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品位钨钽铌粗精矿碱分解液的碱性萃取清洁生产工艺有着较好的产业前景。研究了影响钨萃取效果的萃取剂浓度、极性改质剂浓度、振荡时间、振荡温度等因素。试验采用N263萃取方法分离富集钨,在料液[OH-]浓度为44.1 g·L-1,WO3浓度为132.43 g·L-1,温度为25℃,振荡时间8 min,萃取有机相组成为62%N263(500 g·L-1)+15%仲辛醇+23%磺化煤油,相比O/A=2/1的条件下,测得有机相中WO3饱和容量为122.63 g·L-1。在此条件下,经过4级逆流萃取后,萃余液中WO3浓度可降至0.35 g·L-1以下,钨萃取率达到99.7%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Na_2WO_4在NaOH-H_2O系中溶解度的特点,提出了碱分解的新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分解方法比较,具有主体元素钨与杂质分流的显著特点。由于碱的直接回收使加工成本低。该法尤其适合于处理含杂质较高的钨矿物。 相似文献
3.
以H2SO4替代HF为浸出剂,提出了硫酸焙烧—硫酸浸出,从钽铌粗精矿中提取铌的湿法处理新工艺,解决了传统湿法浸出铌精矿中使用HF造成的高成本和污染等问题。结果表明,硫酸焙烧阶段,在粗精矿-74 μm占比90%、浓硫酸与矿样质量比80%、焙烧温度300 ℃、焙烧时间1.5 h的条件下,矿样中的铌反应彻底且留在渣相中。浸出阶段采用30%质量比的H2SO4,在液固比3︰1、温度90 ℃的条件下浸出3 h,铌的浸出率达到93.4%。 相似文献
4.
钨精矿,锡石矿中铌和钽的5—Br—PADAP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天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96,(3):48-51
用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为显色剂,采用多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钨精矿,难溶锡石矿中的铌,钽,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0.021。 相似文献
5.
碱法热球磨分解高钙黑钨精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基础理论研究与碱法热球磨分解难选钨中矿工业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碱法热球磨分解高钙黑钨精矿的新工艺,并已成功地应用于5家钨冶炼厂。实践表明,用理论量1.8倍左右的 NaOH溶液分解含 Ca≤3.42%的黑钨精矿、粗精矿、不预磨、在150~165℃下分解2h,钨的分解率稳定于98.63%~99.33%,主要杂质平均溶出率为 Sn2.0%、As12.7%、Mo75.7%、Si12.7%,粗Na_2WO_4 溶液经离子交换工艺可使产品达到国标 GB10116-88的 APT-0 和 APT-1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准确分析铌钽精矿中铌、钽含量,对选冶及新材料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氢氧化钠作为熔剂,使用银坩埚,通过碱熔方式消解样品(熔融温度为720℃,熔融时间为20min),再酸溶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铌钽精矿中铌、钽。对样品常见的消解方式、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的选择、共存元素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确定钴作为铌的内标元素,铬作为钽的内标元素,分析谱线及内标线为Nb 309.4nm-Co345.3nm、Ta 240.0nm-Cr 284.3nm。铝、硅、钾、钠、钙、镁、铜、铅、锌、硫酸根、锰、磷、铬、钡、钴、砷、镍、锶、铍、钪、锡等不会对铌、钽的测定产生干扰。方法中铌和钽的检出限分别为0.007%和0.011%。按照实验方法测定4个铌钽精矿实际样品中铌和钽,并以多家实验室的测定平均值作为推荐值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铌和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均小于0.6%,相对误差处于±5%之间。 相似文献
7.
8.
铌-钽-钨合金条作为C103合金的原料,对Ta、W以及气体杂质C、O要求严格,并且在端头取样,这就给生产增加了难度。本文对粉末冶金法生产Nb-Ta-W合金条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控制C、O的工艺参数。摸索出了使Ta、W均匀分布的办法,提出了合理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9.
热球磨碱分解高钙黑钨矿及白钨精矿技术在我厂的应用南昌硬质合金厂陈天令鸟1概述我厂自1996年3月引进热球磨技术试生产以来,已处理黑钨精矿750余吨,其中高钙黑钨矿200t,分解率均在98%以上,仅原料进价已节约20多万元,碱耗、收率指标均比老工艺好... 相似文献
10.
从含铌钽的钛矿中回收铌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进口的钛钽铌矿进行了提取钽铌的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浓度大于55%的氢氟酸加温分解该矿,可使钽铌的分解率大于90%;在HF-H_2SO_4体系中,用工业仲辛醇对含高钛、锡的分解矿浆调酸液进行矿浆萃取钽铌,所得Nb_2O_5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3627-83FNb_2O_5-3,Ta_2O_5符合国标GB3626-83FTa_2O_5-3质量要求。提出的工艺适应于处理高杂低品位钽铌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以钨渣为二次资源,研究开发合理的回收工艺,将其中的钨、钽、铌、铁、锰加以回收利用,生产出市场需求的氧化铁和碳酸锰,钨、钽、铌得到富集后重新返回其冶炼过程加以利用。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从钨渣中回收的钨富集物含WO3 61.41%,钨回收率71.36%;钽铌富集物含(Ta2O5+Nb2O5)7.94%,钽铌回收率70.69%;氧化铁含Fe2O3 90.49%,铁回收率84.75%;碳酸锰含Mn 43.68%,锰回收率83.25%。该工艺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赵秦生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5,33(2):31-34
阐述了机械活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某些矿石分解过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指出机械活化既可加速分解过程。又能提高浸出率。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双重目的。介绍了俄罗斯在钨精矿分解中对机械活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某低品位铅钼粗精矿中(含钼4.39%)钼主要以钼酸铅矿物形式存在,采用硫化钠浸出工艺提取氧化钼。在粒度-74μm占83%、硫化钠用量为理论量的2.5倍、液固比3∶1、浸出温度90~95℃、浸出时间1 h的条件下,钼浸出率85%,铅以硫化铅形式进入浸出渣,实现了钼酸铅矿中钼铅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16.
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TG-DTA热分析技术研究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添加CaO-NaCl后,混合稀土精矿的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405℃~498℃区间主要是氟碳铈矿的分解,第二阶段在670℃~730℃区间主要是CaO和矿物中的CaCO3分解独居石和稀土氟氧化物。并选择了焙烧温度、CaO加入量、NaCl加入量为影响因素,用二次正交回归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混合稀土精矿分解率随三因素而变化的规律,得出了相应的回归方程。通过分析讨论,得到了CaO-NaCl体系焙烧混合稀土精矿的合理工艺条件:温度780℃、CaO加入量15%(质量分数)、NaCl加入量1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7.
对钼精矿真空分解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分解温度1 500~1 800℃、炉内压力0.1~100 Pa条件下钼精矿内的各种含硫化合物都能实现分解或升华,主物相MoS_2遵循逐级分解规律,PbS、As_2S_3直接变为气态挥发,SnS_2、Bi_2S_3分解和挥发的可能性都有,CuS较容易分解为Cu_2S,但Cu_2S分解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低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SnO2和Cu2FeSnS4碱浸出热力学行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钨精矿焙烧预处理对锡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苛性钠浸出钨精矿时,SnO2极难浸出,浸出率接近为零,而Cu2FeSnS4的浸出率则高得多,在一般浸出条件下可高达40%~50%。钨精矿经过氧化焙烧后,可明显降低锡的浸出率,在焙烧温度为700~800℃、焙烧时间为2 h工艺条件下,Cu2FeSnS4所含硫化状态的锡就可完全转化为SnO2。锡的浸出率由5.96%下降至1.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