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0 前言新立煤矿93#层平均厚度106m,该层距其上部92#层间距在10m以下,有时二层煤局部重叠。93#层的顶板为10m细砂岩,基本顶厚度59m以上的细砂岩和粉砂岩互层。可见,新立煤矿93#层顶板为典型复合顶板,其煤层顶板情况见柱状图。序?..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矿区综采面顶板稳定性的沉积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葛道凯  杨起 《煤炭学报》1994,19(2):170-181
本文讨论平顶山矿区综采工作面顶板的沉积特征、稳定性及二者关系。研究表明,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控制综采工作面顶板的整体稳定性及其展布规律,构造条件等因素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局部变化。在三角洲平原沉积构成的顶板中,分流河道砂岩是稳定性最好的顶板类型,属稳定顶板;厚层分流间湾泥岩顶板的稳定性次之,为中等稳定类型;越岸砂泥互层顶板和薄层分流间湾泥岩-分流河道砂岩顶板相对较差,前者属不稳定顶板,后者以不稳定至极不稳定为特征。在碎屑障壁海岸沉积构成的顶板中,厚层泻湖泥岩顶板相对较好,属中等稳定类型,泻湖泥岩-小型潮道砂体混合顶板的稳定性较差,以不稳定至极不稳定为特征。  相似文献   

3.
煤巷大跨度复合顶板的锚拉网喷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概况沙曲矿井南一采区即提前出煤井的首采面设计为综采面主采4#煤,其轨道顺槽和胶带顺槽断面为梯形,巷道顶跨为3.5m和4.0m,4#煤层顶板为复合顶板,自下而上为炭质泥岩、中砂页岩、3#煤、砂质泥岩,且各层的厚度变化较大,3#煤与4#煤时合时分,...  相似文献   

4.
1概况
  新洛公司山西煤矿主采煤层23#、21#、13#煤层,其中23#煤层为厚煤层,平均厚度5.0 m ,煤层结构复杂,含多层薄层夹矸,普氏硬度3~4,煤层倾角8°~22°,煤层赋存相对稳定。23#煤层伪顶为粉砂岩夹煤线,厚度0.8 m ,含炭质较高;直接顶为粗粉砂岩,厚度2.0m,致密坚硬;老顶为灰色细砂岩,厚度15 m ,坚硬。直接底为粉砂岩,厚度2.0m ,较坚硬,不易底鼓;老底为灰色细砂岩,厚度5m ,致密坚硬。该矿为瓦斯矿井,23#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17 m3/min ,相对涌出量6.28 m3/t ,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相似文献   

5.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事故,淮北矿务局通过技术协作,科技攻关,先后完成了复合顶板治理,“三软”煤层治理,中等稳定顶板治理,大倾角煤层顶板治理等一系列顶板管理课题,并研究推广实施了“阻力监控法”,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危害较大的一类事故,近几年来,淮北矿务局通过技术协作,科技攻关,先后完成了复合顶板治理、“三软”煤层治理、中等稳定顶板治理、大倾角煤层顶板治理等一系列顶板管理课题,并研究推广实施了“阻力监控法”,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7.
淮南煤田13-1煤层顶板地质特征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大量钻孔和矿井生产资料,对淮南煤田13一i煤层顶板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对顶板的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煤层小构造和顶板岩性组合等因素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局部变化.分流河道砂岩是稳定性最好的顶板岩性。厚层分流间湾泥岩顶板的稳定性次之,泛滥平原泥岩顶板和决口扇、潮坪砂岩顶板为不稳定或中等稳定.  相似文献   

8.
陈家山煤层气可利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陈家山井田煤层气的成分及分布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吸附实验等手段,分别对煤层的孔隙特征及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井下抽实验,得知4-2#煤 勉强可抽放层,煤层顶板砂岩为可抽放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淮北煤田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矿区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淮北矿区防突工作由"四位一体"的局部防突治理向以解放层开采和强化煤层瓦斯预抽的区域性治理转变,淮北矿区近年来开展了以上(下)保护层开采、顶(底)板穿层预抽、煤层长钻孔预抽、煤层压裂预抽等为代表的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工程实践,实践证明区域性瓦斯治理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措施,是突出矿井实行安全高效开采的根本保证.淮北矿区区域性防突的应用实例,对相似煤矿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我局开采三叠纪须家河煤系上煤组,可采煤层有3~4层(即第五、七、八号层),煤层厚度均为0.38~0.65米,多属极薄煤层。煤层倾角5°~40°,从浅部向深部逐渐变大。伪顶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0.1~0.5米左右,极不稳定。直接顶为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厚0.3~2.0米左右,其上为一层煤线,厚0.01~0.015米左右,很不稳定。老顶为粉砂岩或细砂岩。煤层底板多数有一层厚0.1~0.3米的炭质页岩,遇水很易变软,增加了采场顶板控制的复杂性及难度。极薄煤层采场顶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朔县矿区4#煤层全层系统采样,采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4#煤层的各种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煤岩组分及类型进行分析,认为4#煤层属于陆相沉积,其成煤植物为高等植物的禾本、草本湿生体。  相似文献   

