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英  夏文  王飞  李积华  林燕云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1):315-319,325
淀粉的物理改性是指利用物理作用,使淀粉的结构与性质发生变化,以获得某些特定的性质,满足加工生产的要求。物理改性由于具有简单快速、绿色环保的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主要综述了超高压处理、球磨处理、挤出作用、湿热处理、辐射处理以及超声波处理几种物理改性方法对淀粉特性的影响,比如结晶结构、微观形态、分子链结构、糊化性质、老化性质、淀粉糊特性等,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为物理改性淀粉的生产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γ射线辐照技术在淀粉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辐照技术改性淀粉的发展、应用状况以及高能辐射技术对淀粉改性,尤其是接枝改性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阐述了高能辐射接枝改性淀粉技术在纺织浆料应用研究方面的发展前景及其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袁璐  胡婕伦  殷军艺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8):330-337,343
微波辐射加工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具有穿透性好、加热均匀和快速及营养损失少等特点,在食品工业和基础研究中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微波辐射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微波辐射过程中的淀粉介电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微波辐射对淀粉颗粒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结构和淀粉性质的影响。同时,概述了微波辐射在淀粉类食品加热、淀粉原料改性和淀粉类食品杀菌消毒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微波辐射与淀粉结构特性变化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波辐射影响淀粉结构特性的作用机理和淀粉类食品的深度加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反复湿热处理、物理强化、化学强化、酶强化以及其他强化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具体强化机理,为研究开发有效的淀粉湿热处理的强化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非热加工技术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淀粉的改性。经非热加工技术改性后,淀粉颗粒形态、颗粒晶型、颗粒结晶度以及颗粒螺旋结构等结构特性的改变对其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溶解性、消化率等功能特性均产生相应的影响,而功能特性的改变可进一步扩大淀粉的实际应用范围。本文以球磨、脉冲电场、高压、超声波、辐照、等离子体6 种非热加工技术为主,综述非热加工技术改性淀粉结构的原理,指出非热加工技术对淀粉颗粒结构影响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层次结构的改变对相应功能特性的相关影响,并对非热加工技术在淀粉深加工领域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辐射变性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辐射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物理加工方法,目前辐射用于淀粉改性成为新型变性淀粉研究的热点.本文在介绍了辐射的概念和种类的基础上,概述了辐射在淀粉接枝共聚、交联、酯化等改性中的应用,并就辐射改性淀粉的优点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我国辐射改性淀粉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鑫  王斌  崔波 《食品工业科技》2023,(15):474-481
石油基塑料制品滥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石油资源也日益短缺,导致生物聚合物基材料的出现。淀粉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可以作为石油基的良好替代品。然而,淀粉基可生物降解薄膜具有机械性能差和亲水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商业上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对淀粉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是改善薄膜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淀粉的多尺度结构特性,综述了制备生物降解薄膜的淀粉改性方法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改性手段对淀粉基薄膜机械性能、水蒸气渗透性能、透明度和生物降解性等特性的影响,淀粉基材料的性质决定着其应用的方向。最后阐述了淀粉基可生物降解薄膜的应用。改性淀粉基薄膜特性的研究为改善淀粉基薄膜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绿色化学的兴起,使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并且逐渐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淀粉和纤维素改性中的应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离子液体在淀粉和纤维素改性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对淀粉和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改性的发展历程、机理以及相关特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了离子液体对淀粉和纤维素改性的影响,并阐述了离子液体在淀粉和纤维素的改性的发展前景和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
淀粉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天然淀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温度、pH、剪切力等,加工不稳定,限制了淀粉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提高淀粉的功能性,淀粉常采用物理、化学和酶法改性。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大,研究者正在寻找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方法。超声改性淀粉具有绿色环保、处理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物理改性方法,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采用超声改性淀粉的实验研究很多,但关于超声改性对淀粉影响的相关性综述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超声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超声改性机理及超声对淀粉颗粒结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透明度的影响,讨论了超声与其它方法复合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拓展改性淀粉深加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酶法改性淀粉颗粒是在淀粉糊化温度以下修饰淀粉的一种改性方法。淀粉改性后,其颗粒形态、分子结构、晶型、结晶度、溶解度、糊化特性以及流变学性质等发生改变,可达到改善淀粉的加工特性并提高其应用价值的目的。本文通过综述淀粉颗粒酶法改性前后结构与性质的变化,以及改性所需的淀粉酶种类、方法等,以期为酶法改性淀粉颗粒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技术在淀粉改性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常用物理场加工处理方法,目前超声波技术用于淀粉改性成为新型变性淀粉研究热点。该文介绍超声波改性淀粉作用机制及对淀粉糊性质、淀粉颗粒形态、淀粉结构、反应性能和其它性质影响,认为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对淀粉进行改性并提高其功能特性的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淀粉应用研究中,淀粉的加工及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些年,人们对淀粉改性后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淀粉改性对其颗粒形貌有明显影响,导致其性能有一定程度改变。因此,对淀粉改性前后颗粒形貌的表征尤为关键。本文概述了目前淀粉颗粒形貌的表征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有助于大家正确选择合适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丹丹  陶阳  杨哪  韩永斌 《食品科学》2022,43(11):254-264
