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复合铵盐作浸出剂浸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考察浸出剂的配比、浓度、液固比、流速、pH等因素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H4Cl、NH4NO3、(NH4)2SO4质量比为4∶5∶6的复合铵盐浸出剂为最佳组合;液固比越大、流速越慢,浸出率越高;当浸出剂浓度为10g/L、pH=3.5时浸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稀土》2015,(1)
选用柠檬酸盐作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的浸取剂,并将柠檬酸盐对稀土的浸出效果与硫酸盐和氯化盐等浸取剂进行了对比,考察了柠檬酸铵作为浸取剂时的最佳浸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铵作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剂时,柠檬酸根离子与稀土离子的配位作用,能促进矿石稀土离子交换,提高稀土回收率,降低浸矿剂铵盐的用量,减小氨氮废水的污染。采用柱浸回收稀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铵浓度3 g/L,液固比2∶1,浸取剂pH 6.0~8.0,淋洗流速0.5 min/m L,稀土浸出率可达90.01%。  相似文献   

3.
对离子型稀土矿进行原地浸矿模拟试验,研究了浸出剂类型、浸出剂浓度、浸出剂pH值、浸出剂流速、固液比和温度等因素对RE、Al浸出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以硫酸铵为浸出剂,在硫酸铵浓度为2%、pH值为4.50、流速为10 mL/min,固液比为1∶0.66,室温浸出的条件下,RE、Al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4.56%、45.1...  相似文献   

4.
离子型稀土矿性质复杂,当前所采用的原地溶浸工艺适应性不强、影响因素较多,为揭示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溶浸过程影响机制,探寻溶浸过程优化调控方法,本文以江西龙南足洞风化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柱式溶浸法模拟原地溶浸工艺过程,开展离子型稀土矿溶浸过程影响规律研究,考察浸出过程各工艺因素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效率的影响以及稀土原矿浸出前后的物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调控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原矿含水量4%、矿层高度43 mm,浸出剂浓度4%、浸出剂溶液p H值5.0、浸取过程固液比1.0∶0.8、浸取剂流速5 ml·min-1为最佳浸出条件参数,在原矿REO总量为0.078%的情况下,可获得浸出率为92.87%的稀土母液,母液中稀土平均浓度为1.73g·L-1,效果良好。稀土离子在浸出过程中与浸出剂的电解质NH+4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稀土离子被交换浸出,而阳离子电解质NH+4则保留在浸渣中,整个浸出过程未生成其他新的物质,没有改变离子型稀土矿原有的晶型结构,不会影响稀土离子的渗流溶浸,有利于离子型稀土矿的绿色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5.
采用规格为Φ6 cm×20 cm的有机玻璃柱柱浸方式,开展了离子型稀土矿新型无氨氮浸取剂的遴选及柱浸工艺优化研究,重点考察了浸取剂类型、浸出剂质量分数、浸出剂用量、浸出p H值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遴选出的硫酸镁作为离子型稀土矿新型无氨氮浸取剂,稀土浸出的效果较好,并确定了较优柱浸工艺条件:浸出剂硫酸镁质量分数为2%,浸出剂用量为液固体积质量比1.0∶1.0,浸出p H值为5.0,水洗用量为液固体积质量比1∶1,浸出的温度为室温。在上述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实验,稀土平均浸出率达到98.40%。在此基础上,采用规格为Ф11 cm×100 cm的有机玻璃柱进行扩大柱浸实验,扩大实验结果表明,该浸出工艺稳定,稀土浸出率稳定,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6.
《稀土》2017,(1)
研究了以氯化钙溶液为浸出剂,从硫酸焙烧混合型稀土矿中直接浸出氯化稀土溶液的新工艺,实现硫酸稀土溶液无需萃取转型直接转化为氯化稀土溶液的目标。考察了氯化钙溶液浸出过程中浸出条件对稀土浸出率和钍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改变浸出温度、搅拌速度、浸出时间、固液比和浸出剂浓度等反应条件,得出浸出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浸出温度:40℃,搅拌速度:300 r/min,浸出时间:30 min,固液比:1∶4,浸出剂浓度:2 mol/L。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又进行了硫酸焙烧矿的三级逆流浸出六次循环试验,稀土浸出率大于92%,钍的浸出率大于75%,浸出渣中钍的含量小于0.03%,为混合型稀土焙烧矿的浸出工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盐酸从催化废水治理产生的污泥中浸出稀土、铝、铁、硅,考察了浸出剂酸度、固液质量体积比、温度、浸出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剂盐酸浓度2.0mol/L、固液质量体积比1∶9、浸出时间0.5h条件下,稀土浸出率为96%,实现了稀土与铁、铝的初步分离;然后采用草酸盐沉淀法制得纯度为99%的草酸稀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贵州某地氧化锌矿的碱法浸出,考察了搅拌速度、矿石粒度、浸出温度、总氨浓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H4Cl-NH3-H2O体系,在搅拌速度300 r/min,矿样粒度200目以下占 92%以上、浸出温度70 ℃、NH3 与NH4Cl浓度比1∶1、总氨浓度7.0 mol/L、浸出时间9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15∶1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3%.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盐酸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浸出稀土和铝,考察了盐酸浓度、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时间对稀土、铝及杂质离子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温度40℃条件下浸出30 min,镧、钇、铝浸出率分别为85%、66%和48%,杂质离子铁、钾、镁浸出率均较低;酸浸液用100 g/L碳酸氢铵溶液调pH分步沉淀铝和稀土,铝和稀土最终回收率分别为46%和75%。采用该工艺可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有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在氟碳铈矿浸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云鄂博混合稀土精矿为原料,AlCl3-HCl为浸出剂,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了AlCl3浓度、HCl浓度、温度、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搅拌速度等对氟碳铈矿浸出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对浸出率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HCl浓度4mol/L,AlCl3浓度1.5mol/L,浸出温度85℃,搅拌时间60min,液固体积质量比35mL/g,搅拌速度100r/min。在此条件下,氟碳铈矿浸出率达到76.63%,接近理论浸出率77.90%。  相似文献   

