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物质的体外抗炎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进而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血红素氧合酶-1(HO-1)、白细胞介素-1(IL-1)、IL-6、TNF-α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及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与生成前列腺素E2(PGE2)有关的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2,3,5-三甲基吡嗪(BQ-5)可抑制细胞上清液中NO上升,抑制磷脂酶A2(PLA2)及COX-2活性,下调LPS诱导的iNOS、COX-2、IL-1、IL-6及TNF-α的mRNA的表达。由此可见,酱香型白酒中含有的吡嗪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中BQ-5可减少炎症介质(IL-1、IL-6、TNF-α)的表达,抑制iNOS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NO的产生,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PGE2合成的关键酶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酱香型白酒醇类活性成分(active alcohols,AAs)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损伤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活性及潜在的机制,检测了AAs抑制H.pylori的最小半数抑菌浓度(50%minimu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50)及苯乙醇...  相似文献   

3.
酱香型白酒生产主要分布在赤水河流域,因其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留香持久等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独特的酿造工艺以及酿造环境赋予了酱香型白酒丰富的微量成分,其中包含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主要有醇类、酚类、酸类、酯类等化合物。本文主要综述了酱香型白酒中功能活性成分的种类、功效以及来源,以期为功能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丰富酱香型白酒的健康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酱香型白酒中的有机酸类化合物(Organic acid compounds,OACs)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活性及潜在的机制,检测OACs抑制Hp的最小半数抑菌浓度(MIC50)及OACs抑制Hp对GES-1细胞损伤活性的影响;分析OAC-18对Hp脲酶活性的影响;RT-...  相似文献   

5.
酱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的生理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名扬 《酿酒》2006,33(6):109-110
酱香型白酒中含有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微量成份,包括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其来源是特殊环境酿造微生物通过酿造产生的。分析介绍了酱香型白酒中微量元素、有机酸、高级脂肪酸及乙酯酚类化合物的功效,重点介绍了杂环类化合物和形成机理,生理功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牛广杰  孟书剑  马安银  高阳 《酿酒》2021,48(2):118-120
在传统大曲酱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提高母糟含量,使用大窖池发酵,冷季适当补充粮食堆积,整体采用“三高一中洞陈”的新型生产工艺,生产的儒雅酱香型白酒柔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留香持久.  相似文献   

