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鲜剂不同组合对袋内SO2积累及葡萄保鲜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洁  陈存坤  王文生  郑艳  董成虎 《食品科学》2015,36(24):319-325
采用不同剂型及包装形式、不同扎眼工艺、放置高分子吸水纸垫及其组合,形成6 种保鲜处理方式,在-1~0 ℃条件下对无核白葡萄进行贮藏,研究贮藏期间不同保鲜剂组合对袋内SO2积累量及无核白葡萄保鲜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剂型保鲜剂及其组合对果肉SO2残留量、果柄耐拉力、果实汁液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率、漂白率、落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5 kg包装的无核白葡萄,放入CT2号保鲜剂5 小包+免扎眼保鲜剂1 小包效果最好,在贮藏50 d后,果柄耐拉力为2.44 N,果实汁液pH值为3.4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16%,在贮藏105 d后,果肉SO2残留量为10.21 mg/kg,残留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且腐烂率、漂白率、落粒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以玫瑰香葡萄果实为材料,分析了SO_2对果实表面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对SO_2的抑菌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以寻求葡萄果实采后保鲜的低浓度SO_2处理方式。研究发现:SO_2可降低葡萄果实表面微生物总量,抑制灰霉菌;SO_2类保鲜剂焦亚硫酸钠能抑制灰霉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抑菌作用随焦亚硫酸钠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低温能增强抑菌作用;浓度为300和600 mg/L的焦亚硫酸钠,在p H3.00时抑菌强度均高于p H4.00;用300 mg/L焦亚硫酸钠孵育灰霉菌孢子1 h后,4℃培养45 d无可见菌丝。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SO_2类保鲜剂有效抑制了葡萄果实主要致病菌灰霉菌的发生,采用较低p H、低浓度焦亚硫酸钠处理葡萄果实可对采后贮藏保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葡萄贮藏中SO2残留动态变化及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型SO.2保鲜剂对巨峰葡萄进行处理,在0℃低温下贮藏,研究了葡萄SO.2残留量及贮藏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间,果实内SO.2平均残留量为7.22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50mg/kg);各处理贮藏至150d好果率为91.6%、88.7%、77.0%,基本保持了葡萄原有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红梅杏为试材,采用0.5μL/L的1-MCP滴灌熏蒸结合3个不同缓释速度(1/2片剂、1片剂为和2片剂分别为py1、py2和py3处理)的SO_2保鲜剂对红梅杏进行处理,并于低温(0±0.8)℃低压(200mV)静电场(LVEF)贮藏。结果表明,3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有效提高红梅杏采后贮藏品质,降低冷害程度。整个贮藏期,py3处理的褐变指数最小,贮藏30d时对照组的褐变率达到10%以上,而处理组的褐变率6%。贮藏40d时,py2处理的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y2处理、py3处理和py1处理的VC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81,1.74,1.58倍,py2处理感官和口感评价分别为对照组的2.56,2.26倍。3组处理中py2处理的杏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最好,较对照组延长了20~25d,同时进行SO_2残留量分析,3个处理的SO_2残留量范围为5.00~25.00mg/kg,均低于中国食品添加剂的限量(≤50mg/kg)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水产品中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的残留状况,为制定和完善水产品中SO_2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T500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中的检测方法,对山东、浙江、天津2014~2016年市售的虾蟹类及其制品101例、鱼类及其制品95例、贝类及其制品42例和头足类及其制品29例共267例样品进行SO_2残留检测。结果水产品及其制品中SO_2的残留量范围为ND~3994.38 mg/kg,平均残留量达到57.10 mg/kg,多数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种类的水产品及其制品中SO_2的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虾蟹类及其制品中的SO_2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水产品,其残留量平均值达到130.93 mg/kg,其中最大值为3994.38 mg/kg。结论 SO_2在不同种类的水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水产品中SO_2残留问题亟需关注。  相似文献   

6.
