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真8月8日,作为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水土保持重点、进行了综合性流域治理的绥德韭园沟,发生了一次很大的暴雨。这次暴雨是从1954年开始测验研究工作以后第一次遇到的最大暴雨,是陕北水土保持工作从重点试办到大规模推广以来的一次严重考验。这次暴雨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水文资料,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一定的损失。韭园沟从上到下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程,大部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五座  相似文献   

2.
韭园沟小流域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的一条典型小流域,2000年被列为黄河流域水上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其水资源优化利用是建设示范区的主要内容之一。采用概念化的数学分析模型对韭园沟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进行了多目标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使韭园沟流域水资源环境容量增大、水资源可利用最增加、水资源年际调节能力和抗洪灾的能力增强,在枯水年状况下流域水资源可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取得了减洪35.9%、减沙69.2%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3.
淤地坝是韭园沟与秃尾河流域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之一,淤地坝所处流域和工程结构的不同,淤积物的粒径大小存在差异。通过钻孔取样法采集了韭园沟流域21座淤地坝和秃尾河流域36座淤地坝淤积物样品623个,根据样品的颗分结果,分析得出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坝内粗泥沙粒径主要为0.05 mm,秃尾河流域淤地坝坝内粗泥沙粒径主要分布于0.05~0.10 mm之间,说明淤地坝能有效拦截流域内的粗泥沙;两流域淤地坝均呈现库尾泥沙粒径总体大于坝前,库尾泥沙粒径的大小取决于入库泥沙粒径的大小,入库泥沙粒径越大,淤地坝对其分选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韭园沟示范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2000~2003年3年兴建了5座骨干工程、4座大中型淤地坝,新增坝地面积94.02hm2,配套了1座滚水坝、2座塘坝,新增灌溉面积19hm2,完成林草治理措施面积1390.39hm2.示范区项目实施的成效、经验和做法以及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沟道坝系相对稳定建设为主要措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基本情况陕北黄丘一副区,总面积50984公里~2,该区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地形支离破碎、植被稀少、土壤侵蚀严重,年总产沙量6.55亿吨,侵蚀模数1~3万吨/公里~2,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重点地区。王茂沟是陕西绥德韭园沟中游左岸的一  相似文献   

6.
韭园沟流域坝系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金慧  徐立青 《人民黄河》2003,25(11):37-38,43
韭园沟流域1953年被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选为试验研究基地,开展了以坝系建设为中心的综合治理试验研究。通过对韭园沟流域坝系的蓄洪拦泥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分析,认为坝系建设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而且能够促进退耕坡地,并使农民群众的粮食产量及经济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已经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随着大规模水土保持运动的开展,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广大群众以无比丰富的智慧,创造了坡地梯田化、山区园林化、溝壑川台化、耕地水利化的“四化”措施。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和八届八中全会“反右倾,鼓干劲,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伟大号召下,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运动正在飞躍地向前发展。为了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指导,为多快好省地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服务,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对黄河中游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向水土流失斗争的措施经验和几年来试验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编写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保持基本资料的匯编,聚集了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在这个講座里,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四化”及农業技术措施,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茂庄生产队位于绥德韭园沟流域内的王茂沟,该沟面积5.967平方公里,为黄士丘陵区。有耕地4,108亩,人口721人,整劳力209个。据1963年上半年统计,完成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有水平梯田450亩,隔坡梯田446亩,地埂800亩,造林231亩,淤地坝41座,淤成坝地141.1亩。现在山山有梯田,沟沟有坝堰,平均每人有梯田1.2亩多,地埂1.1亩多,坝地0.2亩,林  相似文献   

