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王树成 《表面技术》2007,36(5):94-95
为了对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的局部磷化,研制了一种用擦涂方法进行磷化的磷化液,分析讨论了复合促进剂对磷化成膜速度和磷化膜性能的影响.该磷化液游离酸度稳定、常温下操作、工艺简单.磷化膜层致密耐蚀且厚度均匀、可调,外观呈银白或银灰色.可用作耐磨、耐蚀膜层,也可用作有机涂层的基底.  相似文献   

2.
常温超薄型磷化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以下简称REC)为添加剂,研制出一种常温,快速、超薄、耐腐蚀型磷化液并对磷化膜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加速成膜,提高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种低温锌系磷化促进剂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述了锌系磷化膜的形成机理,针对锌系中温磷化技术的缺点,采用测量-t曲线的方法研究磷化液中促进剂对磷化膜生长速率的影响,应用XRD对膜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研制出一种低温锌系磷化加速剂.试验结果表明:将甲醛与氯酸盐进行混合而制成的复合促进剂,可以缩短成膜时间,降低磷化温度,加快磷化成膜速度;在磷化温度为30~40℃、磷化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良好的磷化膜.  相似文献   

4.
耐磨复合磷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磷化膜主要用于耐腐蚀.主要研究一种耐磨性磷化膜,目的是提高磷化膜的耐磨性,使磷化膜可以作为一种固体润滑膜独立使用.按磷化的成膜机理,设计了耐磨复合磷化液配方.研究了磷化液主要成分的含量、温度、时间、酸比等工艺参数对磷化成膜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磷化膜的耐磨性.结果表明:最佳磷化工艺为20g/L Zn(NO3)2、60g/L日夫盐、15g/L Mn(NO3)2、2g/L Ni(NO3)2、2g/L Ca(NO3)2、1g/L酒石酸,少量添加剂,温度60~70℃,时间10~15min.复合磷化膜为深灰黑色,细密针状结晶,孔隙分布均匀.磷化前的表面调整能提高磷化质量.复合磷化膜能有效降低摩擦副表面的摩擦因数,从原来的0.8降到0.2.提高了耐磨性.  相似文献   

5.
常温清洁锌钙系磷化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使磷化实现一级清洁生产,开发了一种用于钢铁表面涂装前处理的常温清洁锌钙系磷化液,实现了磷化液组分的所有分子均参加成膜反应且产物为水或成为磷化膜、沉渣,或在磷化膜干燥过程中挥发的设计思想。磷化液不含亚硝酸盐、重金属(除锌外),在5~40℃下浸渍磷化5~7min,可生成膜重约0.9g/m2、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130~190s的彩色磷化膜。磷化后可免水洗。  相似文献   

6.
陈同云  古绪鹏 《腐蚀与防护》1995,16(4):186-187,191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汽车、家电等工业的飞速发屐,金属涂装前的表面处理受到的普遍重视。而金属的磷化,工艺简单,操阼方便,成本也较低,故在金属涂装前的表面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薄型致密且耐腐蚀的磷化膜更受欢迎。因为这种膜不仅与底漆配套性好,而且能大大增强漆膜对金属基体的附着力。特别是阴极电泳配套性能优异,因而是目前众多研究者着力研究的方向。 为了获得薄型、致密且耐腐蚀的磷化膜,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磷化液即轻铁-锌系磷化液。该磷化液配制简单,成本低廉,所生成的膜薄而致密,耐腐蚀。使用该磷化液无须加热,磷化前不用表调,磷化后  相似文献   

7.
高耐腐蚀无镍中温磷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明 《表面技术》2005,34(4):53-54
研究出一种高耐腐蚀无镍中温磷化工艺,对自制表调剂的成分、制备方法及磷化液中各组分对磷化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长期处于户外的输电杆塔容易遭受锈蚀而受损,传统的涂料涂覆处理无法起到同时除锈和防腐的作用,因此亟须探索一种适合输电杆塔的绿色磷化处理工艺。基于电化学与响应面分析法,以磷酸与氧化锌为基础磷化液,研究植酸、复合钝化剂BM1、硝酸锰三种促进剂的浓度对锌系磷化膜成膜质量的影响,以硫酸铜点滴时间评判其耐蚀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添加不同促进剂的磷化液所形成磷化膜的表面形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磷化液的成膜耐腐蚀效果进行优化,得到硫酸铜点滴时间的二次响应方程。各因素影响次序为硝酸锌>复合钝化剂(BM1)>植酸>硝酸锰,通过优化获得硫酸铜点滴时间为101 s的磷化液配方,即氧化锌15 g/L、磷酸100 g/L、复合钝化剂BM1 1.7 g/L、植酸11.7 mL/L、硝酸锌52.4 g/L、硝酸锰5.9 g/L、OP-10乳化剂适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参数得到的磷化液配方在具有除锈功能的同时能有效提高Q235低碳钢的耐腐蚀性能,可为磷化液新配方的性能预测和浓度优化提供方法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一种中温黑色磷化工艺,借助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磷化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黑色磷化膜表调后的厚度为6μm,其厚度为表调前传统磷化膜的1/3左右.通过表调也可使磷化膜均匀、致密,耐蚀性得到明显提高.硫酸铜点滴腐蚀时间是国家标准的4倍,氯化钠浸渍达72h.结果得到了一种成本低廉、无沉渣、无毒、膜黑的工业生产型磷化液.此工艺可以满足工业化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游中流 《腐蚀与防护》2006,27(4):194-195
通过实验讨论了铁系磷化液的研制配方、磷化成膜的影响因素及磷化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铁系磷化液使用过程中无沉渣,铁系磷化膜的膜层重量为1.2g/m2,柔韧性为1mm,耐硫酸铜点滴实验3min以上。同时发现,试验配方在磷化成膜过程中能形成柔韧性好、耐蚀性强的铁系薄层磷化膜,该膜在阴极电泳过程中溶解性小。  相似文献   

