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菠萝蜜多糖(JFP-Ps)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影响,将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JFP-Ps(50 mg/kg BW)组、JFP-Ps(100 mg/kg BW)组和JFP-Ps(200 mg/kg BW)组,连续灌喂2周后,收集新鲜小鼠粪便,提取粪便DNA扩增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的V3~V4区,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菠萝蜜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JFP-Ps可通过调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肠道优势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通过属水平分析发现,JFP-Ps可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异杆菌属(Allobaculum)、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等产SCFAs菌属的丰度,减少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等菌属丰度,发挥肠道微生物调节作用,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健康,研究结果为JFP-Ps在肠道益生产品的研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姜多糖对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诱导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的方法,从生姜中提取出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随后选择最佳的脱蛋白方法得到生姜多糖(Ginger polysaccharide,GP),并通过测定GP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随后,通过高脂饮食和STZ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浓度和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水平,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结果:GP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1 h;采用Sevag试剂处理5次进行脱蛋白得到GP,得率为2.91%±0.25%,其中GP中总糖含量为43.44%±0.99%;当GP浓度达到4 mg/mL时,GP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6.09%和65.73%;在GP的干预下,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FBG浓度和GSP水平(P<0.05),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GP改变了糖尿病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增加了阿德勒克氏菌属(Adlercreutz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结论:通过热水浸提法提取和Sevag脱蛋白所得生姜多糖能改变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该研究结果为生姜多糖预防和治疗T2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黄芪多糖(APS)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高脂饮食引起的肠道慢性炎症的治疗作用,选取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正常饮食)、模型组(M,高脂饮食)、黄芪多糖处理组(D,高脂饮食并给予2 g/dL黄芪多糖溶液),每组10只,于第11周取血清,剥离脾脏、肾脏周围脂肪组织并称质量.收集小鼠粪便用于16S r...  相似文献   

4.
枸杞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资源,其鲜果喷雾干燥粉作为食品或功能食品原料被广泛应用,但其功效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免疫低下的小鼠为模型,探究枸杞粉(Lycium barbarum L. powder,LB)、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L. polysaccharides,LBP)及复配物(LB+LBP)对小鼠免疫力及肠道菌群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LB、LBP及LB+LBP均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免疫抑制小鼠的体质量和采食量,改善小鼠的脾脏、胸腺和结肠组织损伤,有效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分泌,调节结肠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生成,显著调节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Muribaculum、Mucispirillum、Helicobacter、Bilophila、Clostridiales等相对丰度(P<0.05),逆转CTX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代谢功能异常,并使其趋于正常。相较于LBP,LB、LB+LBP还可降低Clostridiales相对丰度,增加有益菌Duncaniella的相对丰度,LB+LBP还可降低厌氧菌Anaerotruncus的相对丰度。本研究结果将为枸杞精深加工产业中功效针对性健康产品研发和多元化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与LBP干预哮喘疾病组。在LBP干预7周后,分别观察了小鼠的常规状况,HE染色检测了肺组织病理改变,16 S rRNA测序分析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研究结果表明,LBP干预小鼠哮喘表现显著缓解,呼吸频促的程度较轻,无口唇爪甲黯淡。HE病理染色表明,LBP干预后炎症细胞浸润显著减少,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为了进一步研究相关机制,又检测了LBP干预后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改变。测序分析结果表明,LBP干预哮喘疾病组显著改变了肠道菌门水平的厚壁菌门(p=0.0351)和拟杆菌门(p=0.0015);在菌群属水平上显著改变了乳酸菌属(p=0.0105)、梭菌属(p=0.0027)、拟杆菌属(p=0.0385)与Alistipes菌属(p=0.0467)。结果说明,LBP改善过敏性哮喘并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可能丰富哮喘的发病机制与提供新的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益生菌制剂对腹泻模型(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灌胃给予氨苄青霉素(22.4 g/kg),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建立后,阳性组灌胃给予培菲康(8 g/kg)、益生菌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5×106、5×106、1×107 CFU)给予复合益生菌制剂,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14 d。观察益生菌制剂对小鼠体质量、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的影响,测定小鼠IgA、IgG水平,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三个剂量组在给予益生菌第14天时小鼠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显著降低,IgA水平分别提高13.30%、20.25%、25.83%,IgG水平分别提高6.84%、19.81%、29.64%,TLR4基因表达水平下调16.88%、20.78%、40.91%,NF-κB基因表达水平下调24.91%、37.19%、55.79%,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益生菌制剂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发挥改善AAD作用。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探讨了茯苓多糖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营养性肥胖幼鼠的降脂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将幼鼠(3周龄)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茯苓多糖灌胃,1次/d,4周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 mg/kg茯苓多糖干预可显著减轻营养性肥胖大鼠体质量(16.31%)及肝脏中脂肪堆积(P<0.05),降低脂肪系数(59.88%)、Lee’s指数(13.10%)及血清中TC(45.17%)、TG(45.76%)、和LDL-C(57.14%)水平,提高HDL-C(56.16%)水平,同时提高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93.33%)、拟杆菌属(Bacteroides)(159.26%)、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88.70%)相对丰度及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值(67.01%)及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相对丰度(37.37%),然而茯苓多糖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日均摄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茯苓多糖可通过降低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营养性肥胖。  相似文献   

8.
