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经50%乙醇超声处理后的菝葜提取液。用四种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半数抑菌浓度比较各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各萃取物对实验菌均有抑制作用,萃取物抑菌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醇提物石油醚相氯仿相,与萃取物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有关。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抑菌效果最好,当其浓度为80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分别为13.6±0.12、13.2±0.10、12.9±0.07、(12.5±0.01)mm。乙酸乙酯相对四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5、5、10mg/m L,其半数抑菌浓度分别为12.5、13.6、18.2、18.7mg/m L。结论:菝葜提取物有抑菌作用,特别是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经50%乙醇超声处理后的菝葜提取液。用四种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最小抑菌浓度、半数抑菌浓度比较各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各萃取物对实验菌均有抑制作用,萃取物抑菌活性大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醇提物>石油醚相>氯仿相,与萃取物中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有关。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抑菌效果最好,当其浓度为80m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分别为13.6±0.12、13.2±0.10、12.9±0.07、(12.5±0.01)mm。乙酸乙酯相对四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5、5、10mg/m L,其半数抑菌浓度分别为12.5、13.6、18.2、18.7mg/m L。结论:菝葜提取物有抑菌作用,特别是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合欢荚果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不同有机溶剂分别对经酒精浸泡处理后的合欢荚果浸膏进行萃取。采用滤纸片法对各种萃取物进行6种细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各萃取物对试验菌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能力不同,其中乙醚萃取物的抑菌能力最强,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0.3 mm,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4.3 mm和14.0mm。经逐级萃取后留在水相中的提取物无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了普洱茶95%醇提萃取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萃取后剩余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抑菌效果及普洱茶醇提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述4种普洱茶醇提萃取物对S.aureus和E.col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对两种受试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1.88±0.24)mm和(22.81±0.31)mm,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47 mg/m L和0.35 mg/m L.乙酸乙酯萃取物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普洱茶醇提乙酸乙酯萃取物在不同温度和紫外光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抑菌稳定性,但酸碱性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明显,抑菌效果随p H值的增大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5.
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不同有机溶剂分别对经预处理后的黄芪浸膏进行萃取。采用滤纸片法对各萃取物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各萃取物对试验菌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抑菌能力不同,其中正丁醇相提取物对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1.4m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4.7mm,经逐级萃取后留在水相中的提取物无抑菌能力。黄芪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能力大于真菌,且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提取条件下五倍子提取液抗蕃茄晚疫病原菌作用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水为溶剂,在80℃浸提3h,料液比1:25,提取2次。五倍子提取液对蕃茄晚疫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5.7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31.3mg/mL。在此条件下五倍子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直径为33.2mm。   相似文献   

7.
蛹拟青霉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为指示菌株,对蛹拟青霉xzcs005菌株液体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相中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乙酸乙酯萃取相经硅胶柱色谱分离后得到组分Ⅴ和组分Ⅶ两个抑菌活性组分。组分Ⅴ利用反相柱分离得到抑菌活性纯品PMBA-1,其在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对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21±0.27)、(23.54±0.35)、(27.33±0.54)mm;组分Ⅶ再次经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后得到抑菌活性纯品PMBA-2,其在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对大肠杆菌、白色假丝酵母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84±0.28)、(16.33±0.54)、(11.54±0.51)mm。  相似文献   

8.
以番茄晚疫病菌(Tomato late blight)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检测抑菌活性,系统地研究了五味子和番泻叶中具有抑菌特性的提取物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五味子中有效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水、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五味子提取物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2.5mm。番泻叶中有效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50%的乙醇、提取温度40℃、料液比1:14、提取时间3.5h、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番泻叶提取物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5mm。   相似文献   

9.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为指示菌,通过滤纸片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等研究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菌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花生壳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为(9.54 ± 0.78)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  相似文献   