11.
室温磷化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通过测量磷化时电位-时间曲线,分析NO_2~-、F~-离子对成膜的影响,并结合耐蚀试验和磷化膜的形貌观察,得到磷化性能较好的室温磷化液.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对Ti粉修饰的电解磷化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解磷化液中加入纳米金属Ti粉后,磷化晶粒由长条形结晶形貌且结晶颗粒尺寸不均转变为结晶颗粒大小均匀致密的片状结晶,制备得到的磷化膜交流阻抗明显增大,添加纳米金属Ti粉后,磷化膜腐蚀电流降低,耐CuSO4点滴腐蚀时间超过600s。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盐雾实验研究了铜离子对钢铁磷化膜表面形貌、生成机制、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铜离子时,磷化膜由片状的ZPO(Zn3(PO4)2.4H2O)组成;加入铜离子后,磷化膜由花瓣状的ZPO和团簇状的CuO组成。未加入铜离子时,磷化膜中ZPO的生成机制为由花瓣状至片状;加入铜离子后,磷化膜中ZPO的生成机制为由片状至花瓣状。铜离子对磷化膜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浓度6~8 g/L。在临界浓度下,随着磷化液中Cu2+的增多,磷化膜的耐腐蚀性能逐步提高;当磷化液中Cu2+的浓度超过临界浓度后,Cu2+会阻碍ZPO的形成,并且耐腐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马刘宝  朱靖  赖兴涛 《钢管》2011,40(6):49-5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锰系磷化工艺的工艺参数,研究了磷化液酸比、磷化时间和磷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磷化膜成膜的影响,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磷化成膜的作用机理.用经过磷化处理的接箍进行上、卸扣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磷化膜具有良好的抗粘扣性能.  相似文献   

15.
周鸿燕 《铸造技术》2014,(9):2038-2040
通过在磷化液中加入纳米SiO2添加剂,在低碳钢表面制备纳米SiO2磷化膜,对磷化膜的制备过程及其对低碳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可以改善磷化膜的晶粒尺寸,使膜层变得致密。  相似文献   

16.
有关高酸度磷化液的成膜机理目前尚无定论,作者通过对高酸度磷化液进行反复的实验,主要从时间、温度、促进剂等因素对高酸度磷化液所形成的磷化膜的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酸度磷化液的成膜机理, 形成的磷化膜为非晶型的磷酸铁盐.  相似文献   

17.
以锌、钙、镍、锰为主要成膜物质,硝酸盐为促进剂,有机酸为稳定剂,研制了一种中高温拉拔型磷化液。该磷化液不含亚硝酸根,磷化过程中无需添加调整剂、沉渣少、性能稳定,其磷化膜特点在于耐磨、耐压,具有可塑性,主要用于金属标准件加工的前处理。通过钙离子浓度对磷化膜影响的研究,考察了总酸度、游离酸度、磷化时间以及磷化温度对膜重的影响,并得出了较佳的磷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将Q235钢试片在磷酸二氢锰、硝酸锰、钼酸钠、氟硼酸钠等组成的锰系磷化液中常温磷化后,自然干燥3h,制备了免水洗的彩色锰系磷化膜。考察了磷化液pH、磷化时间、磷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磷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SEM及EDS分析了磷化膜的形貌和组成。结果表明,在磷化液pH为2.3~3.1、磷化温度5~40℃下浸渍磷化5~12min,可生成均匀、致密的彩色锰系磷化膜,其在质量分数3%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腐蚀时间90min。喷涂铁红环氧底漆后,漆膜耐冲击性能达50cm,漆膜的附着力为1级。  相似文献   

19.
周谟银 《腐蚀与防护》1995,16(4):176-178
锌离子是锌系磷化液中必须的成份,含量太低(低于5g/L),磷化膜形成困难,但含量太高时,可形成粗大的结晶、更大的厚度,对涂装又是不利的。为改善磷化膜性能,在锌系磷化液中通常还要加入Ni~(2+)、Mn~(2+)、Co~(2+)等。本文就Zn~(2+)、Co~(2+)含量对磷化膜的形成及其性能(厚度、结晶尺寸及状态和防护性)作一讨论。 1 试验方法 (1)Zn~(2+)、Co~(2+)对磷化过程的影响是采用测钢试片(作阴极,阳极为不锈钢片)电位变化进行考察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新型常温喷淋磷化液。喷淋温度15—35℃,喷淋时间3分钟,磷化膜厚度和重量分别达到2μm和1.7g/m~2以上。磷化膜结晶致密,外观呈均匀一致的灰色。详细陈述磷化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给出性能试验结果。常温喷淋磷化液用于黑色金属涂漆前预处理,可明显提高漆膜附着力和整件耐蚀性,适用于合金钢和普通碳钢制品的磷化、涂漆生产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