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克服带钢头尾温差对成品带钢厚度超差的影响,保证对带钢的厚度精度的要求,本文建立了实现带钢头部按成品带厚负公差轧制,带钢尾部按成品带厚正公差轧制的辊缝设定模型。应用本文所建立的辊缝设定模型进行计算机离线分析表明,可消除带钢头尾温差对带钢厚度超差的影响,给出带钢厚度公差δ值,以满足对带钢厚度精度要求,提高成品带钢的收得率,能取得较理想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丽荣 《冶金设备》2010,(3):41-43,59
厚度精度是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厚度精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带钢使用性能及连续自动冲压后步工序,此外厚度偏差对节约金属影响也很大。AGC系统是热连轧精轧机组自动控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热轧带钢全长厚度精度的主要手段。介绍了莱钢1500mm热轧生产线AGC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热轧带钢同条尺寸差及横截面三点差是反映带钢尺寸精度的两项重要指标.本文综合分析了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影响尺寸精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加热温度、降低中间坯厚度、优化立辊孔型、降低轧辊热膨胀、更改除尘方式、优化生产计划编排等措施,带钢生产过程稳定,尺寸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横截断面厚度差≤0.02 mm,同条厚度差≤0.05 m...  相似文献   

4.
影响带钢头部厚度精度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在勤 《包钢科技》2005,31(1):11-14
热轧带钢的厚度精度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结合数学模型和工程日志对生产中影响带钢头部厚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轧制温度是影响厚度的主要原因.计算了温度对厚度影响的程度.结合生产实际操作指出了提高头部厚度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挺 《四川冶金》2014,(6):29-34
阐述了攀钢HC冷连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为提高带钢厚度精度控制的各种补偿功能,结合影响冷轧带钢厚度精度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效果,分析了AGC系统各环节在控制厚度偏差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陈刚  陈小艳 《武钢技术》2011,49(6):50-52
厚度精度是冷轧带钢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为实现对冷轧带钢厚度的自动控制,HC可逆式轧机引入了厚度控制系统,通过多种AGC方式的综合运用,提高了尺寸精度的命中率。本文介绍了武钢HC可逆式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热轧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提高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而自动厚度控制是热轧带钢自动化首先要实现的功能。结舍酒钢CSP轧机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其自动厚度控制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同时,为了实现炼钢与热轧生产的同步化,要求放宽对轧制计划的制约,因此,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板厚控制技术是极为重要的。目前,通过采用响应性高的自动板厚控制系统(AGC),除带钢前端部分外,板厚精度已得到大幅度改善。但带钢前端部分的厚度精度仍是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近,日本神户钢铁公司加古川厂通过更新轧制载荷预测模型和应用绝对值AGC,提高了热轧带钢前端部分的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9.
带钢厚度控制是冷轧带钢生产中最重要的控制环节.由于采用常规控制手段无法获取精确的前滑值,不能实现精确的秒流量控制,因此,越来越多的冷连轧机配备了新型的激光测速仪参与带钢的厚度控制.通过激光测速仪,可以在原有的带钢厚度控制系统中增加秒流量预计算控制功能,并且参与速度调节控制和反馈调节控制,提高厚度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热连轧机组带钢厚度与轧制力的变刚度法智能纠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热连轧机组厚度精度和轧制力精度 ,采用带钢厚度偏差和轧制力偏差 BP网络智能预测与偏差变刚度法同时校正方法。给出两偏差的分析和变刚度法偏差校正算法。离线模拟与在线应用都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提高机组带钢厚度偏差命中率 4 %~ 2 0 %和轧制力偏差命中率 8%~ 10 %。  相似文献   

