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该文运用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对日本特殊照护养老机构展开实地调研,分析调研对象的建筑基本状况、空间构成特征、失能老人生活现状、群簇交往心理需求等。以失能老人群簇行为领域的实态调研与特征分析作为研究依据,探讨并提出满足失能老人群簇交往心理需求的共同生活空间设计要点,进而为养老机构内的失能老人交往空间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的火墙系统包括炉灶(或火炉)、火墙、烟囱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采暖系统,其修建方式依然以民间流传的经验做法为指导,性能良莠不齐。在建设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火墙采暖系统应何去何从。笔者在2011年初对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地区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实态调研,走访了近10户当地农户,对火墙系统进行了实态调研。分析研究认为火墙是一种优秀、高效的节能采暖系统,在严寒地区依然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提出火墙设计原则、细部设计及技术改进,使传统的火墙系统,发挥其蓄热、供暖潜力和利用生物质能源,并更好的为现代生活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付烨 《小城镇建设》2010,(3):101-104
通过对北京市平谷区太后村农村住宅居住实态的调研,对其居住行为和功能空间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总结了各生活空间随时间发展产生的变化,以及因现代居住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问题,为新农村住宅设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开展实态调研,明确残障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居住环境现状及其对现有居住环境的主观评价,归纳出套内空间生活困难点项目;其次根据肢体残障者、视力残障者和智力障碍者3类残障老人群体对套内空间生活困难点的评价,选定较为典型的空间环境影响要素;最后针对各要素提出无工程化改造前提下的环境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居住实态对居住建筑供暖空调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及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居住实态的多样性。针对多种居住实态,选取重庆地区居住建筑,模拟计算了不同居住实态下冷热负荷特征。影响负荷的主要因素为舒适度、空调使用时间及内扰,舒适度影响最大,空调使用时间次之,内扰最小。  相似文献   

6.
张轶伟 《新建筑》2014,(1):96-99
从实地走访的实态研究入手,对当下中国蓬勃发展的集群设计中两例实施的个案——东莞松山湖新城科技园和东莞理工学院的完成现状进行记录和梳理,从空置和超速这两个主要层面进行设计、施工、使用三阶段的分析,力图理清该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从不同维度论述这种大规模的建筑速生实验背后的症结,最后在历史的回溯中进行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中国,高层建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深圳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因此,研究和分析深圳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中国的高层建筑设计、建设均有一定的参照价值.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研,针对深圳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空间构成模式、造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覃力  刘原 《城市建筑》2014,(19):16-20
当今的中国,高层建筑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深圳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因此,研究和分析深圳高层建筑的发展状况,总结经验教训,对今后中国的高层建筑设计、建设均有一定的参照价值.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研,针对深圳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空间构成模式、造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居住实态调查为基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诒安堡内居民的生活实态及其与室内空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居住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的分析,从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中获得启示,为住宅设计及住宅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正确的传承传统的居住文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严寒地区的地域气候特征,以长春地区既有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态调研资料,采用数学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总结高校图书馆建筑体形设计与建筑节能的关系,提出严寒地区高校图书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本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问题,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24家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选定620名员工的样本容量,设置企业应急管理中涉及的应急培训、应急处置卡、应急准备、应急资源等4方面15项代表性问题作为问卷调查内容;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提出企业在应急培训、处置、准备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不同企业和领导层间在应急管理中的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为后续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收集了调查对象和受访者关于目前我国景观规划设计招投标活动中一些问题的主要看法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成为提高景观规划设计招投标工作效率和成功率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两个校区进行了认知地图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包括绘制校园草图及语言描述等)和观察访谈的方法,分析了校园的识别特征、结构特征和地图评价,从而为校园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语义分析法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语义分析法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应用现状的总结分析,探讨语义分析法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提出一种城市色彩规划领域中前期调研阶段色彩感知评价的调查方法,使对城市色彩感知评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及定量分析成为可能。并根据应用现状情况,提出应用中的主要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分析原因并归纳出主要解决方法的操作要点,提出了问卷设计优化、重视差异并使用修正值、评价结果具体量化等方法以及评价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云  孟云梅 《山西建筑》2014,(32):249-251
针对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导师制的教学改革作了研究,围绕着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一主题,开展了四年级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南京城市特色公众意向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明  段进 《规划师》2003,19(1):80-83
为做好新一轮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对南京市市民心目中的城市特色有一个较为普遍的了解,东南大学在2000年8月进行了南京市城市特色问卷调查,并抽取了建邺区、旅游局、江宁、五台山街道等在内的553份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访者对南京近年来的发展及生活环境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认为南京市水系环境、街道空间景观效果不佳,建筑缺乏特色。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公众有关城市特色的各方面态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为城市规划的具体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安全需求。本文通过对武汉武昌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公共空间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安全需求与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为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慧  周婕 《华中建筑》2010,28(8):58-59
该文通过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公众认知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从公众对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对城市空间特色各影响要素的评价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期望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武汉城市空间特色的公众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艺术轻技术、学生学习建筑技术类课程动力不足等问题,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开展了建筑技术类课程现状调研与教学方法探讨工作。对河北工业大学63名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所有建筑技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的单门课程成绩和学年课程模块成绩进行了统计,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设计类课程的相关性、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的薄弱环节。基于教学现状,着重探讨了与课程各环节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提出要积极引进课程思政教育、人文化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期实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results of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sick building syndrome, with an independent medical interview and clinical opinion. Six buildings were chosen for study from a sample of 47 with known measurements of the building symptom index. One building with a high and one with a low score was selected from each of three ventilation classes (natural ventilation, air-conditioning with induction units and air-conditioning with variable air volume systems).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of 160 workers in these buildings was studied. Each received, in random order,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nd a medical opinion based on a free medical history. The doctor had no access to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t the time. The average number of work-related symptoms per worker (the building symptom index), which is used to compare one building with another,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There were, however, consist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ssessments in individual symptoms.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produc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work-re- lated runny nose and flu-like symptoms, which were often regarded as being due to infections in the medical opinion. In individuals, work-related symptoms on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were validated by the medical opinion in over 75% of cases for eye and throat symptoms, lethargy and headache. Only 31% of work-related runny nose and 21% of work-related flu-like symptoms were thought by the medical opinion to be work-related. The medical opinion identified an extra 5% of work-related symptoms that were missed on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therefore produced a satisfactory estimate of the building symptom index, removing the potential bias of an interviewer. The questions on ninny nose and flu-like symptoms would be improved by including only those that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The building symptom index was calculated for the six buildings twice, with separate random samples of workers completing the questionnaire two years apart. The buildings were ranked in the same order (for the building symptom index) on both occasions, again confirming the validity of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