7.
酱香型白酒生产中下沙糟醅不进行堆积,直接下窖发酵,所产酒较传统下沙工艺产酒更干净、醇甜,不再回窖发酵,作为正品轮次酒使用,打破传统酱香8次发酵、7次取酒的俗规,改为8次发酵、8次取酒,同时能够降低酱香型白酒生产1、2轮次所产酒的数量,提高质量较高的第3、第4、第5、第6轮次产酒数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优级品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歇式多次投粮工艺,即下沙、1次酒、5次酒生产按5∶3∶2比例投入新粮生产酱香型白酒,对糟醅酸度、淀粉、还原糖、水分、堆积和窖内发酵温度变化规律、轮次出酒率和酒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粮投入可增加糟醅淀粉含量,适当降低糟醅酸度;相同环境条件下,堆积升温先于对照,快于对照,提前24 h达到入池温度;1~5次酒总出酒率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实验窖池6次酒出酒率比对比窖池高出0.5%;整个轮次酒质差异主要集中在3次酒和6次酒,其他轮次酒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酱香型糟醅在堆积过程中,不同部位升温不同而使各层糟醅具有不同风格.将堆积糟醅分为A、B、C类.采用A、B、C类糟醅分别与窖内上、中、下三层进行组合分层下池发酵,形成多种组合下窖方式.其中组合一方式可使上层酒酱味更加突出,中层酒更加醇甜,下层酒窖香味更加突出;组合二方式可使中层酒和下层酒具有较突出的酱香.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分析酱香型白酒中适量的己酸乙酯有益于增加酒体香味骨力,但含量过高会弱化酱香风格,甚至造成酒体偏格。进一步研究己酸乙酯在不同糟层产酒中含量的差异,得出上、中层糟醅产酒的己酸乙酯含量较低,窖底糟醅产酒的己酸乙酯含量最高,按此规律将不同糟层产酒进行分类储存,有利于在酒体设计环节调控产品的己酸乙酯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采购自河北、天津、辽宁3个有机高粱种植基地3个不同品种的糯高粱进行理化指标和酒班实际生产应用情况的比较分析。理化指标分析包括高粱的物理性状,高粱化学成分,高粱吸水率、膨胀率,糊化率等。酒班生产方面,通过高粱应用于酱香白酒的实际的产酒量,原酒色谱分析以及原酒品评方便进行比较。通过理化指标和酒班实际生产对比,河北高粱在综合评价较高,使用该有机高粱种植基地生产的酱香白酒产量和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杨亮  张春林  吴德光  彭涛  何惠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9):333-337,344
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形成一定量的缺陷酒。缺陷酒的存在制约着优质白酒的产量,避免缺陷酒的产生已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酱香型白酒的典型缺陷酒,以异嗅物质为主线,对异嗅物质的化学本质、检测方法、代谢微生物及其生物防控、风味优化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酱香型缺陷酒未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生成途径及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利 《酿酒》2007,34(5):39-40
迄今为止,普遍认为酱香型白酒中种类众多、含量很高的吡嗪类化合物是通过美拉德反应途径产生的.但据有关资料表明,除了"美拉德反应途径"外还有"微生物代谢产物途径、蛋白质加热分解途径和氨基酸类的加热分解途径"也可以产生吡嗪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体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习  方尚玲  刘超  李锐利  陈茂彬 《酿酒》2012,39(3):19-23
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其风味物质主体成分的研究是白酒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总结了产酱香风味物质的微生物种类,综述了对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要成分研究的结果,并简单介绍了检测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佩胜  吴国峰  贾树彪 《酿酒》2009,36(6):25-27
勾兑新型白酒,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总结和推广,也经历了多次变革,已经被我国各大名优名酒厂普遍采用。对勾兑白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也对今后外国名酒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和学习国外名酒的可取之处,作了深刻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王邦坤 《酿酒》2010,37(3):45-49
介绍了大曲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大曲制作,高温堆积发酵,原酒贮存,各种调味酒的制作以及勾兑调味技术工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及保留指数法,对酱香型白酒机械化酿造典型体的各轮次基酒进行风味结构解析。采用感官评价法与香气活性值相结合,分析机械化酿造不同轮次典型体基酒的感官属性与特征香气化合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机械化酿造各轮次酱香典型体基酒中具有香气贡献的特征化合物共有 37 种,每类挥发性化合物对不同轮次典型体酒样的香气贡献度与感官品评结果相呼应,其中1、2轮次酱香典型体基酒较干净,水果香、花香风味优于酱香风味,3、4、5轮次基酒酱香风味显著,6轮次烘培香、焦香更突出,7轮次各香气减弱焦糊香突出;其中贡献水果香、花香、甜香的物质主要为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正己酸乙酯、己酸丁酯、辛酸乙酯等19 种化合物;呈烘培香与坚果香物质包括异丁醇、2,6-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等;呈焦糖香物质主要是糠醇、糠醛;呈奶酪香风味的物质主要是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8.
对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质、高产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类:定向因素、营养因素和管理因素。只有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酱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酱香型调味酒高沸点呈香呈味物质的特性,以优质清香大曲酒为原料,通过品评、稳定性试验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研制开发具有特殊风味的新型低度清香型白酒。该酒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性风格特点,无明显水味、香气自然、口感绵甜爽净,产品上市后在目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酱香型工艺的前三轮次酱酒质量差,利用价值低。对这前三轮次酱酒的特征及其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其科学的处理方式方法,提高前三轮次酱酒利用价值和健康价值,促进资源有效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