以果蜡涂被与SO_2熏蒸联合应用于鲜食槟榔保鲜,研究不同处理对贮藏期内鲜食槟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果蜡-SO_2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槟榔腐烂率,抑制槟榔碱和Vc含量下降,使呼吸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果表明:贮藏期至60 d时,果蜡-SO_2处理鲜食槟榔的腐烂率为15.4%,槟榔碱含量为0.37%,Vc含量为3.9 mg/g,呼吸速率为536.2 mg/kg·h,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同时,SO_2残留量为6.7 mg/kg,低于FDA安全标准(10 mg/kg)。为鲜食槟榔保鲜技术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河南地区大枣中铅和镉的污染特征,分析居民潜在膳食暴露风险,对2012~2016年河南省3个大枣产区的大枣中铅和镉残留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新鲜大枣中铅(0.005~0.095 mg/kg)和镉(0.001~0.010 mg/kg)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即所抽样品铅镉超标率均为0;不同产区间大枣铅残留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重金属单因子污染评估、综合评估、居民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一致认为,河南大枣铅镉污染属于安全范围,且连续5年数据分析显示,大枣中铅、镉对居民健康暴露危害较小且未有增大趋势。河南省大枣中铅、镉含量较低,居民经食用途径所引入的健康风险甚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无核寒香蜜葡萄的贮运品质,在箱式气调的基础上,研究800、1000 mg/L浓度的纳他霉素和500、1000 mg/L浓度的ε-聚赖氨酸对无核寒香蜜葡萄微环境气体含量、感官、质地、营养、生理品质及电子鼻判别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保鲜剂的添加可以维持箱内较高的CO_2含量和较低的O_2含量,且不同浓度的相同生物保鲜剂间具有显著差别(P0.05);1000 mg/L纳他霉素和500 mg/L的ε-聚赖氨酸均可在不同程度保证无核寒香蜜葡萄的品质,且1000 mg/L纳他霉素处理无核寒香蜜葡萄的贮藏品质最佳,至60 d时,其落粒率和腐烂率为12.00%,果皮强度和脆性保持在4.04 N、196.00 g/s,TSS、TA及Vc含量分别为15.80%、0.68%、4.2 mg/100 g,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分别为40.60 mg CO_2/kg·h、1.20μL/kg·h。PCA和LDA方法均适用于气调结合生物保鲜剂处理无核寒香蜜葡萄冷藏期的风味分析判别,NATA800、ε-PL1000处理与其余处理风味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SO2熏蒸处理对维多利亚葡萄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研究1000、500、100μL/L三种不同浓度SO2熏蒸处理1h对0℃贮藏条件下葡萄主要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60d与对照相比,三种浓度的SO2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贮藏过程中葡萄果实的腐烂率、脱粒率、果梗褐变和果穗失重率.延缓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下降.使呼吸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500μL/L和100μL/L的SO2熏蒸处理能减缓贮藏后期果实可滴定酸的下降,1000μL/L浓度SO2熏蒸处理使果实可滴定酸升高.500μL/L和100μL/L浓度SO2熏蒸处理贮藏的葡萄60d后,果肉中SO2残留量分别为8.31mg/kg和6.52mg/kg.均低于FDA安全标准(10mg/kg),而1000μL/L浓度SO2熏蒸处理使果肉中SO2残留量达到23.17mg/kg,超出FDA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对夏黑葡萄采后保鲜效果。方法:以不同用量(2.5、5、10g/kg)的固体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夏黑葡萄,将处理后的夏黑葡萄贮藏于(1±1)℃、相对湿度80%~85%冷库中,研究不同处理对其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结果:3种二氧化氯保鲜剂用量处理均能降低贮藏中葡萄果实的腐烂,减缓好果率的下降,10g/kg保鲜剂处理组好果率保持最高;但5g/kg和2.5g/kg保鲜剂处理比10g/kg处理能较好抑制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的上升和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下降。结论:5g/kg二氧化氯保鲜剂处理效果最好,能显著延缓葡萄的衰老氧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以延庆县红提葡萄为试材,于谢花后1周进行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研究乙烯利在葡萄果实生长过程中残留量的动态变化及对生长及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发育30 d后,400,800和1 600 mg/L乙烯利残留量均低于国标限量(1 mg/kg),葡萄采收时不存在乙烯利摄入过量风险;果实生长过程中,乙烯利可促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加快果实成熟,但对单果重影响无差异;采后贮藏中,乙烯利处理降低了果实硬度,激发POD活性,对贮藏品质不利。故适用于葡萄果实的乙烯利处理浓度及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醋酸在巨峰葡萄上的防腐效果及代替SO_2的可能性,研究从葡萄腐烂率和掉粒率的角度对醋酸熏蒸次数、熏蒸浓度、熏蒸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筛选,并比较醋酸熏蒸和SO_2保鲜剂对巨峰葡萄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酸最佳应用条件:熏蒸1次,浓度8μL/L,熏蒸温度20℃、时间2 h效果最好,能显著抑制巨峰葡萄腐烂和掉粒,与SO_2保鲜效果相当。贮藏30 d内,醋酸与SO_2两种处理的巨峰葡萄腐烂率显著低于对照,两种处理比较来看,在葡萄果实抗氧化活性、总酚和黄酮含量、感官质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醋酸处理的葡萄固酸比显著高于SO_2处理。因此,在物流运输与贮藏过程中,结合环境温度控制,醋酸可代替SO_2用于巨峰葡萄的保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猪肝中的铜,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猪肝中的镉和铬;采用干法灰化,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猪饲料中铜含量.通过对惠州地区市售的猪肝(30份)和猪肉(30份)进行检测,发现猪肝和猪肉中的镉含量为0.01~0.16mg/kg,铬含量为0.10~0.88 mg/kg,合格率均为100%;猪肝中铜含量为4.90~78.9 mg/kg,合格率仅为50.0%.猪肉中铜含量为0.23~0.87mg/kg,合格率为100%;生长育肥猪后期配合饲料中铜含量0.29~69.0 mg/kg,合格率95.0%.调查表明惠州地区市售猪肉中铜、镉和铬元素残留量合格,猪肝中镉、铬残留量合格,铜残留量较高;市售育肥后期猪饲料中存在铜严重超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9):181-187
