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电力》2007,35(9):48-48
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项目研制报告、项目成果应用报告及验收专家测试组测试意见。审查了技术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由来自清华大学、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东南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河海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项目研制报告、项目成果应用报告及验收专家测试组测试意见。审查了技术资料,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3.
《陕西电力》2008,36(3):67
2008年3月6日,陕西电网电能量/电网实时动态监测(EMS/WAMS)一体化系统项目和陕西电网调度综合管理系统项目顺利通过技术验收。验收委员会由国家电力调度中心、西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领导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兄弟省电力公司的专家组成。陕西省公司何晓英总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行业信息     
"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通过验收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清华大学教授张伯明担任主任,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寇惠珍、东南大学教授唐国庆、江苏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鲁庭瑞、四川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晓明、西北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史可琴、辽宁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曲祖义、河海大学教授卫志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世英、江苏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罗建裕等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5.
2月7日,华东公司大受端电网稳定分析和安全控制策略研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力调度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与会的验收专家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对华东电网支撑作用的研究处于领先水平,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7):38-38
2007年3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华东电网广域监测分析保护控制系统(WAMAP)”项目验收会,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科技部主任吴玉生主持会议。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主任王益民和浙江大学韩祯祥院士分别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用户报告和查新报告,审查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了现场测试,同意通过项目验收。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副主任王运丹,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胥传普,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院长/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总经理卜凡强、副院长/副总经理吴维宁出席项目验收会。华东电网WAMAP系统于2002年11月开始设计研究和前期准备工作,一期功能于2005年11月成功投运,二期功能于2006年12月通过现场验收,由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与国网南京自动化研究院、华东电力咨询公司和上海东云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完成。  相似文献   

7.
业界要闻     
国电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项目通过验收本刊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研究项目日前通过验收评审。验收委员会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项目结合公司智能电网建设的紧迫需求,在概念模型和体系架构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  相似文献   

8.
《电器工业》2009,(6):2-2
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建设”项目,日前在北京通过验收。该中心以其在世界电网技术领域的四项成果,被验收专家组评定为“综合试验能力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领先水平”,这个实验室可满足中国超、特高压电网仿真试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电力建设》2009,(6):50-50
2009年4月25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电网仿真中心顺利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综合试验能力已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领先水平,将为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及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4月25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建设科研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电网仿真中心顺利建成。包括4位院  相似文献   

11.
《电力信息化》2014,(8):76-76
正2014年8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组织召开了"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科技项目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同意通过验收。"配电网与互联电网运行控制前瞻技术研究"项目由7个子课题组成,涉及第三代配电网形态、配电网主动防御技术框架、基于分布式智能的配电网自组织控制方法、微网中多变流器间的复杂动态行为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运行中智能电表寿命预测的理论及关键技术、智能电能表的现场故障激发与可靠性评价技术、互联大电网  相似文献   

12.
《电气技术》2013,(9):26
近日,由国网辽宁公司、武汉南瑞、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和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复合材料杆塔输电技术研究"在沈阳通过验收。项目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复合材料杆塔输电技术研究领域的空  相似文献   

13.
正近技项目"提升交直流互联电网电磁暂态仿真能力研究"顺利通过验收。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及±800 k V的特高压直流系统和1000 k V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建设,交直流系统之间的连接形式越来越复杂。建立交直流互联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能进行多回直流之间相互影响研究,即研究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科直流真实控制保护响应特性及其在交直流系统相互影响中的作用,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保证交直流互联电网安全稳  相似文献   

14.
《电力信息化》2007,5(1):45-45
2006年12月11日,“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验收会议在西北电网公司总部召开。项目验收委员会认真审查了中电普华公司提交的全部项目验收资料,听取了西北电网公司人力资源部代表所做的项目工作报告和中电普华公司项目组代表所做的技术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我国目前规划的2020年电网作为目标电网,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研究和发现了我国未来大区电网互联可能存在的联网技术问题,如:大区电网互联可能会影响网架薄弱电网的风内安全稳定水平的问题,多个大容量直流线路集中落点带来的电压稳定问题,直流联网送受端电网的相互影响问题,交流一点联网和多点联网的问题,大区电网交流互联的潮流控制问题,大区电网互联的低频振荡问题,电风互联对短路电流的影响问题以及我国大区电  相似文献   

16.
《电力信息化》2008,6(6):96-96
日前,西北电网公司组织实施的《区域电网实时动态监控系统研究》项目在京通过专家验收,以中科院院士程时杰为主任的验收委员会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建设"科研项目通过评审验收,标志着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电网仿真中心顺利建成。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包括电力系统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室、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市场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26-26
2007年9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南京主持召开“互联电网第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化配置技术”项目验收会。清华大学教授张伯明担任主任,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寇惠珍、东南大学教授唐国庆、江苏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鲁庭瑞、四川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晓明、西北电力调度中心高级工程师史可琴、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5):25-25
2006年7月9日.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广州供电局、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成验收工作组,对广州电网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出厂验收。验收组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广州电网OPEN-3000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及性能均满足技术协议、相关联络会纪要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同意通过出厂验收。由国电南瑞研制的广州电网OPEN-3000调度集控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含量高,应用要求高,集成度高,系统规模大,并具有突出特点:系统集调度和集控功能于一体,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设计开发的满足全国大区互联电网计算分析要求的数据平台,建立了全国大区互联电网计算分析基础数据库,介绍了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软件的设计原则、主要功能及特点。该数据库采用了高级关系数据库Oracle或SQL-Server,以客户-服务器模式,采用Java和Visual C等语言实现,表的结构设计满足第三范式。该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初步满足大区互联电网的数据安全性的要求。按照计算分析人员思维模式安排运行方式,解决了电力系统计算分析的效率问题、数据的管理问题和数据的交换问题,减少了计算分析人员的工作量。以2004年电网数据为基础,通过将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建成了联网系统电网计算分析用基础数据库,提高了数据交换效率,保证了联网用户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