电场处理作为强化生物大分子改性的常用物理技术,在淀粉高效定向转化方面具有“绿色、高效、连续化”等生产属性。本文从介绍现有电场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出发,概述电场技术在淀粉酶法/化学改性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电场强化淀粉改性的作用机理,探讨电场改善淀粉改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并展望电场技术在淀粉深加工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e influence of twin-screw extrusion (TSE), cold plasma (CP, 1, 5, and 9 min), and their combination (TSE-CP) treatment on the structural, physicochemical, rheological, solubility, and in vitro digestive properties of potato starch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P slightly changed the starch granules morphology, maintained the growth ring and crystalline structure, promoted depolymerization of the amylopectin branch chain, and increased crystallinity and the ΔH value.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resistant starch content increased from 84.80 to 86.46% in the short time CP modified potato starch. Meanwhile, TSE and TSE-CP treatments influenced surface morphology, growth ring of potato starch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dually modified potato starch using combined TSE and CP treatments promoted depolymerization of longer chains,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shorter chains and solubility, and improved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Furthermore, the single and dual treatments did not change the FT-IR spectra patter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SE and CP had more profound modification than the single treatment. The TSE combined with CP is an eco-friendly, thermal, and non-thermal combinat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improve the multi-scale structure of starch and enhanc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lso, the dual treatmen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modified starch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5.
小麦淀粉是小麦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约占籽粒干重的75%,但天然小麦淀粉耐热、耐剪切、耐酸能力差,且易老化回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淀粉功能性能及小麦产品的产品品质,因此小麦淀粉改性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淀粉颗粒形态及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水溶性、消化率等功能特性,功能特性的改变可进一步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论述了小麦淀粉主要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及复合改性)的改性机制及改性后淀粉性质的变化,并总结了改性小麦淀粉的相关制品以及改性小麦淀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以期为改性小麦淀粉在食品及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多糖,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由于天然淀粉耐热、耐剪切、耐酸能力差,且易回生,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改性。在淀粉改性尤其是化学改性中,化学试剂易残留于改性淀粉中,所以快速、安全的物理改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主要概述了六种近些年常用的物理改性技术对淀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并从样品处理时间、损害程度和成本高低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有助于大家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淀粉改性。  相似文献   

17.
淀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多糖,同时也是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的工业原料。天然淀粉耐热、耐剪切、耐酸能力差,且易回生,需要对淀粉进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酶改性。在淀粉改性尤其是化学改性中,化学试剂易残留于改性淀粉中,所以快速、安全的物理改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而物理改性中,热加工改性应用较为广泛。通过概述六种常用的热加工改性技术对淀粉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热加工改性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期能为特定需求淀粉的生产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小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酶解、微波复合酶解三种方法改性淀粉。从淀粉颗粒形貌、偏光特性、结晶结构、短程有序性、粒径分布等方面对小米淀粉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溶胀力与透明度等指标以分析小米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小米淀粉的颗粒结构被破坏,偏光十字特性消失,结晶结构发生改变,但三种改性方法均不影响小米淀粉的基本官能团。其中,微波改性小米淀粉为A型晶体,酶解和微波复合酶解改性淀粉结晶型为B型,微波复合酶解改性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提高了35.32 %。改性淀粉的粒径、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所提高,与原淀粉相比,微波复合酶解改性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49.03 %。综上所述,与单一法相比,微波复合酶解法对淀粉颗粒结构和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最佳,这对于小米淀粉基食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