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为了从更细微的层面把握和认识北京地区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的热适应特性,从单个个体角度开展相关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建立连续变化的室内温湿度环境与人体对热湿环境主观评价的相互联系,从人体对室内温度、湿度的热适应水平以及在热适应水平上室内温、湿度两者的交互作用两个方面,对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下单个个体热适应特性进行较完整的分析和刻画.并以北京城区某个居住者为例,阐述了上述的分析方法在研究个体对住宅夏季非空调室内环境热适应特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内蒙古包头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现状和人体热适应状况,从影响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因素入手,采用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结合现场主观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到了361个有效样本,通过分析得出包头自然通风住宅夏季室内舒适温度区间为23.8℃~26.9℃,居民夏季中性温度为24.9℃,期望温度为24.6℃.并结合其他研究成果,分析了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夏季的热适应状况.本文研究成果为今后严寒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环境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并为热适应实地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西安地区过渡季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壁面平均温度与人体衣着量及热舒适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人体热感觉及衣着量与壁面平均温度有较大相关性,并且随着壁面平均温度的升高人体热感觉及衣着量对壁面平均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当壁面平均温度达到22.2℃时,人体更易获得热舒适状态.将人体热感觉与室内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壁面平均温度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在室内风速较低的情况下,人体热感觉对壁面平均温度的敏感性均高于空气温度及黑球温度.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住宅热环境中人体热感觉,建立了影响人体热感觉的特征组合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并行计算的优点,用“优胜劣汰”遗传算法对影响人体热感觉的特征变量进行选择,得出以下结论:在严寒地区冬季采暖期的居住建筑热环境中,影响人体热感觉的最有效特征变量是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服装热阻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室内环境参数差异条件下人体热感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体周围环境参数的差异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为工位空调送风量配置等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工位空调的送风温度与送风速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身前和身后的热感觉,以及它们与人体整体热感觉的关系问题.结果得到了不同送风参数和背景参数条件下,人体热感觉的投票结果.从实验结果分析,尽管背景区的环境参数略超出人体热舒适范围,通过调整送风参数,仍可使人体热感觉处于适中状态,表明人体整体热感觉与前身和后背热感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人体前后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的关系.结论适当的局部送风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热感觉,在工位送风条件下,人体前后的热感觉不同,但身前热感觉与总体热感觉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全年高湿,室内热环境恶劣,多样化的空调使用习惯对住宅供暖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技术发展为更大样本、更高精度、更多维度的空调行为监测提供了基础,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误差大和分类指标单一的不足。选取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典型城市的代表,随机抽取2 000台住宅房间空调器样本,从空调使用时长、温度需求及能耗角度,构建空调运行的5个特征参数,采用多维度聚类算法识别出重庆地区空调使用习惯的典型类别,通过深入分析不同使用习惯类别的特征差异,总结出三类典型群体。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热湿工况下使用工位辐射空调的人体热舒适情况,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环境背景温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头部、躯干、上肢、下肢以及整体热感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背景环境参数超出舒适范围,但使用工位辐射空调能维持受试者的舒适状态,即背景温度稳定在28 ℃时,平均整体热感觉投票值低于+0.2;背景温度为30 ℃时,受试者热感觉仍能满足ASHRAE规范中规定的80%可接受范围要求。  相似文献   

8.