11.
晶型碳酸稀土与稀土配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质量分析,X射线衍射图谱,红外光谱,电镜照片及分析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从不同类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得到的晶型碳酸稀土与稀土配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晶型碳酸稀土的质量普遍优于草酸稀土;晶型碳酸稀土实际上就是简单稀土酸盐的水合结晶体;不同配分的晶型碳酸稀土其结构和晶型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稀土金属中氯根测定的不稳定原因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建立了既经济又稳定的测定方法。同时探索了氟化稀土中氯根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硝酸浸出—中和沉淀工艺分离含稀土磷灰石精矿中的稀土和磷。结果表明,精矿磷浸出率98.80%,稀土浸出率65.34%。硝酸浸出液经碳酸铵中和沉淀后,磷沉淀率12.07%,稀土沉淀率为93.78%。简化工艺流程后稀土浸出率为4.35%,磷浸出率为87.34%。实现了稀土和磷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稀土化学热处理与稀土材料表面改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黄拿灿  胡社军 《稀土》2003,24(3):59-63
综述了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与某些其它表面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稀土元素在渗碳、渗硼、离子注入、电弧离子镀等方面对工艺过程和改性效果的影响。稀土元素对钢的渗碳和渗硼过程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渗速提高20%~30%;对提高渗碳层和渗硼层的品质和磨损特性、强韧性也有良好的效果。在离子注入技术中,稀土元素能使经离子束改性的材料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大为提高。在电弧离子镀中,对提高膜-基结合力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对稀土元素的合金化作用作了分析讨论和概括。  相似文献   

15.
采用稀土冶炼过程不同性质废水相混合的方法回收废水中的稀土和萃取剂,考察了皂化废水与草沉母液废水的摩尔混合比(Rm)对稀土回收的影响,pH、超声辅助强度及时间等对萃取剂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m=1:1.2时稀土回收率达到最大值62%,pH=1~2时萃取剂的回收率在51%~52%,超声波辅助有助于萃取剂回收,超声频率对萃取剂回收无明显影响,当超声时间为30min时萃取剂回收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16.
稀土产品的物性控制与稀土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讨论了稀土材料性能与稀土产品物性间的相关关系,认为稀土产品的物性控制对于发展未来稀土产业将起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现阶段的稀土产业的发展计划中应当体现出物性控制的攻关目标,并就当前国内稀土新产品开发中的问题和大家关注的热点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稀土超导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稀土超导材料的性能、成形工艺、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介绍了湖南稀土超导材料与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等离子光谱法测定碳酸稀土、氯化稀土中氧化铕含量,系统考察了不同试样浓度、不同基体配分下共存元素对测定元素的影响,并进行了加料回收及精密度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与ICP-MS的对照结果令人满意。测定范围0.01%~0.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pH=2.8时,稀土离子与草酸形成草酸稀土沉淀的原理,用草酸稀土重量法测定稀土总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包头稀土矿中相对过剩的不经过分离镧、铈、镨轻稀土与锆的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制备(LaCePr)0.6Zr0.4O2稀土催化剂的前驱体.前驱体焙烧后会放出气体,所以用TG和DTG(热重法和微商热重法)研究了其热分解过程,分析了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微分法计算了其热分解过程所符合的动力学模型,用多种积分方法和非等温线性拟合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LaCePr)0.6Zr0.4O2前驱体的热分解反应温度较低,在200℃~300℃之间,热分解过程符合三维扩散,球形对称Jander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