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研究青花鸡、茶花鸡2号和白羽肉鸡3种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差异,先采用氯仿-甲醇法对鸡肉粉进行脂肪提取,并对脂肪提取物进行甲酯化处理,再应用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3种鸡肌肉中的18种脂肪酸.结果表明:3种鸡肌肉脂肪酸均以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 n-9c)和亚油酸(C18∶2 n-6c)为...  相似文献   

2.
以氯仿-甲醇溶液提取鸡板油脂肪中的鸡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鸡油中各脂肪酸组分以及含量。以三黄鸡、两种不同鸡龄的清远鸡,两种不同产地的白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鸡板油中脂肪酸的组分以及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及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特有的三个优质地方鸡品种:武定鸡、盐津乌骨鸡、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用溶剂提取法提取3种鸡胸肌及腿肌中总脂质,经甲脂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武定鸡、盐津乌骨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胸肌及腿肌中共含有20种脂肪酸,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武定鸡与盐津乌骨鸡胸肌中总脂肪含量分别为28.470与25.042 mg/g,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的16.769 mg/g(p0.05),大围山微型鸡腿肌中总脂肪含量为51.10 mg/g,显著高于武定鸡40.994 mg/g(p0.05);三种鸡的脂肪酸种类相同,饱和、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相似,但各脂肪酸含量有所差异,三个鸡种腿肌中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胸肌中脂肪酸含量(p0.05)。  相似文献   

4.
对杏仁脂肪酸组成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杏仁油脂含有8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油酸的含量尤其高,占总脂肪酸70%以上,杏仁油脂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杏仁油脂及脂肪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逐渐下降,脂肪酸不饱和度越大,下降速率越快。  相似文献   

5.
以氯仿-甲醇溶液提取鸡板油脂肪中的鸡油,以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鸡油中各脂肪酸组分以及含量。以三黄鸡、两种不同鸡龄的清远鸡,两种不同产地的白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鸡板油中脂肪酸的组分以及含量,并进行了对比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支链脂肪酸作为新兴生物活性物质备受关注。羊乳营养价值丰富,其支链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母乳最为接近,分析影响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的因素对羊乳资源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2个品种和山东、陕西地区4个养殖区奶山羊的羊乳支链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萨能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较关中奶山羊的羊乳中支链脂肪酸成分组成丰富,山东萨能奶山羊anteiso-C17∶0显著高于陕西省3个养殖区,陕西省3个养殖区羊乳的异构支链脂肪酸占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本文从支链脂肪酸组成角度揭示了萨能奶山羊的乳营养更丰富,陕西地区萨能山羊乳和山东地区关中山羊乳中支链脂肪酸组成更加贴近母乳。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木薯蚕蛹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及含量。通过GC-MS定性测定,木薯蚕蛹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通过面积归一法分析。各脂肪酸含量为α-亚麻酸43.41%,棕榈酸21.15%,油酸11.59%,亚油酸10.28%,硬脂酸8.08%,棕榈油酸1.88%,豆蔻酸0.93%,十五碳酸0.31%,反式6-油酸0.24%,月桂酸0.16%和9,10-甲基十九烷酸0.16%;通过GC定量测定,木薯蚕蛹油含α-亚麻酸57.63%,棕榈酸20.62%,油酸7.68%,亚油酸6.28%和硬脂酸3.38%。木薯蚕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较多的α-亚麻酸。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了四川地区主栽品种金艳、红阳、红实2号、金实1号、海沃德、徐香及新西兰主栽品种猕猴桃籽出油率,并采用GC-MS结合PCA分析了7个品种脂肪酸组成及角鲨烯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海沃德猕猴桃籽出油率最高(28.28%),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猕猴桃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85.7%~87.1%).不同品种之...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 法,对从国内5 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 个变种的10 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 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 之间;应用SPSS 11.0 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紫苏属植物5 个变种10 份试材间种子含油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GC-MS 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简单,10 份试材种子油中共检测出6 种脂肪酸组分--棕榈酸、亚油酸、α- 亚麻酸、硬脂酸、10- 十八碳烯酸和油酸,其中前4 种为10 种试材的共有成分,1、2、3、5 号试材含油酸,但不含10- 十八碳烯酸,4、6~10 号试材含有10- 十八碳烯酸,但不含油酸。10 份试材种子油中α- 亚麻酸含量介于71.75%~80.06% 之间,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介于88.80%~92.82% 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检测市售山茶油中的掺混,本研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建立了一种检测山茶油中掺入其他低值植物油的方法。实验采用GC-MS检测了市售山茶油、芝麻油、花生油以及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比较,建立鉴别山茶油中掺混这几种植物油的方法以及掺假比例的预测与验证。结果表明,GC-MS检测出上述几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其中主要的脂肪酸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与亚油酸,其中山茶油的油酸含量高达78.8058%,实验检测山茶油中掺入低值油比例为10%、20%、30%、45%的掺假油,且根据特定的油酸的含量建立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因此根据该方法可以用于山茶油中掺入一种低值植物油的检测,最低检测掺入量为10%,且方法快速方便、且方法的准确率高于97%,较为灵敏。  相似文献   