湘东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较差,其热环境为舒适的仅16.7%,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分析认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住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建议投资开发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桌面工位空调在人体周围所形成的非均一环境参数场,并进一步研究非均匀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方法利用计算流体力学PHOENICS软件建立湍流模型,分析不同工位送风参数以及一定的背景空调参数下,房间和人体周围的环境参数的分布状况.结果模拟结果发现桌面工位送风时,人体头部区域的温度明显低于人体其他区域,人体前与背景区相比平均温度有一定的差异,最大可达2℃.结论分析表明,当送风温度较低时,人体前与背景区之间可以产生较大温差;当送风温度较高时,两者之间只能形成较小的温差。同时,虽然人体前的温度与背景区的温度不同,但在一定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量组合工况下,人在工作区和背景区都不会有过冷和过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湿热环境下人体耐受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高温高湿热环境中人体的耐热反映,生理指标变化及人体耐热极限的各种生理指标值.方法通过建造高温高湿热环境舱,对自愿受试人员的人体实测研究,根据主客观评价方法评价热环境.结果当口腔温度达到38℃,失水率超过1%时,人体达到了忍耐极限.同时给出了热忍耐极限时的极限口腔温度和心率的关系;分析了新陈代谢率以及WBGT(湿球黑球温度)的变化对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劳动个体的忍耐时间的影响程度;得出了WBGT与忍耐时间的回归关系式.结论提出了确保人体热暴露安全的生理指标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夏季室内热环境,以马鞍山市某高校建筑物为研究对象,现场测试了教室、图书馆和公寓等的温度、湿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用热舒适方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热舒适性指标预测平均热感觉指数在1.18~2.25之间,相应的预测不满意百分比在34.91%~86.52%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编制“中国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需要得到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室内非采暖空调环境下的可接受温度范围。以重庆地区为代表,于2007—2009年期间,针对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进行了为期2年的热环境逐月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在了解该地区非采暖空调室内外热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热环境满意度的主观评价以及热适应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夏热冬冷地区非采暖空调室内环境的可接受温度范围的方法。通过对获取数据按温度段进行回归分析,结合实验室人体生理和心理实验结果,获得了重庆地区建筑室内非采暖空调环境下根据全年室外空气温度变化而确定的可接受空气温度范围框图。最后,对比讨论了国际相关标准非采暖空调环境下的室内可接受温度范围及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农村冬季住宅室内热舒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36户关中地区农村住宅冬季室内物理环境参数进行测量,以问卷方式对居民的基本情况和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对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进行调查统计.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地区居民冬季的热中性温度为11.7℃,热期望温度为12.7℃,冬季80%居民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为8.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客流量的统计以及室内外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现场测试,分析了西安火车站候车厅的热环境现状.用ASHRAE七级热指标尺度进行了热舒适现场问卷,调查了候车厅内人们对环境的满意度.讨论适应性问题,推导出室内舒适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关系式,并将所得结果与其他研究成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5.
寒冷地区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切实掌握目前寒冷地区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真实状况,本文于2005年夏对分布在寒冷地区5省四十多个县市的100户住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典型实地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寒冷地区夏季人们对室内热环境并不满意,但长期以来希望受自然通风以及节电等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形成了较高的高温忍耐力;夜晚居民大多呆在家里,对室内热环境的主观评价受自身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窗户的朝向及是否采取遮阳措施是寒冷地区住宅夏季防热的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合理增置遮阳设施、进行室外绿化等措施来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6.
湿热地区村镇老年人的热适应行为研究对于村镇住宅的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的7户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试民居的温湿度情况和调查老年人对热环境的主观评价的调研方法,研究了老年人在测试期间的热适应行为特征,并对老年人的热适应行为个性化差异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夏季期间,村镇老年人主要通过使用窗户、窗帘、电风扇,以及改变活动空间等热适应行为进行个性化热调节。其中,开/关窗、窗帘和电风扇使用频率的分析结果显示出这些热适应行为与性别无关,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开/关电风扇的调节行为对住宅室内空气温度无显著影响,但与室内相对湿度负相关。村镇老年人外出率与室内空气温度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村镇老年人主观热感觉对其开窗、开电风扇等热适应行为无主要影响,但对其外出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寒冷地区学生公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公寓体形与气候、能耗和室内热环境的关系.利用计算机模拟目前普遍使用的条形公寓的能耗与室内热环境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温、避风、采光、通风等方面论述了适应气候的公寓体形设计策略.理想的节能公寓建筑体形是与气候密不可分的,必须综合考虑围护结构传热、太阳能得热、自然通风和采光,权衡得热和失热,优化组合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确定寒冷地区学生公寓的建筑体形.  相似文献   

18.
玻璃幕墙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影响幕墙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的各种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热舒适与辐射换热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幕墙建筑常用的几种玻璃的光学性能。根据设定的幕墙建筑模型的各种参数计算结果,分析了玻璃类型、窗墙比、表面平均辐射温度、遮阳措施等因素对人体舒适温度及空调能耗的影响,为幕墙建筑室内环境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适用于我国严寒地区气候条件的被动房外墙传热系数,从我国严寒地区与德国气候条件的差异性入手,通过ISO和DIN等国际标准对4种不同环境下的外墙内表面热阻、热桥和发霉温度点等方面的理论进行全面介绍并分析. 运用Heat2热桥软件,计算德国被动房外墙设计标准使用在我国严寒地区气候条件时的外墙室内墙角温度. 将计算出的墙角温度与5种不同室内相对湿度环境下的发霉温度点进行对比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当内墙表面热阻为0.5和1.00(m2·K)/W时,墙角温度都低于发霉温度点以下. 基于我国气候条件,以发霉温度点为基准反向推导出5种不同室内相对湿度环境下的外墙传热系数,提出室内相对湿度为50%时的传热系数为适用于我国严寒地区被动房建筑的外墙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