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7)
本文通过分析温泉财富小镇"互联网+"乡村旅游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发现,温泉财富小镇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因温泉财富小镇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目前发展状态正趋近于停滞,而这将成为温泉财富小镇乡村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阻力。针对以上内容,为温泉财富小镇提出"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即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健全"互联网+"乡村旅游保障体系;发展乡村旅游O2O模式,以期帮助温泉财富小镇实现"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旅游业在国家战略和互联网技术的带动和引领下取得空前发展。本文首先从乡村旅游项目管理者对互联网营销认识不足、互联网络营销团队缺乏专业性以及乡村旅游营销机制不健全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乡村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创新乡村旅游"智慧营销"模式、以需求导向创新移动网络营销模式以及转变传统营销模式及思想观念3个方面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营销创新策略,以真正完善和创新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营销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营销可以从主题概念、产品内容、经营模式和推广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国际和国内相关案例分析,总结了"IP"营销、"大事件"营销、"眼球经济"营销、自媒体营销及OTO营销等"互联网+"时代衍生出来的创新型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当然也不会离开互联网而独自发展,现代化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目标高校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研究,对它的改革方向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4)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为改革、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平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风头正劲,而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冰雪项目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黑龙江省,在发展旅游业中逐渐将冰雪旅游项目作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黑龙江省的旅游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的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冰雪旅游品牌的路线,进行不断创新和与政府的紧密合作以及整合"互联网+"的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众多问题。"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功毹和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提供了新思路。晋城市沁河古堡群地区拥有开发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通过对该地区的资源特征、开发价值和现状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本文从"旅游+"的视角提出六项规划策略,以此来指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实现旅游发展和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随着我国旅游业近三十多年来的蓬勃发展,旅游市场需求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对旅游信息产品的需求、旅游价值的认可同传统的旅游模式大相径庭。如何利用众创空间和"互联网+"为旅游业寻找新的突破口成为现阶段旅游企业、创客们和高校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旅游"将孕育出全新的旅游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加速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管是消费还是大宗产业都已经收到互联网的影响,而这种改变需要相关行业人员展开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才有可能在互联网时代转型成功。基于此,本文结合杭萧钢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特点,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市场营销的优势,重点阐述基于"互联网+"下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策略,即构建B2B营销管理平台、C2C营销管理平台、O2O营销管理平台、市场营销数据库与专题网站。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9)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其中,以旅行社为中心的关联多产业精准参与对接乡村旅游产品"旅行社+"模式逐渐形成。通过实地调研福建省县乡"旅行社+"模式参与乡村旅游情况,探究其杠杆作用,选取福州永泰县和南平浦城县进行对比分析,思考"旅行社+"模式撬动乡村旅游杠杆作用的规律和发展策略,直指精准扶贫目标,为乡村旅游持续造福地方与百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日益加快发展。随之迎来了"互联网+"时代,而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海南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的形式在经营上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通过创新海南休闲农业旅游,提高营销带动经济发展,虽然在"互联网+"时代,休闲农业的旅游方式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前途,但是就目前的效果来看,还存在网络平台不完善和游客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会对此展开研究,以促进我国海南旅游农业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两处住宅用房安装中央空调的事例,现场查勘、验算与鉴定,证实了在住宅用房的混凝土梁上钻孔洞安装中央空调管线的做法,影响了房屋结构的安全,同时给出了加固处理意见,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Conclusions 1. The effect of relative penetration on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of settlement is substantial. With the same specific pressure on the base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decreases as the relative penetration increases.2. Published data on values of unit friction forces along lateral surfaces of deep foundations were confirmed. The maximum value of resistance along the side surface was 2 tons/m2.3. It was established that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the settlement of the model and its diameter is nonlinear.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working out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oundations of deep footings from deformations especially if one considers that in this case the foundation carries substantial pressures and deforms under conditions of strongly developed shear regions.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6, pp. 11–12, November–December, 1971.  相似文献   

13.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郑怀平 《安徽建筑》2013,(5):189-190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已启动新一轮测量标志普查工作。与过去不同,此次普查在资料汇集、调查人员组织、调查资料归档与调用等方面做了较大变革,文章简明阐述了变革后的测量标志普查资料汇集技术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对大连水产学院图书馆的介绍,向人们展示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引起环境共鸣的原则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碳化是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本文建议采用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已知的混凝土碳化序列,较精确地预测未来时刻的碳化深度。文章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