11.
分析比较新疆拜城油鸡和南京土鸡鸡皮总脂质和磷脂的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用溶剂提取法分别提取2 种鸡皮的总脂质和磷脂,将提取的脂质经甲酯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南京土鸡鸡皮总脂质含量和磷脂含量分别为35.56%和7.71%,拜城油鸡鸡皮中总脂质含量和磷脂含量分别为42.65%和8.95%,均高于南京土鸡。南京土鸡与拜城油鸡鸡皮总脂质中各含有25 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烯酸;2 种鸡鸡皮磷脂中均含有10 种脂肪酸,主要包含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亚油酸。2 种鸡的鸡皮油脂脂肪酸的种类相同,但各脂肪酸含量有所差异;脂肪酸饱和程度比例基本相似,但南京土鸡鸡皮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含量高于拜城油鸡。  相似文献   

12.
13.
14.
棉籽油脂肪酸组成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收集于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2 份棉籽为实验材料,用全自动索氏浸提装置提取棉籽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仪对棉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不同产地棉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棉籽仁出油率在18.84%~30.28%之间,平均出油率为24.95%。棉籽油中含有13 种脂肪酸,主要以亚油酸(51.99%~60.88%)、棕榈酸(18.30%~25.68%)和油酸(12.28%~18.50%)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3.62%,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占57.44%。除十七烷酸外,不同产地的棉籽油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并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锦葵酸、亚油酸、苹婆酸、二氢苹婆酸和花生酸是棉籽油的特征脂肪酸。  相似文献   

15.
田甜  武俊瑞  岳喜庆 《食品科学》2014,35(18):78-83
为更好地研究传统豆酱中脂肪酸的组成,先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酱中的脂肪酸,分别利用酸酯化法、碱酯化法和酸碱酯化法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正己烷萃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根据标准谱库NIST11.L,结合有机质谱学规律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定性分析,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衍生化后,脂肪酸甲酯在33 min内完全分离,利用酸酯化法可分析出10 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2%、油酸甲酯23.95%、亚油酸甲酯48.91%;利用碱酯化法可分析出4 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油酸甲酯10.42%、亚油酸甲酯19.63%;利用酸碱酯化法可分析出10 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棕榈酸甲酯13.64%、油酸甲酯24.16%、亚油酸甲酯49.07%。本方法无需标准品即可快速定性检测豆酱中的脂肪酸,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泌乳期母乳中脂肪酸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乳母血型、生育年龄、孕周、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娩方式和婴儿性别、胎次对成熟母乳中与婴儿生长发育直接相关的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亚油酸(linoleic acid,LA)、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相对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在初乳和成熟乳间差异显著(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PUFA含量在各泌乳期无显著差异(P>0.05),AA、DHA含量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在初乳、过渡乳中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成熟乳中含量(P<0.05);母乳中LA含量与婴儿性别有关,ALA含量与乳母孕前BMI有关,母乳中AA、EPA含量与乳母血型有关,DHA含量与乳母孕前BMI、乳母血型有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18.
常用动、植物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永生  郑敏燕  耿薇  刘建 《食品科学》2012,33(16):188-193
以氢氧化钾/甲醇碱催化法对食用油样品进行甲酯化衍生化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采自西安、咸阳市的16种食用植物油和4种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和鸡油)中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其所含各类脂肪酸的比例关系进行详细地分析,以确定不同类型食用油的营养特征。结果显示,各类食用油所含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11-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单烯酸以及芥酸等;不同类型的食用油脂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值差异极大,而且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6脂肪酸与n-3脂肪酸之比值差别也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