以感官评价得分及酸度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槲皮素酸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最优配方。通过检测酸奶乳酸菌总数,探究槲皮素对酸奶菌群的影响。动态观察槲皮素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乳杆菌、双歧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体外增殖的影响。实验证明,槲皮素酸奶最佳发酵条件和工艺配方为:发酵时间为8 h,发酵温度为42 ℃,发酵剂接种量为0.1%,乳粉添加量为12%,蔗糖添加量为4%,槲皮素添加量为0.1%,所制得的槲皮素酸奶色泽均匀,呈黄绿色,酸甜适口,带有愉悦的轻微苦味(可能来自添加的槲皮素和某些蛋白水解产生的肽)。槲皮素酸奶中乳酸菌总数为(1.475±0.005)×108 cfu/mL,高于原味酸奶乳酸菌总数(p<0.05)。观察动态微生物变化,发现小鼠肠道菌群体外增殖的变化,槲皮素酸奶处理组的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高于原味酸奶处理组,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生长曲线低于原味酸奶处理组。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槲皮素酸奶能促进小鼠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体外增殖、抑制肠杆菌和肠球菌体外增殖,且口感优于市售酸奶。本研究结果为槲皮素功能酸奶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根菇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分泌型Ig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长根菇多糖对小鼠的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 A)的影响,选取18~22g健康清洁级雄性昆明小鼠进行肠道菌群和SIg A的检测。利用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建立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60只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低剂量多糖组(75mg/kg·bw)、中剂量多糖组(150mg/kg·bw)和高剂量多糖组(300mg/kg·bw)。灌胃14d后分别进行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检测和肠黏膜SIg A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均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SIg A减少以及大肠杆菌、肠球菌增多的现象;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多糖组上述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长根菇多糖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肠道菌群具有调整作用并能提高肠黏膜SIg A含量。   相似文献   

10.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衡,促进减肥。因此NSPs改善肠道菌群的同时,也调节代谢疾病。该文总结NSPs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改善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NSPs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旨在探索黑菊芋多糖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黑菊芋多糖低(2.5 g/kg·bw)、中(5.0 g/kg·bw)、高(10.0 g/kg·bw)剂量组。连续14 d利用复方地芬诺酯诱导便秘小鼠模型,并从第8 d起开始多糖干预。计算小鼠6 h内排便粒数和肠墨汁推进率,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16S rDN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黑菊芋多糖能够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分别增加48.21%、98.21%和78.57%)和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增加67.34%、107.05%和87.08%),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中剂量组干预后,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比例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加(p<0.05),并促进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属和栖粪杆菌属增殖(p<0.05)。因此,适量食用黑菊芋多糖有助于逆转便秘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桑叶生物碱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衡的改善作用,为桑叶生物碱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建立小鼠氧化损伤模型,然后灌胃低(50?mg/kg?mb)、中(100?mg/kg?mb)、高(200?mg/kg?mb)剂量的桑叶生物碱,45?d后测定小肠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  相似文献   

13.
史先振  朱圣陶  贺峰 《食品科学》2009,30(1):265-267
本实验研究木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实验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木糖,观察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等4 种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木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东海乌参肽(Acaudina leucoprocta peptides,ALPs)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5 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80 mg/(kg mb·d)水飞蓟宾)、ALPs低剂量组(200 mg/(kg mb·d)ALPs)和ALPs高剂量组(400 mg/(kg mb·d)ALPs)。采用慢性酒精干预3 周后进行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肝脏和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ALPs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肝脏和结肠组织损伤,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血清标志物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活力,提升乙醇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的脂肪蓄积,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干扰素-γ和IL-6的分泌及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的含量。ALPs显著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调节多种门、纲、科细菌的相对丰度,改善乙醇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并使其趋于正常。结论:ALPs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ALPs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5.
