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文多 《电器评介》2013,(10):27-27
CAN总线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简称。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CAN总线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现已被应用到各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从高速的网络到低价位的多路接线都可以使用CAN总线。本文重点就CAN总线通信设计的实现进行介绍,利用PC机对通过CAN控制器以及CAN收发器上传上来的数据进行监控并通过CAN将PC机的命令下发给单片机或者其他硬件设备,实现类似于PC机与下位机的CAN通讯。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CAN总线通信技术对电工实验指导系统进行了研讨,确定该系统由教师机、通信接口卡和学生工位机等部分组成。采用主从式网络结构组网,分析并定义主、从机报文传输的帧格式。进行系统中工位机节点的硬件设计,通信网络和通信软件设计。给出了CAN通信协议的数据定义以及从机系统程序和通信查询程序的算法流程。经调试,能够实现指导、控制和监视学生实验的功能,实验结束后由主机系统自动绘出相应工位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冯珊珊  贾振 《电源学报》2011,9(3):83-86
针对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对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AN总线技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方案.系统通过CAN控制器进行远程多节点的数据传输,与上位机(PC机)的RS232串口进行通信.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和相应的软件设计.经测试,系统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处理,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电影洗片监控系统通信速率低、数据误码率偏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增强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在传统的CAN总线监控系统基础上,合理搭建CAN总线通信网络硬件接口电路、自定义CAN通信应用层协议,提高了CAN总线通信速率和运行效率,同时运用数据校验和原理,设计基于LabVIEW的数据安全校验软件,实现了对传输数据的安全加密与解码,有效解决了通信干扰问题,大大增强了电影洗片监控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USB和CAN总线的电力监控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基于USB和CAN总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由一个USB-CAN节点和多个数据采集节点构成,采用CAN总线构成通信网,以USB总线接口实现主节点与计算机的通信,数据采集节点完成电力设备参数采集,可以通过一台主机监控多个电力设备状态参数.对系统的总体结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电力监控系统中的电力参数检测和总线通信,具有实时性强、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容易扩展新节点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基于组态王软件和MATLAB软件的电网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层用组态王软件通过研华PCI1680板卡接口,MATLAB用柱子群优化算法完成后台复杂控制算法的控制系统.采用DDE方式实现组态王和MATLAB之间数据动态交换.通过CAN总线对所有数据采集层的监控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对配电设备实时监控、负荷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STM32作为系统的主控制芯片,通过STM32的双CAN通信电源接口实现长距离通信,同时设计子系统实现逻辑控制和数据以太网通信传输。采用以太网通信将CAN总线检测的核心数据传送到远端控制室进行综合监控,通过仿真和实际案例进行测试,实现了10 km用于矿山物联网的双CAN通信系统的数据检测、远程控制和信息通讯功能,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8.
岳洋  兰国辉  周红进 《电子测量技术》2012,35(10):107-109,126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网络和CAN总线控制的远距离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它主要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短信实现对远程系统的控制.系统使用C8051F040构建CAN总线系统,并在主节点加入SIM300模块,这样为CAN总线系统增加了远程无线通信的方式,方便监控人员掌握关键的数据信息,提高了系统的通信距离和灵活性.这种分布式测控系统中智能节点的硬件、软件设计方案经试验证明,实时性好,数据传输稳定,成本低,适合组建远程无线数传网.  相似文献   

9.
建立完善的充电站监控系统是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CAN总线构建了充电站监控通信网络,将内部各充电桩的数据通过CAN网络传输给ACUSB-132B接口转换卡,再由USB接口与监控上位机相连,并在上位主机上利用LabVIEW设计出监控软件.通过在某电动汽车充电站试验运行,本文设计的充电站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邮电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对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AN总线技术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的方案。系统通过CAN控制器进行远程多节点的数据传输,与上位机(PC机)的RS232串口进行通信。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接口设计和相应的软件设计。经测试,系统实现了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处理,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由于微电网的逆变输出波形和功率因数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了基于模糊PI控制的双闭环微电网并网逆变控制策略,结合了模糊控制和PI控制的优点,实现双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新控制策略控制性能良好:并网电流和大电网电压保持同相位,并网功率因数较高,并网电流最大谐波畸变率降低,滤波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2.
