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种直扩通信信号快速检测识别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和论述了一种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信号的快速检测识别方法,用该方法可以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扩频周期,扩频码长及扩频码型进行检测和识别,最后,给出了把提案方法用于完整实验系统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剩余数系统的直接序列扩频多址通信方式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议并分析了一种基于剩余数系统的直接序列扩频多址通信方式;利用特征函数方法分析了在信道中存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和多用户干扰情况下系统的差错特性,给出了平均差错概率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数据计算结果对建议的扩频通信方式和M进制正交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方式在系统结构,差错特性,多址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秦怡  田斌 《导航》2007,43(1):1-6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信号检测是通信对抗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信号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讨论了自相关域检测方法、四阶累积量方法、谱分析与信号子空间分解法,其中四阶统计量方法和谱分析与信号子空间分解法的最低检测门限远低于相关算法,谱分析与信号子空间分解法在直接序列扩频(DS/SS)信号的伪码周期估计以及伪码序列盲估计中,利用功率谱二次处理结合信号子空间分解的方法可以实现对低信噪比DS/SS信号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自编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由于提高了通信信号的隐蔽性,且保持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技术原有的抗干扰性能,对改善军事抗干扰通信具有积极意义。根据自编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特点,设计出了原理样机,并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帧变化并发送同步头的初始同步方案,效果良好。经过测试,所有性能指标均已达到预期目标,并且与单用户下的理论分析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凌聪  孙松庚 《电子器件》1997,20(1):162-16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扩频序列产生方法,运用混沌的遍历理论分析了理想民政部昆沌扩频序列的性能,实际性能作了计算机模拟。0初步结果显示,混沌扩频序列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优选序列。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扩频码本身的特点,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直接序列扩频信号最佳干扰信号的带宽。通过计算机仿真,对比了功率相同而不同干扰信号带宽情况下直接序列扩频通信误码率,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直扩信号的侦察与干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低信嗓比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对抗技术的检测及干扰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不同的检测方法及干扰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中提出的虚拟式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电台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软件无线电和虚拟技术相结合。使用虚拟技术,系统具有易于实现、开发快捷、性能改进灵活、容易与其它应用结合、有利于新标准的推广等优点。文中论述了虚拟式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电台原理,包括发射方、接收方的结构和多址通信的原理,并详细讨论了电台实现硬件和软件情况,最后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直序扩频通信系统的研究与System View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频通信系统与常规的通信系统相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并具有信息隐蔽、多址保密通信等特点,正从军事应用向民用通信发展。理论分析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并用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System View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系统的抗干扰特性等特点,对扩频通信系统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SystemView是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对系统进行设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文章利用该软件,对扩频通信中最典型的扩频工作方式——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 DSSS)构造了仿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直扩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远远大于普通的二进制系统,且系统的误码率较小.最后分析了直接序列扩频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国外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通信对抗技术的概况。分析了跟踪式干扰能力的一些限制因素,预测了空基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航空兵地空战术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指出DS/FH混合体制应为地空战术通信系统优选的抗干扰体制,并分析了DS/FH混合体制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低信噪比条件下DS信号的检测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目前存在的各种DS信号检测方法进行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处理修正周期的DS检测方法。计算机模拟表明,与其他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和参数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力线双路扩谱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低压电力线的信道特性异常恶劣,为了利用低压电力线实现可靠通信,把数字载波调制与扩谱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提出了数字载波调制与直序列扩谱(DS)相结合的低压电力线通信模式,建立了低压电力线的MSK双路扩谱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研制了低压电力线的MSK双路扩谱通信电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满足了电力线通信信道有效带宽窄的特点,实现了较好的频谱利用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该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能较好地抑制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干扰,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领域。  相似文献   

14.
连续补充充电实时时钟芯片DS1302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路  朱清慧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9):116-118
详细介绍了达拉斯公司的实时时钟芯片DS1302的主要特点和与外部控制CPU的串行通讯方式,并对其内部结构、管脚功能及内部时钟/日历寄存器和静态RAM对数据读写控制方式也分别做了具体介绍,其目的是使应用者能对此芯片的功能、参数和使用方法有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快速上手。同时,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通过该例使读者对DS1302的外部电路连接和数据通讯方式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提出高维直扩通信系统的概念,定义决定系统基本形态的“中介码”.高维直扩系统比现有的几种多进制直扩系统更一般化,可为构造更有效的直扩通信方式拓宽思路.为了减小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提出一种网格编码高维直扩通信方式,并给出在多址环境下系统渐近差错性能的数值结果.最后给出对全文的总结和提出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杜洋  董彬虹  赵岩  党冠斌  王莉 《信号处理》2015,31(5):514-520
扩跳频通信技术以其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军事与民用通信中,但其频谱效率不够高。因此本文给出了一种信息驱动扩跳频(MD-DS/FH)通信系统模型,即在发射机中的跳频图案不再由传统的跳频码发生器驱动,而由所传输的部分信息数据来代替,并且接收机釆用包络检测器对载波频率进行盲检测。本文推导了AWGN与Rayleigh衰落信道下系统的误比特率公式,给出了闭合表达式,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给通信系统在提高扩跳频通信系统频谱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误比特率和抗阻塞噪声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MSK调制的直扩/跳频混合扩频通信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还具备较好的频带利用率和误码性能。结合直扩/跳频混合扩频系统和MSK调制的原理和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SK调制的直扩/跳频混合扩频通信系统,给出了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相关算法,并搭建硬件平台对其解调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系统采用部分匹配滤波法进行解调是比较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  张炎  赵延军 《微电子学》2007,37(5):709-711,716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芯片的选取、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以及实现温度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是单总线器件,与51单片机组成一个测温系统,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等特点,而且在一根通信线上,可以挂接很多这样的测温系统,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9.
侦察中的直扩信号PN序列盲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通信侦察中低信噪比下直扩信号PN序列的盲估计问题,分析了矩阵特征分解算法。该算法基于直扩通信的基带信号模型,以及已知直扩信号的伪码周期,通过对信号的自相关矩阵进行特征分解,获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而估计出PN序列。理论分析与仿真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低信噪比背景环境中,能够准确地恢复出PN序列。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called orthonormal code diversity detection (OCDD)/CDMA system based on the novel concept of orthonormal-basis diversity which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existing spread spectrum diversity concepts such as path diversity and frequency diversity. The OCDD/CDMA system is similar to the conventional DS/CDMA system in the transmitter structure, but is different in the receiver structure as it employs the extended orthonormal basis-function set which is the union of the Walsh basis-functions multiplied by the PN sequences and, optionally, their delayed replicas. The received signal is matched to the extended basis functions, and the matched signal components are combined together after individual channel compensation. The proposed OCDD/CDMA system exhibits the bit error performance which is much improved over the conventional DS/CDMA system using maximal ratio combing. In addition, it is robust to the chip timing error, which becomes more crucial in the future DS/CDMA systems having a higher data rate and smaller chip interval. Fr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onfirm that the OCDD/CDMA system is a uniqu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that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diversity utilization in the slowly fading channel, overcoming the inherent problems in the DS/CDMA and OFDM/CDMA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