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了两个不同分子量的燕麦β-葡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和1~4四个实验组),每组18只;实验1、2组灌胃给予分子量2.6×106的燕麦β-葡聚糖0.25g/kg·d和0.5g/kg·d,实验3、4组给予分子量为3.7×105的燕麦β-葡聚糖的相应剂量,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期28d。分别于实验的第14d、第28d和停止灌胃后一周(35d)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盲肠、直肠和粪便菌群变化,并在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小鼠体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随着灌胃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均可使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值,使大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相同剂量不同分子量组间差异不大(p>0.05),同一分子量高低剂量组有差异(p<0.05),灌胃28d可使实验组动物体重有所下降。说明燕麦β-葡聚糖具有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探究了甲基烯丙基三硫醚(allyl methyl trisulfide,AMTS)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观察小鼠体重、结肠长度、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结肠组织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16S rRNA系统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表明模型组体重下降25.59%,AMT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下降4.06%、9.88%和5.45%。模型组DAI值为3.51,AMTS三个剂量组分别为2.60、2.88和2.79。与模型组相比,AMTS的三个干预组都减轻了结肠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同时都显著性降低了结肠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p<0.01,p<0.05)。AMTS组较模型组可增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与模型组相比,AMTS还能降低拟杆菌、变形菌等数量,提高厚壁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的数量。研究表明AMTS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泰山蛹虫草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immunoglobulin A,sIgA)的影响。方法:将60 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模型组的小鼠灌胃蒸馏水,3 个蛹虫草多糖组分别以100、200、30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剂量的泰山蛹虫草多糖灌胃小鼠19 d。第20天,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 组小鼠均腹腔注射100 mg/kg的CY。观察蛹虫草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肠黏膜sIg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Y模型组比较,3 个蛹虫草多糖组小鼠肠道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3 个蛹虫草多糖组小鼠的肠道sIgA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泰山蛹虫草多糖对CY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有拮抗作用;泰山蛹虫草多糖也能促进肠黏膜sIgA的分泌,在一定程度上拮抗CY所致的肠黏膜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对野生发菜藻粉和液体培养发菜藻粉进行化学组成的测定,用不同剂量的发菜藻粉(200、400 mg/kg mb)对小鼠进行灌胃,检测小鼠的体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质量浓度、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质量浓度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质量浓度以及免疫器官中免疫因子的表达量、肠道内容物的水分质量分数、pH值和短链脂肪酸含量,并评价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的影响。结果:液体培养发菜藻粉营养价值更高,液体培养发菜藻粉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调节效果更为明显,提高了小鼠的器官指数,增加血清中IFN-γ、TNF-α及肠液中SIgA的质量浓度;明显上调脾脏内IFN-γ、TNF-α及血清型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的mRNA表达,促进相关免疫因子的合成;降低肠液的pH值,提高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提高小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灌胃发菜藻粉使结肠与盲肠中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结肠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另外,肠道中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与免疫相关的益生菌Akkermansia、Parabacteroides、Alistipes和Rumini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结论:液体培养发菜藻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以及能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瑾  杨丽杰 《食品科学》2011,32(15):214-219
目的: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计数法(FISH-FC)测定灌胃自筛菌株嗜酸乳杆菌KLDS1.8701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55混合液对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测定上述两株菌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在体内实验中,采用随机饮用盐酸克林霉素水溶液(2.8mg/mL)的方法建立抗生素性肠道菌群失衡小鼠模型,并使用FISH-FC方法测定小鼠粪便中总厌氧菌、球形梭菌属(Clostridium coccoides-Eubacterium rectale)、肠杆菌(Enter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Prevotella)的数量变化,以此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之后,灌胃嗜酸乳杆菌KLDS1.8701和植物乳杆菌KLDS1.0355的混合液(活菌数分别为107、108、109CFU/mL),以生理盐水为对照,采用上述方法评价混合菌液对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胃混合菌液组可迅速恢复肠道菌群平衡(P<0.01),产生作用的效应剂量为107CFU/mL。结论:直接的抗微生物效应可能是该混合菌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