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县木塔从建成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塔体残损变形已极其严重.观测发现,木塔的整体变形和单柱倾斜都极为严重且发展较快,尤其近6年柱网变形明显加速,木塔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针对塔体的病害特点,提出了桁架网片止偏及纠偏治理思路,并对2层柱网的纠偏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通过分析发现,纠偏后木塔梁、柱的最大应力值变小且各柱的变形发展趋势有利于木塔的整体稳定,说明该纠偏方案是可行的.希望能对相关木塔的修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钦华  李奇志  杨小军 《工业建筑》2001,31(8):66-68,39
着重阐述工业厂房车间排架柱加固纠偏的方法和原理 ,以及对加固纠偏效果的分析 ,并对纠偏损失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以后的加固纠偏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某桥梁桩基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盖梁施工完成后,桥台进行了堆载施工。在对桩柱位进行复测时,发现部分墩桩出现偏位。随后对桩柱的完整性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桩柱混凝土结构完好。通过偏位原因分析,结合有限元分析和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钻孔掏土纠偏法进行处理。处理后对桩柱再次进行完整性检测,桩柱结构完好,达到纠偏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某铝冶炼厂上料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导致某铝冶厂3#、4#料仓倾斜的原因,提出了用共同作用分析方法研究顶升纠偏的思路.依据结构协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原理,模拟了由于不同顶升方法产生不同工况下结构内力分布情况,对该工程的纠偏加固方案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在整个托换施工、断柱、接柱恢复过程中,以任意一构件达到设计承载力作为纠偏工程的极限状态.分析了顶升过程中托换梁的刚度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对托换梁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研究了纠偏过程中,相邻柱的允许差异顶升量、顶升速度、各重点监测范围.通过分析研究给出了一套合理的现场顶升纠偏加固技术方案,实践表明效果良好,对今后建筑物纠偏加固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某六层砖混结构办公楼纠偏工程为例,对纠偏工程中的具体设计和施工工序进行了简要阐述:主要包括顶升托换结构系统设计、顶升纠偏施工方法和施工着重点、顶升托换过程中墙体和柱的构造处理设计和顶升监测设计等。并结合工程实际对纠偏工程的效果与施工前后进行了观测对照,其纠偏结果达到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建筑物整体稳定,工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了某框架结构的工程概况,并对其倾斜原因进行了分析,制定出了地基基础加固与托换顶升纠倾的综合修复方案。通过最终该建筑的纠偏工程效果来看,断柱托换顶升纠偏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某厂房装饰车间抗风柱基础轴线的偏位发生原因及纠偏和收到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某厂房柱纠偏加固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某厂房在设备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不当,造成基础桩、承台和柱发生偏移的问题,分析了事故原因,着重对该工程混凝土柱纠偏加固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宋明志  杨敏  王勇 《建筑技术》2012,43(12):1130-1133
某主题公园标志性构筑物施工阶段发现主体倾斜,须进行纠偏加固。加固施工前进行检测,分析倾斜原因,结合钢框架特点,采用清除柱脚二次浇筑层后调节柱脚板标高纠正主体倾斜的方法,纠偏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灌注桩桩基础建构筑物,在传统纠偏工艺基础上发展新型截桩可控迫降纠偏工艺。该工艺采取截桩替代破除墙柱的方式安放千斤顶,用迫降方式代替顶升,通过限位钢管防止千斤顶损坏及过纠行为,采用分级迫降方法保证迫降过程同步协调性。文章阐述了新型截桩可控迫降纠偏工艺流程及施工控制关键点,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实践表明,新型截桩可控迫降纠偏工艺可运用于高层灌注桩桩基础构建筑物纠偏,具有工期短、造价低的特点,且对上部结构无损伤,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戴志成  卫龙武 《山西建筑》2006,32(23):70-72
对几种纠偏方案的经济技术进行比较,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断柱顶升纠偏法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说明了该法在城市危房纠偏加固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陈日知 《山西建筑》2007,33(14):117-119
分析了某民房突然倾斜事故的原因,运用锚杆静压桩进行基础加固,对锚杆静压桩加固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采用局部断柱顶升法进行纠偏,实践证明该法效果良好,以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顶管技术在我国运用愈益广泛.作为顶管设计的重要参数,顶力受地质条件及施工水平等因素影响,往往难以确定,因此,对顶进阻力进行系统性研究非常有必要.文中将从水平顶管、曲线顶管和竖向顶管三方面分别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整理归纳分析,并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顶管轴向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允许顶力大小。若顶力控制不当,顶管可能发生轴向失稳破坏。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偏差会降低轴向稳定性。为解决存在轴线偏差的钢顶管允许顶力计算问题,考虑管周土体的约束、管土摩阻力的共同作用,将钢顶管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偏差作为初弯曲,建立并求解能量方程,获得了临界顶力荷载的解析解。结合实际工程,提出了根据容许轴线偏差量与管长共同确定初弯曲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初弯曲条件下的稳定系数与允许顶力。稳定系数与轴线偏差呈二次曲线关系,轴线偏差越大,顶管轴向稳定性越低,允许顶力越小。钢顶管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轴线偏差造成的不同初弯曲计算稳定系数与允许顶力,以控制顶管顶力,避免发生轴向屈曲。  相似文献   

15.
