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巷道作为矿井生产系统的主体,其抽象模型的建立是进行矿井灾害预防、重大事故处理、生产组织、资源评估和决策管理等相关分析的基础.从巷道空间关系出发,将巷道抽象为几何网络模型,根据巷道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关数据组织和生成规则定义,建立了面向巷道的Geodatabase几何网络模型,并基于巷道几何网络模型拓扑关系,进行了救灾路线...  相似文献   

2.
<正> 编制事故处理计划必须考虑到每一个矿井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事故处理计划中,要预见到矿井一切可能的事故,对于每一种事故要指出挽救遇灾人员的最有效的办法,并将事故消灭在初期。事故处理计划包括业务部分,图表资料,以及在某些参加救灾人员之间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3.
矿山救护队是处理矿井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灾害事故的专业化队伍。矿井下环境恶劣,路线复杂,情况千变万化,要求从事任何救灾工作都必须按科学、严密的规定行动。文章根据矿山救护规则和多年的救灾实践经验归纳了矿山救护队处理矿井火灾时的行动规则和一般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矿井灾害可视化应急救援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河北金牛能源集团东庞煤矿为例,通过对矿井情况的全面了解和矿井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控件mapx建立了可视化的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井下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设备分部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且将其属性信息与图形信息紧密结合,图文并茂,为矿井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宋博  苏成林 《山东煤炭科技》2009,(4):184-184,186
通过对《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存在问题分析,使矿井在今后编制时,能从中汲取经验,达到预防效果,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汪家寨煤矿一次掘进工作面着火事故的成功抢救过程。它启示我们:所有矿井,特别是灾害较为严重的矿井,都必须制订周密的矿井灾害预防处理措施计划,并在平时进行图面演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时指挥处理及时,防止扩大事故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7.
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中的几个科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煤矿发生的重特大事故进行统计表明,热动力灾害(火灾与爆炸)是煤矿重特大事故中占比最高、致灾最严重的灾害。当前对其成灾原因、致灾作用和救灾风险等还认识不足,导致对热动力重大灾害的预防和处理仍缺少有效方法与技术,造成热动力重特大事故至今时有发生、救援处理常面临困境。针对防范与遏制煤矿热动力重大灾害的迫切需求,通过系统的国内外案例统计分析、亲历的事故救援经验总结和长期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凝练提出了煤矿热动力重特大事故防治需要解决的3个关键科学问题:采场中气、固相可燃物(瓦斯与煤)复合燃烧及点火特性,热动力灾害致灾因素与通风系统耦合的致灾作用,热动力灾害救援的不确定性风险特性与应对。为解决这些科学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完善瓦斯抽采与顶板控制技术,预防含瓦斯混合空气的形成,减少和控制矿井顶板周期来压造成的压电效应,消除瓦斯燃烧或爆炸的最初点火源,提高矿井的防灾能力;掌握冲击波与烟流在通风系统中传播范围及致灾程度的规律,构建可靠通风系统和有效避险系统,提高矿井的减灾能力;开发发现和处理不确定性风险的方法与技术,提高矿井的救灾能力。这些科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提高预防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止事故扩大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为防范与遏制热动力重大灾害事故、保障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会议报道     
1985年11月,煤炭部在峰峰矿务局召开了全国煤矿防治水工作会议。会上有7个矿务局的代表发言,其中包括峰峰局的防治水工作八条措施、徐州局的“一三一”防水管理经验、开滦局在透水事故中采取的“排截堵”综合治理方针。 叶青副部长在书面讲话中要求,各矿务局要有一名总工程师主抓防水工作,对于水大的矿区还必须由局长亲自挂帅;要根据矿井水害的严重程度,建立抗灾抢险的排水能力。主持会议的煤炭部副总工程师陈  相似文献   

9.
