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面粉生产企业的科研开发工作进行了探讨 ,提出面粉生产企业应该多从面粉应用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药类保健食品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我国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源远流长的"药食同源"文化为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了基础。但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建立在中医基础之上的中药功效受到一定质疑,围绕着中医药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和中药功效的真实性以及围绕着中医药的争论展开论述,从食品科学的角度对中医保健食品开发的科学性进行了探讨,提出虽然中医药得不到普遍认同,但中药的功效在长期使用中得到了验证,所以,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是有实证根据的,但关键是在以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作为指导时,还要以现代科学特别是食品科学的研究为依据来进行开发的观点,以期为中药类保健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传统医药学早就有食物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记载,但总是因缺乏严谨的科学证据而被藐视.有幸地是日本研发团队在1984至1994年间进行了食品机能性整合型大计画,明确证明了食物针对特定人群具有调节生理机能和医疗保健的功效,也因而掀起保健食品产业的全球热潮.台湾于1999年元月立法院审议通过「健康食品管理法」,并于同年8月3日开始实施.所谓「健康食品」系指含有特殊营养素或对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效的食品,这些食品必须先经过卫生署健康食品审议委员会审查通过,而且在产品标示上不得有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字眼出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社会大众的健康意识以及保健、养生方面的需求也愈来愈高,中药保健食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选择之一。从目前中药保健食品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约束管理,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中药保健食品的发展战略,为我国中药保健食品的开发、发展提供更为科学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含中药成分的保健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时所采用的菌落计数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合理性。方法根据GB16740-2014《保健食品》中的微生物限量要求,结合《中国药典》附录中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GB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固态茶类和液态口服液类10批次含中药成分的保健食品进行了抑菌性筛查及消除的方法学验证。结果对菌落计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筛查出3批供试品存在抑菌性:供试品对菌落计数的抑菌性通过培养基稀释法不能完全消除,但可通过中和法消除;对控制菌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筛查出4批供试品存在抑菌性,供试品对控制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通过培养基稀释法和中和法等均未能消除。结论建议采用含中和剂的琼脂培养基进行计数,并在试验中增加阳性对照菌株进行监控,含中药成分保健食品的检验方法应参照《中国药典》进行方法学验证。  相似文献   

7.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护肝、保护肠道、保护心血管等众多生理功能。深入研究茶多酚生理机制对其在保健食品领域的研发应用至关重要。该文以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多酚的研究为基础,对其生理机制及保健食品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以期为此类化合物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营养保健食品的重要性。大众对改善生命质量的渴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基于此,简单阐述营养保健食品的概念和特征,从婴儿、青少年、孕妇、中老年等方面分析我国营养保健食品研发现状,提出推进营养事业的对策,以期提高公众健康水平。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食品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众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保健食品上。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增强机体  相似文献   

9.
我国保健食品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迅速而研发陷入低谷的状况,本文从不同人群和不同功能两大方面阐述了各类保健食品的研发现状,分析探讨了其以后研发的方向和趋势,并对我国保健品在未来研发的总体方向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保健食品功能定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颁布以来 ,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检验机构、广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保健食品行业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卫生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继确定了 2 2项保健功能 ,并颁布了相应的功能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为国家审批保健食品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企业开发研究保健食品提供了参考标准。但是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 ,目前的保健食品行业还没有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养生理论和食疗保健资源的优势 ,目前的产品还远远不能…  相似文献   

11.
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及其含有的功能性成分,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发思路进行了的探讨,旨在引起业界对我国丰富的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关注,同时也为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究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研发的创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及其含有的功能性成分,对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发思路进行了的探讨,旨在引起业界对我国丰富的药食两用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关注,同时也为药食两用生物资源的研究提供了某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目前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项目与项目管理的定义及相互联系,阐述了项目管理在保健食品研发中应用的意义及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增加骨密度葛根氨糖胶囊保健食品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葛根提取物、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主要原料,辅以硫酸软骨素,并通过确定其生产工艺,研制出了保健食品葛根氨糖胶囊。经安全性毒理学实验表明其安全无毒;经功能实验表明其具有增加骨密度的功能;经卫生学、稳定性评价表明葛根氨糖胶囊卫生学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要求,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其关注点也逐渐从对温饱问题的解决上过渡到个人健康问题上。在这种大背景下保健品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7年整个保健品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而保健食品的消费总额也占到人均总消费额的25%以上。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保健食品研发与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保健食品”从理论到实践上进行了讨论。目前,由“保健食品”引起的问题和看法很多,为辨明是非,提高认识,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编辑部拟以此文引起大家对“保健食品”的关注和讨论,欢迎大家勇跃来稿,各抒已见。  相似文献   

17.
保健食品的研制理论依据探讨夏志学,刘俊旺鹰潭市卫生防疫站(336000)保健食品的研制是一个从调查研究到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以前的过程,本文以我市申报的A、B、C三种保健食品为例、探讨保健食品研制的理论依据。按其研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10项内容。1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并分析当前清咽保健食品组方规律,为清咽中药保健食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SAMR)公布的清咽类保健食品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SPSS Statistics和SPSS Modeler分析其一般使用情况和组方特点。结果 在SAMR共搜集到206件宣称具有唯一清咽功能的保健食品,剂型以片剂、液体剂型、糖果为主,共占比79.61%。在保留唯一中药原料的143件保健食品中,包含中药101味,累计使用687次,使用频率≥2%的中药原料有15味,累计使用452次,占比65.79%。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解表药的使用频次较高,药性以寒、平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主归肺、胃经。进一步聚类分析得到5个类群,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二项关联规则中22个中药组合关联度较高,三项关联规则中9个中药组合关联度较高。结论 清咽保健食品在中药原料的选择上符合中医药理论,对其组方规律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为研发清咽中药保健产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类保健食品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保健食品中最具特色的产品。发挥我国中药类保健食品的优势,大力发展天然、绿色、安全有效的产品,研发者和监管者都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从中药类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做了深刻的研究分析,期冀为中药类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斯波 《中国调味品》2007,(10):75-75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加快,原来单一的和发酵型的调味品很难满足当前消费之需要,这些调味品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目前大多是工艺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更标准化和规范化一些,而复合调味品的研发思路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发展的餐饮业需求由于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必胜客等快餐的大量涌入,迫使中餐火锅等餐饮后厨化进程加快,如火锅快速发展带动火锅底料、涮料、蘸料等快速上市,如东北狗肉火锅、北方羊肉火锅、西南重庆火锅及其麻辣烫、老鸭汤、干锅兔、连锅、串串香、毛肚火锅、鳝鱼火锅、黄辣丁火锅、烤鱼、牛蛙火锅等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