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运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IMT及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与CAG结果对照。结果非冠心病组、冠心病不同分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和冠状动脉记分随CAG严重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或<0.01),颈动脉IMT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Kappa值;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Kappa值。结论颈动脉超声和运动平板试验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比较强化降脂与介入治疗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强化降脂组)60例和B组(介入治疗组)60例,后将2组患者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血脂、血清hs-CRP、UA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A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再次住院率均低于B组,A组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血清TG、TC及LDL-C、hs-CRP、UA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而血清HDL-C的水平则高于B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广东化工》2021,48(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wnt5a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首次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患者,根据有无高血压分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40例A组,初诊无高血压患者40例B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C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并测定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等指标并检测血清wnt5a。结果 (1)三组血清wnt5a水平依次为,T2DM合并高血压组T2DM组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wnt5a与体重、BMI、FPG、HBA1C、TG、TC、UA、SBP、DBP、Fins、F-CP、HOMA-IR、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wnt5a为因变量,体重、BMI、FPG、HBA1C、TG、TC、UA、SBP、DBP、Fins、F-CP、HOMA-IR、HOMA-β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Wnt5a的独立影响因素是TG、BMI。结论:血清wnt5a在T2DM合并高血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作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预测指标,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小琴 《化工之友》2008,27(9):64-64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对冠心病、糖尿病肾病、急性感染、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脂蛋白(a)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组血清Lp(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p(a)测定在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中有一定应用价值,同时Lp(a)是最敏感的急性时相蛋白.  相似文献   

5.
张连河 《化工之友》2007,26(20):15-15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DM)及血糖正常3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以及血脂(包括CH、TG、HDL-C、LDL-C)、血压(包括SBP、DBP)及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并分析血糖与这些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DM组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指标也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高血糖,尤其是餐后的高血糖,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尽早予以干预,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的分期、血清白蛋白水平、化疗、性别、年龄等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方法用Access数据库界面录入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间收治的251例大肠癌患者病历资料,按UICC大肠癌TNM分期法(1997年)进行分期。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分析大肠癌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总贫血发生率为29.88%,男性与女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血症和接受化疗的患者贫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清蛋白正常与未化疗者(P<0.005);大肠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其贫血发生率也不完全相同(P<0.05);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危险因素有3个,分别是血清白蛋白水平(X1)、化疗(X2)及分期(X3)。结论大肠癌患者贫血的发生与分期、化疗、血清白蛋白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镁(Mg)作为神经系统的重要元素,是脑卒中的重要因子。我们旨在确定缺血性和出血型卒中患者的血清Mg水平与患者卒中严重程度、预后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2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根据NIH脑卒中量表(NIHSS)以及入院时血清Mg水平及是否有高血压。通过对比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Mg,NIHSS评分及是否高血压,从而得出结论。结果:缺血性患者的Mg水平(1.63±0.42 mg/dl)与出血性脑卒中Mg水平(1.31±0.37 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缺血性患者Mg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P0.001)。高血压(HTN)在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作为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影响血清Mg的因素之一。结论:缺血性患者中的Mg含量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g水平与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g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相关性,但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无明显关系,所以血清Mg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指标,且Mg含量与导致脑卒中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58例疑似或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血清sOX40L和CRP的浓度,采用冠脉造影术和ACC/AHA评分法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患者血清sOX40L和CRP水平及冠脉评分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正常对照(CT)组(P<0.01);sOX40L与CRP及冠脉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CRP与冠脉评分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sOX40L和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sOX40L有望与CRP一样,作为炎症指标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基本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血清KLOTHO蛋白和血清FGF-23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HD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钙(Ca),肾小球滤过率(GFR)和KLOTHO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尿素)和血清FGF-2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主动脉钙化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的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血清FGF-23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主动脉钙化在不同程度的患者之间其它临床指标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度(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是KLOTHO蛋白降低和血清FGF-23水平升高。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KLOTHO蛋白降低和血清FGF-23水平升高是腹主动脉钙化的高危因素,应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改变,并对冠心病患者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冠心病111例,正常对照组96例,分别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同时检测血中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排除合并甲状腺疾病者23例后,余88例进入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冠心病组按所测TSH值分为A组、B组、C组,分析不同TSH水平时,冠心病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及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有无差异。结果 111例冠心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3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例,亚临床甲亢2例,亚临床甲减7例;TSH正常的冠心病组FT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组的TSH与FT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在不同的TSH水平下,C组的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高于B组,3组间的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监测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祎昀 《化工之友》2008,27(7):17-18