微电网具有离网和并网两种典型运行模式,而平滑切换技术是保障模式间平稳过渡的关键.研究了微电网切换过程中控制模式切换与物理状态切换之间存在的时序配合问题.给出了可行的时序配合准则,进一步结合主从微电网中储能系统的集中控制方式,提出了考虑切换时序协调配合的微电网平滑切换控制策略.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运行测试,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完成了一种微电网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平台结构采用NI-PXI数字平台与DC/AC换流器物理平台分层设计方法,控制方式采用底层归一化控制与上层并行控制方法,利用NI Veri Stand完成微电网Matlab/Simulink控制模型的实时仿真。结合实验平台物理结构与控制方式设计,提出了微电网主从模式无缝切换、对等模式的黑启动以及分层模式的频率二级调整对应的控制策略。在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完成平台搭建,开展微电网多控制模式数模混合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试验平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基于单个V/f电源的主从控制策略受主控电源容量限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孤网运行状态的新的微电网主从控制策略,即以V/f控制的微电源为核心的多主电源控制方法,在微电网中可设置多个此类电源。该控制策略不需要通讯,可自行按照预设的裕度相互配合运行,并达到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微电网控制策略是正确的和可行的,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时都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为微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微电网的并网和孤岛2种运行方式的正确运用对提高重要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研究微电网的并网与孤岛运行方式之间的转换,提出一种通过连续监测大电网侧与微电网侧的电压相角和幅值的变化判断微电网运行状况进而自动转换运行方式的方法。采用PSCAD/EMTDC软件对以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作为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进行仿真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计划或者故障引起的切换情况下,所提微电网运行方式自动转换方法能够实现微电网运行方式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6.
施永 《电测与仪表》2016,53(18):28-34
微网是解决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并网的有效方法,微网中逆变器的功率均分及微网系统的建模及稳定性分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要实现微网逆变器功率均分控制和建立微网系统精确模型,微网中馈线阻抗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现有多种线路阻抗实时测量方法基本是基于分布式发电或者大电力系统应用考虑,在微电网中应用受到限制。分析了现有的阻抗测量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现有线路阻抗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应用场合限制,提出一种基于MGCC协调控制的,适用于微网中应用的线路阻抗测量方法。文章针对所提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微电网孤岛运行方式下采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方式,仅具有一次调频的功能;利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参数灵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变下垂控制系数的二次调频策略,该策略利用频率和负荷变化量即可整定出新的下垂控制系数;虚拟同步发电机可根据负荷变化过程中频率是否超过其限定值,在一次调频控制和二次调频控制间灵活的切换,实现了微电网支撑频率的目的,提高了微电网抵御负荷变化的能力。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搭建了微电网的孤岛运行模型,验证了微电网孤岛模式下频率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平均成本下垂控制策略在分布式发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线性分布式电源功率分配方案,在微电网孤网运行时可节约总的发电成本。基于(分布式电源)各自的平均发电成本,通过调整分布式电源下垂率实现成本的节约。与现有的基于非线性成本下垂策略相比,所提方案使用下垂曲线,在减少总成本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性能。该方案以可调度及不可调度下垂控制的分布式电源微网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在不同的运行情况下,所提方案具有高效和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发挥微网电力市场的活力,实现清洁能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微电网消纳率,在融合半监督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和支持向量机2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电网源荷协调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对源荷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其次运用SVM对聚类后的微电网源荷数据进行预测,在预测结果中选取典型场景,以典...  相似文献   

20.
牛涛  查申森  钱康  窦晓波 《电力建设》2015,36(8):108-113
针对目前微电网容量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微网容量配置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微电网规划中的分布式电源容量和储能系统容量进行联合求解,同时进行优化配置。以1 000 kV变电站站用电系统为例,运用微电网规划设计软件DGPO分别对以光储微网系统、风储微网系统、风光储微网系统等3种系统作为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补充电源方案进行设计,推荐采用一种并网/离网运行的光储微网系统作为变电站站用电系统的补充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