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认识低嘌呤物质,合理摄入低嘌呤食物对痛风病人和普通群体均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嘌呤对痛风病发病机理的影响,列举不同食品中的嘌呤含量,综述了食品中嘌呤物质的检测方法以及目前对低嘌呤食品研究现状,为人们深入认识低嘌呤食品和进一步研发低嘌呤食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嘌呤啤酒,指总嘌呤含量低于传统啤酒的一类产品,主要以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消费者为市场对象。本文对嘌呤类物质在啤酒生产中的来源及代谢过程、嘌呤类物质含’疑的降低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为低嘌呤啤酒的研发开发和产品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嘌呤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含氮碱基,在人体内代谢成为尿酸。当人体摄入过多嘌呤或嘌呤代谢紊乱时会导致高血尿酸症,提高痛风发病率,危害人体健康。肉类是人体摄入嘌呤的重要来源,高嘌呤含量的肉类能够显著影响人体内的血尿酸水平。该文就嘌呤与痛风病的关系、肉类嘌呤前处理方法、检测条件以及部分肉类嘌呤含量及其降嘌呤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肉类嘌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消费者选择肉类产品以及如何降低肉类嘌呤含量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嘌呤是所有人体细胞和多数食物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多以化合态存在于食品中。在人体中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当嘌呤摄入过多超出人体的代谢能力时会引发高尿酸血症甚至痛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对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检测方法以及不同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分布进行全面综述,并分析了食品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嘌呤含量变化,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嘌呤检测技术发展和低嘌呤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为最终降低痛风患病率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7种不同取材的食源性低聚肽样品进行嘌呤含量检测,检测结果由低到高分别为玉米蛋白低聚肽、乳清蛋白低聚肽、卵白蛋白低聚肽、大豆蛋白低聚肽、海洋蛋白低聚肽、海洋胶原低聚肽以及海洋骨原低聚肽。其中前3种为低嘌呤食物,后2种为高嘌呤食物,中间的2种为中嘌呤食物。这与各自取材原料的食品嘌呤等级相一致。鉴于上述低嘌呤肽达到低嘌呤食品的要求,结合肽自身的生理功能,探讨其在痛风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认为低嘌呤肽可作为优质的蛋白补充源,缓解痛风患者的合并症,促进尿酸的排泄。  相似文献   

6.
嘌呤代谢会导致尿酸沉积,最终引发痛风。人体中嘌呤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食物中的嘌呤,因此检测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很有意义。本文对不同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嘌呤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低嘌呤啤酒及其酿造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啤酒对人体的营养功能和疗效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长期以来医学观点认为啤酒是诱发痛风的危险因子,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嘌呤,且酒精在体内会加速ATP代谢产生尿酸,其代谢产物——乳酸可以抑制尿酸由肾脏排泄,故容易引起痛风发作。痛风患者是大众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占有相当大的数量,许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都是他们的忌食品。开发出能为痛风患者享用的低嘌呤含量啤酒,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更能扩大啤酒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对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同时采用糖尿病饮食,对照组患者不限制饮食中嘌呤摄入量;观察组患者每日饮食中,将嘌呤摄入量控制在低于150mg范围内,将2组患者治疗8d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低嘌呤糖尿病饮食应用于痛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值及血尿酸浓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嘌呤检测方法不统一, 导致一些文献报道的同种食品中嘌呤分布数值出入较大。本文对食品中嘌呤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定量方法以及嘌呤含量分布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 以期为嘌呤检测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对于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 降低痛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时玉强 《中国油脂》2020,45(7):61-66
大豆蛋白富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具有动物蛋白不可比拟的功能特性。但是大豆作为高蛋白的植物性食品嘌呤含量较高,制约着大豆制品的应用。对嘌呤与痛风的关系,食品中嘌呤的检测方法,嘌呤与蛋白质的关系,传统大豆制品及大豆蛋白中的嘌呤含量及其控制等,特别是经过深加工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低嘌呤工艺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大豆深加工制品如大豆分离蛋白和酸法大豆浓缩蛋白可为痛风病人提供低嘌呤、高蛋白食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嘌呤是一种生物碱,在人体内承担着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嘌呤会在人体内逐步发生氧化代谢并最终生成尿酸。当人体内的尿酸含量高于一定阈值时便会诱发高尿酸血症,继而导致痛风等疾病。而饮食是人体摄取嘌呤的重要途径,食品中的嘌呤含量能够显著影响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因此,明确食品中的嘌呤含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对目前国内外已经测得的不同种类食品中的嘌呤含量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现有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以期为确立统一的嘌呤检测方法,提高食品中嘌呤含量的检测效率及准确度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帮助、指导消费者合理均衡膳食,控制嘌呤摄入量,降低痛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常见干豆类及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健康膳食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嘌呤含量,色谱柱选用Waters Atlantis T3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10.0mmol/L甲酸铵(pH3.6)和甲醇(99%∶1%),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不同种类干豆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干豆类中嘌呤含量显著高于豆制品;干豆类中,蚕豆最高。豆制品中,豆粉最高。结论:不同种类干豆及豆制品中嘌呤含量有差别;干豆类普遍高于豆类制品。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痛风患者对高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鱼片的需求,研制预制调理低嘌呤鱼片.本研究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优化工艺条件,对鱼片进行浸泡-水煮处理,从而对嘌吟进行有效脱除,制得低嘌吟调理鱼片,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嘌吟含量.结果表明,花椒粉水溶液浸泡鱼片的最佳条件为:浸泡时间为45 min,花椒粉添加量为2%(w/V),加工...  相似文献   

14.
Exploring new drug candidates or drug targets against many illnesses is necessary as “traditional” treatments lose their effectivity. Cancer and sicknesses caused by protozoan parasites are among these diseases. Cell purine metabolism is an important drug target. Theoretically, inhibiting purine metabolism could stop the proliferation of unwanted cells. Purine metabolism is similar across all eukaryotes. However, some medically important organisms or cell lines rely on their host purine metabolism. Protozoans causing malaria, leishmaniasis, or toxoplasmosis are purine auxotrophs. Some cancer forms have also lost the ability to synthesize purines de novo. Budding yeast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model for eukaryotic purine metabolism, and thus, purine auxotrophic strains could be an important tool. In this review, we present the common principles of purine metabolism in eukaryotes, effects of purine starvation in eukaryotic cells, and purine-starve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 a model for purine depletion-elicited metabolic states with applications in evolution studies and pharmacology. Purine auxotrophic yeast strains behave differently when growing in media with sufficient supplementation with adenine or in media depleted of adenine (starvation). In the latter, they undergo cell cycle arrest at G1/G0 and become stress resistant. Importantly, similar effect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among parasitic protozoans or cancer cells. We consider that studies on metabolic changes caused by purine auxotrophy could reveal new options for parasite or cancer therapy. Further, knowledge on phenotypic changes will improve the use of auxotrophic strains in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primary drug candidates.  相似文献   

15.
嘌呤碱是茶叶中重要的内含物质,常应用于医疗保健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在黑茶渥堆和茶叶微生物发酵期间嘌呤碱出现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为探究微生物与嘌呤碱代谢的关系,本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不同微生物单菌种发酵对嘌呤碱含量和种类影响不一,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能显著提高茶叶中咖啡碱含量;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乳酸菌(Lactobacillus)、醋酸型乳酸菌(acetic acid Lactobacillus)等对嘌呤碱含量影响不大;酵母菌(yeast)、聚多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对咖啡碱有降低作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嘌呤碱代谢影响存在争议;咖啡碱与茶叶碱存在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