9.
韭园沟示范区建设,实施了以质量控制为重点的施工监理,为示范区建设管理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一套适应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特点的、便于操作的、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韭园沟流域相对稳定坝系防洪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园沟流域相对稳定坝系防洪标准研究是在相对稳定坝系优化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坝系防洪标准研究数学模型,对不同洪水频度下坝系投资与跨坝损失进行计算、分析加以确定。研究表明,当韭园沟坝系中骨干坝取相同设计标准,坝系防洪标准为100-200年一遇设计频率时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方针的讨论,从去年五月到现在,已整整一年了,经过这一年的讨论,和许多领导同志深入实际观察,争论的焦点逐渐趋于明朗化,讨论也步步走向深入,特別是“陕北韮园沟、辛店沟八月八日暴雨中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发表后,对于进一步研究肯定水土保持方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年在理论上、观念上的公开辩论,使我们深深感到这种讨论方式有几个明显的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禹县人民,在党的正确导领下,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经过全民性整风运动,依靠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贯彻了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在认真总结了薛沟、尚沟的水土保持经验以后,发动与组织了规模宏大的治山治水高潮。全县共动员15万劳动大军,以排山倒海的声势,不分昼夜,不避风雪的向荒山进军,向洪水要粮。经过百日的英  相似文献   

13.
小流域治理措施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韭园沟小流域为对象,探讨了1953年以来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和沉积与治理措施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在天然下垫面条件下,韭园沟小流域的泥沙输移比接近1.00。经过50多年来规模性水土流失治理,泥沙输移比下降到0.27。该流域的泥沙侵蚀量减少、沉积和输移比的改变,在水土保持措施达到一定程度时才逐步显现出来,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变化的影响因素中,流域内人为沉积汇(淤积)的作用明显大于坡面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因此,现行生态环境建设中,在注重坡面治理措施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更要加强小流域沟道泥沙拦截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治黄简讯     
据新华社消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又获得了新的成绩。据有关部门最近统计,这个地区去年冬天出动四百多万人,开展了大规模的兴修梯田、筑坝封沟、植树造林等活动,初步完成的治理面积超过一九六三年同期的一倍多。内蒙古自治区提前超额完成了一九六五年全年的治理计  相似文献   

15.
周玉珍 《人民黄河》1998,20(6):20-21
1986 ̄1997年底,山西省共在黄河上中游兴建治沟骨干工程239座(其中旧坝加固77座),控制流域面积1712km^2,总库容2.69亿m^3。这些工程的兴建,对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淤地、拦沙、灌溉、养殖、防洪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详细介绍了山西省的治沟骨干工程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陕北沟壑土坝施工中,硪实工具曾吸取下游修防的经验而不断改进。在韭园沟的几座土坝施工中,硪实工具采用灯台硪,55年以后,推广了下游所试行的碌沟硪。开始由于民工的习惯问题,凡有打灯台硪技术的老工人,不愿接受,经过一个时期的思想动员,说明碌硪的优越性以后,终于扭转了。56年陕北沟壑土坝量修做,在施工中,夯实工具全部采用碌硪,根据各坝试验统计的质量看,都较韭园沟内使用  相似文献   

17.
水坠筑坝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采用水坠法修筑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具有投资省、质量好等优点,但是,它要求水源、地形和土料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又多建在3~5km~2的支毛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值洪水暴发季节。在此期间,如何迅速地动员、组织广大群众和干部,抓紧时机,大力展开洪水淤灌工作,不仅是一项迫切的水利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水土保持任务。我们知道,黄河每年要挟带13.8亿吨泥沙流到下游,这些泥沙的下泄,使下游河床逐渐加高,河流不断泛滥,造成了下游人民的严重灾难,同时,也是上游人民的巨大损失。而在七、八、九三个月内,黄河  相似文献   

19.
1992年8月黄河中下游仅发生了常遇洪水,但由于多沙、粗沙区水沙遭遇恶劣,加之三门峡水库运行不尽合理以及泾、洛河流域水土保持较差等原因,致使秦、豫两省部分地区遭受较大的洪水灾害。采取适当措施如改进三门峡水库的运行方式并实行黄河中游大型水库联合调度和生物措施如加强皇甫川、北洛河等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相结合的对策,是防治黄河中下游洪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治淮》2021,(5)
正一、景区概况江苏省淮安市樱花园原为古黄河滩地,地形高低起伏较大,土质为沙性,有机质含量低,植物生长缓慢,水土保持效果不佳。后经多次功能提升改造,水土保持由预防性、见效缓慢的生态环境型向多功能、效益长远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型转变。2011年园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5年园区实施淮安市樱花园环境与服务提升工程,重点打造八个水土保持特色提升主题区域40多处景点,已成为淮安市对外展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