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对各地方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西部山地区当前的城镇化与东部差异较大,其目标取向和面临的困境有独特性。在考察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城镇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山地区的现实,提出未来其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乡村地区出现了聚落空废化、空间布局散乱、配套设施不足及闲置化等一系列"共性"问题。陕南地区地处山地,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乡村聚落呈现出特定的空间特征,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村镇发展受地质灾害影响、聚落空间演变无序、人均村庄用地面积偏大等"个性"问题。针对这些"共性"与"个性"问题,本文通过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形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及空间发展模式的对比研究,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从分布、规模、村庄内部空间演变等方面分析山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并对现状的空间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乡村聚落大组团与小组团结合的新型农村社区聚落体系及乡村聚落适宜规模。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城镇化强调生态宜居、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文章结合古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且旅游市场需求强烈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和保护现状的阐述,从城乡统筹、地域经济及村镇特色等方面分析古村镇旅游发展潜力,并以天水市街亭古镇现状保护及旅游经济开发为例,从旅游形态转变、互动体验模式、旅游产品多元化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古村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与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6)
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近年河南省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联度均在中等以上,总体来看服务业与城镇化关联度较强,呈良性互动,但细分行业内部与城镇化关联度存在差异。河南省应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缩小公共服务业细分行业之间的差距,以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对处于旅游城镇化背景下郎德上寨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将郎德模式即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作为管理和分配机制、以民族文化旅游为具体手段的文化保护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评价以及问卷调查验证。郎德模式是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良好互动的必然结果,有效地解决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和旅游城镇化的系列现实矛盾,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旅游城镇化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具有代表性的丽江市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出发,探讨旅游城镇化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丽江市旅游城镇化发展可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途径构建旅游城镇化发展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7.
丽江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旅游城镇化,该文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三个方面对丽江的旅游城镇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随着旅游的发展,丽江旅游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区域面积快速扩张,城市整体形态沿道路发展。研究发现,丽江城镇化的动力因素主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其次也受房地产建设的影响,城市规划、旅游产业政策的干预。丽江旅游城镇化也存在负面影响,表现为部分旅游资源浪费、古城文化空心、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8.
在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分析旅游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探索大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融合协调发展的规划路径,对于指导旅游驱动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以当下最受瞩目的旅游名镇——乌镇为例,通过介绍乌镇城镇总体规划的实践经验,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旅游对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分别从促进区域联动、优化城镇规模、提升城镇环境、保护地域特色、创新指标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具体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类似旅游产业驱动下的新型城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山地面积大,地形复杂。在西部横断山峡谷区的香格里拉虎跳峡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景区建筑及景观设计如何与当地特殊山地、峡谷地形环境、旅游资源和文化相结合、相协调,达到共生共荣是目前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2005~2017年统计数据,利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建筑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社会、生态城镇化;建筑工业化与经济、社会城镇化协调度较高,与人口城镇化发展出现一定偏离;建筑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与建筑工业化互动效应显著存在短期的因果关系,而生态城镇化对建筑工业化的影响则相对滞后。据此,从加强并利用二者互动效应、缩短滞后期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