ACE的抑制率最高,其水解度为34.40%,氮利用率为92.01%,抑制率为66.52%;该酶解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较小部分的ACE抑制活性偏低,只有相对分子量在一定范围内的短肽才对ACE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在第3洗脱峰处得到的ACE抑制肽活性最高,其ACE抑制率为63.04%。  相似文献   

18.
殷金莲靳   《中国油脂》2020,45(1):68-72
以榛子粕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ACE抑制肽。以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底物质量分数、酶用量、酶解温度、pH和酶解时间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榛子粕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酶用量0.3%、酶解温度40℃、pH7.5、酶解时间1.5h,在此条件下榛子粕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达到91.76%。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通过超滤、纳滤后得到最佳分子量片段,应用左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性片段进行实验。结果: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20 g/mL的情况下,酶解温度50℃,酶底比3.0%,酶解pH7.0条件下先用菠萝蛋白酶酶解2 h后,再以酶底比4.0%加入胰蛋白酶,控制温度为40℃、酶解pH为8.0条件下酶解4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35.31%。经过高效液相对酶解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原液含有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在5000~1.0×105 Da,在双酶复合酶解下,酶解液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均在500~4000 Da;通过超滤得出最佳活性片段为1000~3000 Da,药理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且大豆肽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豆肽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相当。结论:双酶复合酶解制备的大豆肽相对分子量较小,活性片段对高血压大鼠模型降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小黄鱼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制备高活性的ACE抑制肽。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分析,确定胰蛋白酶(PTN6.0S)的酶解工艺,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酶解产物(0.05g/L)的ACE抑制率,研究pH值、温度、时间、底物质量浓度、酶与底物比等因素对ACE抑制肽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pH7.0、温度50℃、时间16.5h、底物质量浓度5.6g/100mL、酶与底物比9‰,酶解产物ACE抑制率达87.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