11.
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的传热,并利用有限元法对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轧件厚度的减薄,在带钢厚度方向上的温差逐渐减小;冷却速度不同时,带钢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波动幅度相应发生变化。在进行模型计算时,应合理考虑带钢厚度及内部热传导的影响。这对提高数学模型的精度,控制卷取温度,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轧制力是影响冷轧带钢厚度精度的关键因素。为实现高精度的冷轧带钢厚度控制,通过优化变形抗力模型参数和摩擦系数模型参数提高冷轧轧制力模型计算精度,并使用指数平滑法的自学习算法保证轧制力精度的稳定性。在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20辊森基米尔轧机生产线进行S12硅钢钢种轧制力优化试验,将优化的模型参数应用于L2并投入现场生产,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不仅提高了轧制力设定精度,而且减小了冷轧硅钢的厚度超差长度,提高了成材率。  相似文献   

13.
Takano  T 魏明远 《国外钢铁》1997,22(10):48-53
热带钢无头轧制技术是在精轧机入口侧将的薄板坯逐块彼此头尾连接起来,再由精轧机组连续轧制,其结果提高了带钢厚度精度,产品质量及产量,并能生产出超薄及宽薄带钢。  相似文献   

14.
改善热连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精度一直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目标。针对基于弹跳方程的AGC系统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问题,分析了温度波动对轧机出口带钢厚度的"重发性"影响,提出了兼顾板形的硬度前馈自动厚度控制KFF-AGC策略,实现了F3~F4机架的硬度前馈控制和F5机架的硬度过补偿控制。在鞍山钢铁集团公司1700ASP的实际应用表明带钢厚度与板形控制精度得到很大提高,系统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于加学  孙杰  张殿华 《钢铁》2021,56(9):19-25
 针对热轧带钢头部厚度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热轧带钢头部厚度的命中预测方法。在精轧过程中,带钢头部张力较小,且通常温度较低;同时轧机工艺参数复杂,精准设定存在困难,轧制带钢头部经常会出现厚度不合格的现象。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设计带钢头部厚度预测模型,给轧机的参数设定提供参考、提高头部厚度命中率、减少钢材浪费。深度神经网络(DNN)包含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使用TensorFlow开源机器学习框架设计预测模型并用程序实现。调整神经网络各参数,通过研究它们对模型性能的影响,优化预测模型。最后使用多种厚度的带钢测试数据训练并检验头部厚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分类预测命中准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热连轧机液压压下变系数控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轧机架液压压下系统振动一直是热连轧工序研究的课题,而热连轧AGC控制又是带钢厚度控制的核心.本文结合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热连轧厂1 549 mm热连轧机生产线实际,应用了压下变系数技术,在保证带钢厚度精度的前提下,对液压压下系统进行控制.生产实际表明,在采用该技术后,厚度精度由95.52%提高到96.2%,同时也克服了液压压下系统的振动.  相似文献   

17.
佳贝 《钢铁》1993,(4):83-84
近年来用户对热轧带钢厚度精度的要求日益严格。日本川埼钢铁公司水岛厂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前端部分的厚度精度,开发了新的板厚控制系统。即在精轧机组的F1-F4,F5-F6,F6-F7之间分别设置1台X-射线厚度仪,利用机架之间厚度仪的实测板厚,修正下一机架的压下位置。由于在精轧机组F4-F7机架之间设置了3台厚度仪,  相似文献   

18.
太钢热连轧计算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AGC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GC是提高热连轧带钢厚度精度的重要功能,重点分析了太钢热连轧厂采用计算机实现AGC控制的基本功能、控制原理、问题及改进。并经生产实践证明计算机AGC对消除带钢厚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针对鞍钢1780热轧生产线带钢头部厚度波动的问题,结合该生产线带钢厚度精度控制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波动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鞍钢半连轧厂原来没有 AGC 系统,带钢厚度精度很低。针对上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措施,如增设 DDC-AGC 系统,并对压下机构进行改造,增大电机容量,可控硅供电等等.改造后,带钢厚度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改造给鞍钢一薄板厂和鞍钢冷轧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计,本厂的经济效益将超过1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