矩形顶管施工顶推力的计算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顶油缸在设计顶力时需要依据公式计算结果进行配置,因此,公式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关系到施工的财力物力成本。顶推力主要由顶管掌子面的迎面阻力和管壁周围的摩阻力两部分组成,迎面阻力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定值,因此顶推力公式计算的关键是管周摩阻力的推导。考虑管土之间的泥浆触变特性,通过黏性流体力学的N-S方程结合微元分析法计算矩形顶管管壁周围的摩阻力,并以此推导出顶推力计算公式。通过工程验证,推导的公式结果误差为21%,与现有矩形顶管顶力计算公式对比,更接近实际测量值,验证了本文公式在矩形顶管顶推力计算方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余蓬 《安徽建筑》2007,14(6):219-220
孔道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文章着重介绍了关于孔道压浆的工程研究,叙述了通过改进压浆材料和工艺提高普通压浆工艺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下穿铁路箱形桥常采用顶入法施工,顶进过程中,千斤顶所产生的顶力经常使工作坑围护结构产生附加内力变形。但后背梁与滑板整体浇筑的特点,使得通过后背梁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不明确,这种附加内力变形有多大,设计中如何考虑,目前没有清楚的认识,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采用弹性地基梁法对围护结构进行基坑开挖与箱涵顶进全过程内力变形分析,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桩和后背梁的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取得了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顶力分担比及箱涵顶进对工作坑围护结构内力变形的影响,为完善箱涵顶进工作坑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矩形顶管在市政交通领域的应用,10m级两车道矩形顶管技术越发成熟,亟需15m级三车道矩形顶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本文对嘉兴市快速环线15m级三车道矩形顶管下穿南湖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进行介绍,工程采用一台14.8m×9.4m类矩形盾构机进行南北双线分离式顶进实施,机头采用前6后8多刀盘组合形式,通过设置凹凸...  相似文献   

19.
徐智华  李菁 《特种结构》2009,26(6):65-68
上海世博北京西路~华夏西路电力电缆隧道三标工程采用Ф3500F型钢筋混凝土管和大刀盘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施工。该工程分为6个区间顶程,全部是大直径长距离曲线顶管,其中11~10区间顶管穿越的地层主要为夹砂粉土层。该区间顶管实施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对顶管触变泥浆材料、配方、搅拌方法、注浆工艺等,尤其是对触变泥浆在粉土地层中的抗渗透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在施工中的运用,成功地将混凝土管道外壁与粉砂土之间的单位面积侧向摩阻力控制在1kPa以内,保证了顶管顺利贯通的同时,该研究与应用成果还为今后类似顶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吕春兰 《山西建筑》2005,31(17):125-126
对人工顶管方式的分类作了探讨,阐述了顶管工艺的关键机具以及钢管顶管的焊接质量,介绍了顶管施工方法,并对管段顶进过程中的测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