以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剂型及其组合的3种二氧化硫缓释保鲜剂,在0~-1℃下进行贮藏,利用固相微萃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联用技术(GC-MS)对经3种不同剂型及其组合保鲜剂处理的无核白葡萄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比较,以及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柄耐拉力、硬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5 kg包装的无核白葡萄,放入CT2号保鲜剂5小包+CT5号保鲜剂1小包效果最好。在贮藏60 d后,无核白葡萄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由醛类、醇类、酯类物质组成,对照组果实醛类、醇类、酯类相对含量高于其他保鲜剂处理组,T2处理醛类物质高于其他处理组,可溶性固形物为17.64%,总酸为0.80%,果柄耐拉力为2.59 N,硬度为2.79 N,SO_2对挥发性物质影响相对较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广州市售普洱茶铅残留状况, 为开展普洱茶铅风险评估积累基础数据, 为普洱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2013~2015年, 在广州市区域范围内批发市场、零售店、餐饮单位、超市以及网店5类场所采集418份样品, 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食品中铅、镉、铜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铅残留量测定。结果 所有样品铅残留量均未超标, 检测结果范围是0.06~4.74 mg/kg, 中位数为0.47 mg/kg, 均值为0.56 mg/kg, P95 1.26 mg/kg, 检测结果处于0~1.0 mg/kg之间样品占比91.38%, 处于1.0~2.0 mg/kg之间样品占比6.70%, 处于2.0~3.0 mg/kg之间样品占比1.20%, 处于3.0~4.0 mg/kg之间样品占比0.48%, 处于4.0~5.0 mg/kg之间样品占比0.24%; 其中, 铅残留量介于2.0~ 5.0 mg/kg的共占比1.92%。结论 广州市5类销售场所来源普洱茶铅残留量较低, 未发现铅超标样品, 居民正常饮用普洱茶铅暴露风险小。  相似文献   

16.
天然保鲜剂对马陆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4种天然保鲜剂对马陆葡萄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各种天然保鲜剂处理对马陆葡萄的感官品质、质量损失率、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SOD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葡萄,感官效果最好,在4℃±1℃条件下贮藏25d后,果实的质量损失率仅为9.34%,VC含量为2.3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硬度为1027.59kg/cm2,SOD酶比活力为87.3U/g,呼吸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该实验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产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产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被葡萄吸收后对酿酒葡萄安全情况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及酿酒葡萄中Cu、Cr、Pb、Cd、As、Hg、Fe、Mn、Zn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9.9 mg/kg、1.28 mg/kg,8.1 mg/kg、0.056 1 mg/kg,4.5 mg/kg、0.034 0 mg/kg,0.082 1 mg/kg、0.001 2 mg/kg,1.5 mg/kg、0.008 7 mg/kg,0.030 0 mg/kg、0.000 6 mg/kg,4.2 mg/kg、0.918 mg/kg,68 mg/kg、1.27 mg/kg,2.1 mg/kg、8.12 mg/kg。酿酒葡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污染单因子指数表明酿酒葡萄产地土壤污染很低,每千克体质量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和目标风险系数(THQ)表明,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无重金属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鲜食玉米和成熟期籽粒中2甲4氯异辛酯及其代谢物2甲4氯残的残留水平,评价其膳食摄入风险。方法 以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同时提取玉米中2甲4氯异辛酯和2甲4氯残留物,分别用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2甲4氯异辛酯和2甲4氯的残留量。结果 2甲4氯异辛酯和2甲4氯仪器最小检出量(LOD)分别为2×10-12 g和5×10-12 g;在鲜食玉米、成熟期籽粒的最小检出浓度( LOQ)均为0.005 mg/kg,整体回收率为71%~1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2 %。结论 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2甲4氯异辛酯在鲜食玉米中残留量为<0.005~0.032 mg/kg,成熟期籽粒中残留量为<0.005~0.022 mg/kg,均<0.05 mg/kg;代谢物2甲4氯在鲜食玉米、成熟期籽粒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05 mg/kg;玉米中2甲4氯异辛酯及其代谢物2甲4氯残的膳食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三种干辣椒中镉的含量,并对辣椒中镉含量的饮食暴露状况进行风险评估。通过测试,三种干辣椒中镉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朝天椒0.0673 mg/kg、灯笼椒0.0868 mg/kg、小米椒0.325mg/kg,方法加标回收率87.1%~106.7%,精密度均小于5%;本次评估认为,通过摄入干辣椒导致镉元素暴露的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20.
为延长葡萄的保鲜时间,以无核白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果实包装中放入8种缓释保鲜纸进行处理(CT1~CT8),以空白组(CK)和2种市售葡萄保鲜纸组别(市售Ⅰ、市售Ⅱ)为对照,在温度为(0±1)℃、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贮藏55 d,测定样品的腐烂率、落粒率、果梗褐变指数、pH值、质量损失率、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SO2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及市售Ⅰ、市售Ⅱ组别相比,贮藏55 d时,CT3处理组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率、落粒率与果梗褐变指数最低,分别为11.47%、10.78%、10.43%;该组别无核白葡萄pH值、质量损失率、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较优,分别为3.38、0.20%、0.85 g/L、14.0%、3.87 N;该组别SO2残留量最低(34.5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