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气剂是一种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从而改善薪拌混凝土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调凝剂则是调节水泥凝结时间的外加剂。1.引气剂的应用技术1.1 引气剂分类与引气剂成份引气剂根据水溶液的电离性质,可分为阴离子系、非离子系、阳离子系三大类。实际上,主要应用的引气剂都是阴离子型,即松香类引气剂。其制备方法是用碱将松香皂化,所以主要成份是皂化松香的产物。1.2 引气剂的作用与应用目的引气剂能使混凝土引进大量微小且独立的气泡,这些球形气泡象滚珠一般起着润滑作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一般来说,当引气量控制适量时,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减水率可达7%~9%,同时减轻了离析与浮浆现象。减少浮浆,可防止粗骨料颗粒和预埋钢筋下面形成空洞,避免浆体与软弱  相似文献   

2.
高原低气压下,混凝土含气量降低,影响其施工性能和后期抗冻耐久性能。通过自制设备测试了5种混凝土引气剂溶液在低气压下的自身泡沫性能,测量溶液泡沫高度的变化,观察气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探究混凝土含气量降低的原因是否与引气剂溶液泡沫性能的变化有关。结果表明:80、60 k Pa低气压下泡沫高度与在100 k Pa(常压)下基本一致,引气剂溶液自身的泡沫高度受外界气压的影响很小;根据溶液泡沫高度的变化过程把引气剂溶液中气泡的产生和发展划分为气泡产生、气液混合、气液分离和气泡衰亡等4个阶段,气压对这4个阶段都没有影响。因此,低气压下混凝土含气量降低的原因不是由于引气剂溶液泡沫性能的变化,其他原因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引气剂定义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称为引气剂。这些气泡直径在50~250μm(0.05~0.25mm),引入混凝土中能增加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使混凝土拌合时适当的减少用水量。在硬化混凝土中,微小气泡能缓冲因水的冻结而产生的膨胀压力,减少冰冻的破坏。同时,微小气泡切断了硬化混凝土中的毛细管,减少由于毛细作用引起的渗透,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因此,引气剂掺入混凝土中能减少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并能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6,(8)
采用混凝土含气量仪与气泡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比例消泡剂和引气剂复掺对混凝土气泡参数的影响,结合气泡参数与混凝土外观形貌的关系,提出了优化混凝土气泡参数及提升外观质量的消泡剂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方案。结果表明:适量的消泡剂和引气剂复合使用,可提升混凝土的含气量稳定性,降低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和平均孔径,有效改善混凝土外观形貌。消泡剂掺量0.003,引气剂掺量0.01时,混凝土含气量稳定性最佳。消泡剂掺量0.001,引气剂掺量0.03时,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5.
高频振捣对引气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高频振捣对不同品种引气混凝土气泡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振捣后,混凝土含气量大幅度降低;适当的高频振捣有利于改善引气混凝土气泡结构,但过度的高频振捣不利于改善掺稳定性较差的引气剂的混凝土气泡结构.掺不同引气剂的混凝土经高频振捣后其气泡结构有较大差异,优质引气剂经高频振捣后可在混凝土中形成大量微小气泡,气泡间距系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相同时,掺加不同种类引气剂的混凝土中气泡特征参数的差异。引气剂的选用必须兼顾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和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特征参数,才能真正达到掺加引气剂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5,(11)
研究了消泡剂和引气剂复配对掺聚羧酸系减水剂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混凝土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消泡剂含量恰当时,能够有效减少聚羧酸系减水剂带来的大气泡,并使气泡稳定。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含气量增大,经时损失减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初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引气剂掺量超过一定剂量后,则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弱。引气剂最佳掺量为0.03‰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 1.混凝土内在原因 (1)混凝土含气量过大,而且引气剂质量欠佳。目前泵送混凝土用量较大,为了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往往在泵送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引气剂。由于各种引气剂性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中呈现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有的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形成较大的气泡,很容易形成联通性大气泡,如果再加上振动不合理,大气泡不能完全排出,肯定会给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蜂窝麻面。  相似文献   