10.
普洱茶不同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溶剂普洱茶提取物及萃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论文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了水提、75%和95%乙醇普洱茶提取物对S.aureus、E.coli、P.aeruginosa及B.subtilis体外抑菌效果。同时分析了95%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供试菌的影响。结果表明:95%乙醇浸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尤其对S.aureus、E.coli最为明显,抑菌圈分别为19.58±0.24 mm、14.58±0.24 mm,MIC分别为0.63 mg/mL,0.39 mg/mL,但对B.subtilis抑菌效果差。在95%醇提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萃取物抑菌活性为: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物对S.aureus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为31.88±0.24 mm,MIC为0.47 mg/mL。普洱茶提取物的醇提乙酸乙酯萃取提物能显著抑制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生长,研究结果为普洱茶抗菌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践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A13抑菌物质适宜提取方法,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法、酸沉淀法、甲醇抽提法、乙酸乙酯萃取法进行抑菌粗提液的制备,并通过SuperdexTM75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结果表明,以80%饱和硫酸铵法制备粗提液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3.67 mm,蛋白质量浓度最高,为582.50 μg/mL,其回收率为17.8%;以甲醇抽提法制备粗提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5.17 mm,其回收率最高,为32.1%,蛋白质量浓度为505.00 μg/mL;以酸沉淀法制备粗提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2.67 mm,其回收率与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3.7%与273.75 μg/mL;以乙酸乙酯法制备粗提液时,乙酸乙酯与发酵液为3∶1(V/V)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25.5 mm,并且其回收率和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3.6%和255.20 μg/mL。因此,硫酸铵盐析法为粗提解淀粉芽孢杆菌A13抑菌物质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4种食品腐败菌为指示菌,采用滤纸片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对裸燕麦(Avena nuda L.)种子萌发过程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较好,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抑菌效果不同,萌发24 h时燕麦种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22.31±0.05)mm;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小于6.25%,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小于12.5%,旨为燕麦的综合利用及新型天然防腐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食用单宁酸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工业单宁酸经乙酸乙酯溶剂萃取,制得食用单宁酸,其得率为85%,单宁酸干基含量超过94%。本实验对乙酸乙酯的萃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萃取温度、溶剂量、萃取时间三个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萃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萃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从酸菜和大弹涂鱼肠道中分离可产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抑菌物质的特性和抑菌机制进行研究,为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抑菌圈实验从分离所得的多株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菌株并鉴定,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影响后,分析其抑菌产物的特性。分离纯化抑菌物质,并初步探讨抑菌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一株抑菌效果最好的乳酸菌SA3,经鉴定为发酵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其上清液对阪崎肠杆菌抑菌圈直径达到16.94 mm。上清液具有蛋白特性和热稳定性,以乙酸乙酯粗提出的抑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为乳酸菌所产抑菌物质可破坏阪崎肠杆菌的细胞壁及内容物。结论 本研究分离到的发酵黏液乳杆菌SA3有望应用于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生物防腐。  相似文献   

15.
山核桃外蒲壳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脂的自动氧化严重影响食用品质。以山核桃外蒲壳为原料,采用不同溶剂提取液和单一成分对芝麻油、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液抗氧化效果最明显,优于乙醇、水提取液;单一成分的抗氧化能力为鞣质>黄酮>醌类化合物;考察了鞣质与柠檬酸、VC的协同效应,鞣质、柠檬酸、VC同时添加抑制油脂氧化的效果最好,鞣质、VC同时添加效果次之,鞣质、柠檬酸同时添加与乙酸乙酯提取液的效果相当;总体上芝麻油的抗氧化性能高于菜籽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乳酸菌高效表达抗菌肽的代谢调控方法,对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7种乳酸菌进行了产抗菌肽能力的筛选和定向培养。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经排除酸、过氧化氢后,仍具有抑菌活性,然而经蛋白酶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明显下降。结果表明,两种菌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经一系列定向培养嗜酸乳杆菌抑菌直径达到(23.53±0.06)mm,与未经定向培养的抑菌直径(11.63±0.15)mm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102%;经定向培养的干酪乳杆菌抑菌直径达到(21.27±0.25)mm,与未经定向培养的抑菌直径(12.50±0.10)mm相比抑菌活性提高了70.2%。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降低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以单宁酸为原料,采取萃取、反萃取等分离技术,以单宁酸中没食子酸残留量为评价指标,对提纯工艺进行优化。其最终优化工艺条件为选择pH 6.8的磷酸钠盐溶液作为反萃剂,单宁酸与乙酸乙酯固液比为1∶5(g∶mL),单宁酸与反萃液固液比为1∶2.5(g∶mL)。在此条件下单宁酸中没食子酸含量可降低到1%以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厚朴籽抗氧化成分,测定厚朴籽90%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同时测定其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253.64±7.25)和(179.11±0.61)mg/g。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BHT,其IC50仅为(29.33±2.31)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当,IC50分别(30.33±1.53)和(31.67±3.06)μg/mL;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低,均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VC和BHT。相关性显示,厚朴籽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与总酚和总黄酮极显著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以富集厚朴籽酚类物质,为下一步厚朴籽抗氧化物质分离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牛津杯法从大菱鲆肠道分离的乳酸菌中筛选出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LP1-4,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温度、pH值和蛋白酶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菌株LP1-4无细胞上清液(cell-free supernatant,CFS)中抑菌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 2.5~5.0具有抑菌活性,且对蛋白酶敏感,初步判断为细菌素类抑菌物质。菌株LP1-4在最佳培养时间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峰值,应用乙酸乙酯萃取后抑菌圈直径达25.42 mm。采用Labscale TFF System超滤分离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获得小于1.0 ku分子质量的细菌素。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分析,抑菌物质在液相分离条件下目标峰的保留时间为5.0 min。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确定细菌素分子质量为0.854 ku,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为谷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脯氨酸-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ENKPAAPK)。本研究从大菱鲆肠道筛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LP1-4,对研发控制水产品腐败菌和致病菌的乳酸菌生物防腐保鲜制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