目的 探讨临床糖尿病肾病(DN3期)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227例原发于糖尿病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同时应用高分辨彩色B超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CCA-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 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的患者血UA.RBC及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载脂蛋白a.HDL(高密度脂蛋白)与粥样硬化斑块阴性患者有显著性差异;各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颈AS的危险因素为UA、RB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结论 DN3期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低蛋白血症不明显,AS可能与UA、RBC.裁脂蛋白a.载脂蛋白b有关.高尿酸、贫血、脂代谢紊乱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冠脉造影与双源螺旋CT冠脉成像的诊断对比。方法回顾分析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以每支冠状动脉进行分析,共分析了205支冠状动脉,其中92支CAG诊断为明显狭窄,DSCT发现了其中的82支,有10支冠状动脉被CAG确诊为明显狭窄,而DSCT未能检出,有10支DSCT发现有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经CAG证实无明显狭窄。DSCT和CAG对每支冠脉狭窄的检出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SCT作为一种无创的筛查手段,必将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 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 对53例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AHCM患者,进行病史回顾、体格检查、心电图和CAG检查,并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了解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HCM患者病史不典型,但心电图有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胸前导联巨大例置T波,尤其以V4导联显著,伴有ST段下移,常被误诊为冠心病.30例行CAG者中28例示左冠状动脉明显增粗;3例发现器质性狭窄,并成功置入支架;7例发现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经0.4~7.5年的随访,仅1例死于癌症.结论 AHCM有比较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左冠状动脉内径增粗,常并发肌桥和冠心病,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L)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100例本院住院的脑梗死(发病1周内)进行CRP水平测定,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梗死24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27例,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2例,其他病因明确性脑梗死34例,不明病因性脑梗死13例,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以CO中毒为主要危险因素组,其次冠心病组;高血压组与糖尿病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CRP可能在ACI患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且水平随卒中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动态心电图(AECG)2项无创性检查进行串联试验后对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120例患者均行TET和AECG检查,将结果与其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结果2项检查串联试验后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单项检查明显提高。结论TET和AECG各有优势和不足,而两者联合使用对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hs-CRP对预防心肌梗死发生及干预性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方法对105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hs-CRP浓度检测,并作出统计学处理。结果 105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平均浓度为8.07mg/L,其中心肌梗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平均浓度为(11.62±5.78)mg/L;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平均浓度为(9.31±4.65)mg/L;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平均浓度为(4.56±2.52)mg/L;与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hs-CRP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别。结论 hs-CRP在各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对冠心病的早期发现有很好的预警作用,并对疾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很好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正常孕晚期、正常未孕妇女血中GPⅡb/Ⅲa水平和肾功能相关指标(BUN、CREA、UA)。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组GPⅡb/Ⅲa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伴有BUN、CREA、UA水平升高,与正常孕晚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GPⅡb/Ⅲa水平升高可引起肾小球小血管内血小板活化、黏附及聚集,进而影响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化工》2021,48(4)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3~5期患者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及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20例CKD3~5期患者及40例健康者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Ca),磷(P)等指标,并对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血清BALP水平在CKD5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KD 3~5期,血清iPTH及P水平进行性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P与iPTH、P呈正相关,与Ca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存在着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并且BALP与iPTH、P呈正相关,或许可以做为反应早期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探讨vWF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9例确立性冠心病患者和83名健康对照者。取冠心病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和健康对照者血液各5m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血vWF:Ag浓度,比较vWF在冠心病患者及各亚组间的关系。结果 (1)冠心病组血浆vWF: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6.73%±53.16%)VS(72.53%±48.52%),(P<0.05)。(2)稳定型心绞痛(SAP)亚组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37%±31.33%)VS(72.53%±48.52%),(P>0.05)。(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血浆vWF水平(169.24%±40.12%)较稳定型心绞痛亚组(91.37%±31.33%)、对照组(72.53%±48.52%)明显升高(P<0.05)。结论 vWF:Ag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增高,尤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图(SDS-PAGE en-zymograph)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7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23名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MMP-2水平。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塞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MP-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急性心肌梗塞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MMP-2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可能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