9.
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试了掺引气剂混凝土硬化后的气泡参数,并分析了引气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引气剂的泡沫稳定性越高,新拌混凝土含气量的经时损失越小;新拌混凝土经90 min后含气量与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线性相关.引气剂的掺入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且掺引气剂混凝土的强度随气泡平均半径增大而降低.掺入引气剂后,混凝土的冻融耐久性得以改善;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气泡间距系数超过300 μm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张全贵 《门窗》2003,(4):36-37
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混凝土掺引气剂后,每立方米产生5000~8000亿个直径为20μm~200μm独立分散的气泡,改善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冻性.一般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空气含量约1%左右,但由于引入的气泡大小、分布都不均匀,也不稳定,因此对混凝土的性能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抗冻性能不超过50次冻融;掺引气剂将混凝土的含气量增加到4%~5%,抗冻性可提高到200次冻融以上;混凝土含气量增加到6%~7%,抗冻性可达300次冻融以上.  相似文献   

11.
采用显微镜导线法对掺入甲酸钙的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J-2非离子型引气剂,甲酸钙会降低混凝土气泡的比表面积和含气量,增大气泡间距系数,对混凝土的气孔结构有不利作用,从而对混凝土抗冻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DH-9阴离子型引气剂,甲酸钙会增加混凝土气泡的比表面积和含气量,降低气泡间距系数,改善了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模板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日趋严苛,铝合金模板混凝土外观气泡问题愈显突出。结合雨林海滨江新城项目的工程实际问题,通过混凝土引气剂实验和脱模剂实验,得出降低引气剂的掺量使混凝土含气量降低或使用引气性能更佳引入气泡更小的引气剂,对混凝土外观有利;脱模剂对混凝土外观起到决定性作用,水性脱模剂的效果要优于油性脱模剂。在试验的指导下,解决了滨江新城铝合金模板外观气泡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合成与改性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引气剂.该引气剂为两亲性的分子结构,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良好的气泡稳定性.较低掺量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含气量且对抗压强度影响不大;从硬化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可以看出,该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引入了大量细小且均匀分布的气泡,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同时,该引气剂与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复配相容性,存储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气泡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掺加引气剂和掺引气剂的中砂混凝土和细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冻融循环以及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进行了试验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引气剂后增加了大量微小气泡(直径小于100μm),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当含气量相同时,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小于100μm 的气泡个数逐渐减少,大于100μm的气泡个数逐渐增多。同时,W/C为0.45或大于0.45时,气泡之间有连通现象,导致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逐渐降低;当引气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小于200μm 时,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8,(1)
为研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中不同掺量(0%、0.01%、0.02%、0.03%)的引气剂对浮石混凝土含气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分析仪测得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气泡特征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思想,分析比较各个气泡参数对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剂的加入使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当掺量为0.02%时,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浮石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与掺量为0%相比,当气泡间距系数小于0.229mm时,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气泡的平均弦长对引气浮石混凝土韧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当气泡的平均弦长小于0.1mm时,混凝土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16.
前言 引气剂是当前国外使用最广泛的砂浆、混凝土外加剂。在所出售的外加剂商品中多数是引气剂或引气剂的复合剂。 在砂浆和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由于引入适量的微小气泡,增加水泥砂浆的匀质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后,产生的气泡还不太稳定,当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时,将减少或增加含气量。另外引气量增加1%,混凝土抗压强度将损失10%,这种损失是由于在搅拌时气泡大小不规则和气泡聚结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混凝土表面气泡一直是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掺入引气剂以后,此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从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施工等多个环节,分析了混凝土表面气泡产生的原因,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论述了控制混凝土表面气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振捣方式和引气剂品种对混凝土气泡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频振捣方式和引气剂品种对混凝土气泡结构的影响规律进行。采用四种工程中常用的引气剂配制水胶比为0.4的混凝土,考察高频振捣方式对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振捣时间的增加,硬化混凝土中的气泡比表面积增大,平均气泡径减小,气泡总数和小气泡数会出现峰值而后迅速减少。同时,含气量损失率增加,引气剂品种对含气量的损失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膜天平研究了两种引气剂GYQ和改性松香R在空气-水界面的液膜单分子层强度,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孔法分析了硬化引气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并考察了高频振捣对掺2种引气剂的混凝土气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剂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强度是影响引气剂稳泡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掺加稳泡性能优异的高性能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引入更加细小、稳定、分布合理的气泡,硬化混凝土具有更优化的气孔结构。高频振捣破坏了混凝土中的大直径气泡,合理的振捣时间优化了混凝土的气孔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