从救灾决策两难性探讨矿井应急救援决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矿井重大灾害影响的长期性及动态变化,以及入的思维分析能力的局限,救灾决策时,常面对在相关法规、规程中,对灾情与救灾措施缺少一一对应的具体规定,以及对灾情的了解和对决策实施效果认识模糊的问题,往往决策面临“两难”的状况。通过分析救灾决策的困难,探索解决决策两难性的方法,旨在提高应急救援反应能力和矿井重大灾害救灾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邵登陆  岳宗红 《金属矿山》2008,38(8):113-118
对煤矿开采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MapX控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在地图上动态显示,还实现了远程互动救援,这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KJT—75矿井救灾指挥通信系统于1992年3月5日在抚顺分院通过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技术发展局主持的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系统技术先进,达到当代国际水平。KJT—75矿井救灾指挥通信系统是一种在煤矿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装备矿山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矿井火灾产生的高温气体、风流紊乱及导致的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火灾及由火灾诱发的爆炸事故进行的统计分析,结合煤自燃机理及燃烧三角形分析了矿井内外因火灾的致灾机理,并针对矿井火灾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火灾治理措施,提出了在火灾救灾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避免二次灾害发生的预防措施,以及消除环境因素对火情预报影响的方法,对传统救灾措施的安全性进行有效分析,提高了救灾人员对火区分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傅永帅 《煤炭技术》2018,(3):325-327
针对目前矿井救灾技术零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状况,分析提出矿井救灾适用性技术体系,开展矿井不同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适用性技术研究,建立符合我国矿井特点的救灾适用性技术体系,从而为矿井重大事故救援指挥辅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煤矿内因或外因火灾发生在低瓦斯矿井中时,由于人们对瓦斯这个自然“敌人”观念淡薄,在处理上就容易忽视.考虑救灾方法多,不考虑或少考虑对于抢救人员危害极大的瓦斯这个自然敌人.另一方面,更忽视火灾后生成的火灾气体容易爆炸伤人的问题.这样往往在低瓦斯矿井中处理火灾易引起爆炸伤人事故,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正> 1、引言矿井反风是处理矿井灾害事故的有效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4条规定:一个生产矿井必须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反风系统,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习。根据煤炭部指示精神,我们于1986年国庆节期间参加了沈阳矿务局和北票矿务局部分矿井的反风演习工作。本文就矿井反风期间实测情况,对矿井反风过程中瓦斯涌出动态特性以及如何进行反风演习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科研成果  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研究 由国家煤炭工业局组织 ,平顶山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抚顺分院、阳泉煤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承担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改善煤矿安全状况综合配套和关键技术研究”于 2 0 0 0年 12月在北京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  专家组认为 ,该项目把平顶山矿区确定为瓦斯灾害治理示范矿井 ,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该项目把瓦斯灾害治理和煤矿安全关键技术攻关结合 ,在矿井瓦斯涌出预测、瓦斯煤尘爆炸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及时有效的展开应急救援,利用对煤矿开采情况的全面了解,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煤矿灾害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以GIS与VB6.0为开发平台,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和GIS软件建立了可视化的煤矿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研究开发表明,该系统拥有内容丰富的数据库和技术库,能将煤矿井下的危险源、工作面、避灾路线、灾害影响区域、通讯与救灾设备分布等与矿井救灾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在地图上动态显示,并能实现远程互动救援.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为煤矿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20.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承担的“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多功能阻爆灭火装置的研究”、“GY-1型高精度微压力传感器的研究”、“KGA21型一氧化碳传感器”、“KJT95型矿井救灾通信系统”及煤炭行业科技项目“自移式并下灾区应急救护车的研制”、“WYC-1型瓦斯涌出量智能测定仪”、“矿井风速、风量测量自动仪表的研制”等7项课题,于1999年3月26日,由国家煤炭工业局行业管理司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审,通过了技术鉴定。多功能阻爆灭火装置的研究成功,为我国矿井灭火救灾提供了新型高效技术装备,它同时具有精气及泡沫灭火的优点和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