12.
临汝矿区位于河南西部,地跨汝州、汝阳、禹州三市县。矿区现有大小生产矿井103个,总生产能力250万t/年。除三个市营矿外。其他为乡、村办煤矿。 各矿主采二迭系山西组二_1煤。少数矿采二_2煤或上石盒子组三_(10)煤。二_1煤厚度变化大,煤质松软,煤层直接顶板为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或细砂岩与粉砂岩瓦层。根据顶底板分类,二_1煤顶底板类级组合为I-1-A或I-1-B少数为I-2-A,即  相似文献   

13.
张宏钧 《煤矿机械》2015,36(5):66-68
淮北矿区松软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孔施工困难。海孜矿采用ZDY4000S钻机施工高位钻孔替代高抽巷进行瓦斯抽采;桃园矿采用定向钻进技术施工顶板穿层高位钻孔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2种施工技术及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并在淮北矿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淮北矿区煤巷锚杆支护工程实践经验,举例介绍矿区主采煤层顶板赋存状况、围岩分类方法和应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的概况。  相似文献   

15.
太岳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现开采2~#煤层,其直接顶为细砂岩,该层细砂岩具有强度高、厚度大、层理和节理不发育等特点,属不易垮落顶板。随着工作面的推采,原两巷顺槽区域因顶板坚硬及原巷道支护和两侧煤柱的支撑,形成悬臂梁,造成悬顶区域不能及时垮落,导致悬顶区内瓦斯积聚、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经研究,制定了超前退锚剪网、施工切顶孔破坏原岩稳定、超前爆破预裂强制放顶和充填封实隅角垮落不完全区域等隅角悬顶综合治理措施。通过治理,隅角悬顶得到充分垮落,有效地减少了隅角瓦斯的积聚,隅角瓦斯浓度保持在0.1%~0.3%,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姚国平 《煤》1998,7(3):36-38
用研制的QZFS2400/16/24D型轻型放顶煤支架,在兑镇矿进行了9#、10#、11#合并层条件下的放顶煤开采工业性试验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对支架结构的合理性、工作阻力参数确定及支架对顶板的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徐州矿区从使用综采设备中深刻体会到,液压支架架型与顶底板条件是否适应是影响综采设备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迅速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创造条件,针对矿区煤层的地质条件和生产情况,我们对五个矿的10个工作面(6个综采面、4个单体支柱面)进行了调查测定,现提出徐州矿区顶板分类与架型选择的初步意见(附表)。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影响架型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直接顶(特别是紧贴煤层之上厚度在1.0~2.0米的这层顶板)的稳定性;而老顶的性质及其来压强度是确定支架工作阻力的主要因素,但是当直接顶处于中下稳定或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淮北矿区许疃煤矿71、72煤层为工程实例,根据其分叉合并、层间距变化大、采空区下顶板破碎等特点,采用实验室力学实验、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71煤层开采后底板的破坏深度、工作面破碎顶板的有效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破碎顶板的注浆参数,并采用“更换钻头”与“跟管钻进”埋设注浆套管的新方法,解决了破碎顶板钻孔、埋设注浆套管难的问题。通过未注浆工作面于注浆工作面的矿压显现与巷道表面位移对比,总结了顶板控制效果,得到72煤破碎顶板的有效控制技术,为淮北矿区72煤破碎顶板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王坪矿山4#层西Ⅰ1809面矿压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及针对性的顶板控制措施和支护质量标准,经过顶板管理实践的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康立军  刘建华 《煤矿开采》1999,(1):24-26,30
通过王坪矿1809综采工作面进行系统全面的矿压观测,掌握了山4#煤层顶板的活动规律,并进行了顶板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4#煤层顶板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