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件数量日益增加,供水危机呈现高频次、多领域发生的态势,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现代城市供水安全的主要威胁,突发性灾害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社会危机。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供水系统,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和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是一座因油而建的城市,胜利油田承担了东营地区绝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的供水任务,该文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在制定完善城市应急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汤颖  邓文英 《广东化工》2013,40(17):162-164
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破坏了城市供水安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体系的基本构想,为今后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防和控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长江下游城市面临水质下降和突发污染等风险,诸多城市已开展应急供水水源的规划与建设,但如何保障已建应急供水水源的水质安全是各水源地管理单位普遍遇到的难题。以南通应急供水水源地星湖和云湖为例,介绍水源地建设规模和工程设计中采取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在工程设计时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在运行时加以勤换水、合理投放水生动植物等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应急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总结提炼的相关经验可供相似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我国突发性水源污染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城市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水事件屡见不鲜,给城市供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突发水源污染事件的发生,目前还难以做到完全避免,对于城市供水企业来说,在未做到完全避免上述突发污染事故的现状下,关键是要完善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从水源到水厂直至管网中用户的多级屏障,积极应对供水水源污染,最大限度减小突发性污染造成的损失及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邓俊强 《广东化工》2016,(11):110-111
近年来,我国地表水源水现状不容乐观,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居民饮用水受到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给城市水厂的饮用水供水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文章对国内外常用的氨氮应急处理技术的效果进行归纳总结,为城市供水厂选择合适的氨氮应急处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供水系统的水源污染风险分析及应急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新源 《广东化工》2011,38(6):313-314
文章通过对合肥市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城市供水水源的突发污染进行了相应的风险分析,评估了水厂常规工艺和现有应急处理设施对水源污染风险的应对能力,进而从加强水源防护,完善应急监测系统及水质预警系统建设,积极推进水厂工艺设施升级改造,改善供水设施能力配置等方面提出城市供水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方案。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的日益扩大为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了新的需求和风险,为应对这些问题,供水系统应当具备较强的韧性以确保供水安全。文中从城市供水系统常态下的抗性以及突发事故下的韧性两方面论述了目前研究的供水安全保障韧性化建设技术。并通过分析某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建设实例,提出城市供水系统安全保障与韧性建设的重点在于供水韧性范围的确定和提升,以及供水系统高效协同管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湖泊纵横交织,开敞式多功能河道水域遭遇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大,城市供水改河道分散式取水为水库集中取水,建净蓄结合的水源地水库,可明显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以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金泽水库为例,研究水源地水库生态建设关键技术,提升原水水质,提高应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能力,可为所在区域提供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志明 《净水技术》2006,25(5):12-15
该文介绍了美国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机构设置和美国国家环保局应急预案的编制导则,指出了其特点和可供借鉴之处,可以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西莹 《化工之友》2007,(15):43-44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原油生产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应急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乃至石油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和创新处于关键时期,而影响公共安全、生产生活稳定的因素却逐年增多,各类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规尚不完善,这就直接造成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亟需提高。临盘采油厂深入贯彻学习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中石化总体应急预案》、《胜利油田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原油生产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应急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乃至石油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和创新处于关键时期,而影响公共安全、生产生活稳定的因素却逐年增多,各类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规尚不完善,这就直接造成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亟需提高。临盘采油厂深入贯彻学习了《国家总体应急预案》、《中石化总体应急预案》、《胜利油田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了应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城市饮用水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问题有水源地水量和市政公共供水能力不足,饮用水安全管理及应急供水能力不足等。为确保城市饮用水充足、水质优良,目前我国各地建设了许多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工程,但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移民安置等诸多问题,现以宜春地区某大(二)型水库工程建设为例,围绕移民安置的选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频发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全方位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体系迫在眉睫。本文研究从组织管理体系、预防预警体系、应急响应体系、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实现“事前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该体系的建设为全省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小艳  魏伟  李鸯  雒晨  李杰 《广东化工》2015,42(1):82-83
在总结2014年4月11日兰州发生的"4·11水苯超标供水污染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供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兰州为例提出了应该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提出环境污染对城市供水造成了巨大压力,强化水源地及管网防护,建立构架清晰、责任明确、反应迅速的水污染应急体系是当务之急。进行水源地及管网风险评价是建立预防体系的基础。研究结果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宛中华  章万喜  黎忠  乐杰友 《广东化工》2012,(4):254+256-254,256
文章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并分别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水质保护、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措施和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等方面给出了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的对策措施,最后提出了实施分质供水是解决珠三角供水问题,保障珠三角供水安全,特别是饮水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瓮福磷矿工程设计中外部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供水系统的选择,水锤防治,输水管道的选线和敷设,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7.
《净水技术》2021,40(6):167-172
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通过持续建设形成长江水源供水系统和黄浦江水源供水系统"两江并举、多源联动"供水格局,并通过水专项支持实现了"十一五"关键技术点攻关和"十二五"供水线技术综合示范,构建了长江青草沙水源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上海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饮用水品质."十三五"期间,上海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确保水资源供给安全,健全城乡供水体系,提高入户水质,至 2035年全市供水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满足直饮需求.为改善黄浦江供水系统水质,2016年12月黄浦江上游太浦河金泽水库建成通水,日供水规模351万m3 ,供水覆盖上海西南五区67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用水水质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饮用水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对大同市全市23个城市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4个水源地综合评估结果为优秀,2个水源地评估结果为良好,4个水源地评估结果为合格,1个水源地评估结果为基本合格,2个水源地评估结果为不合格。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水源地水质超标,云冈区西万庄水源地存在超采问题、水源地标志建设不够完善、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污染隐患、应急管理能力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源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从城市供水系统整体运行最优的角度,对叠压供水系统的应用展开了讨论。从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供水系统运行调度、系统安全性、综合能耗以及水泵选型等方面,对叠压供水系统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叠压供水设施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最优供水系统,全面提升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嘉兴供水人助推嘉兴市最美城市建设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助力嘉兴市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嘉兴市在不断提升饮用水处理工艺、完善水资源配置、提高供水服务的前提下,提出了打造从源头到龙头的具有最优管理、最优水质、最优服务、最优体验的“四最”嘉兴市最优供水体系。文章对嘉兴市最优供水系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即最终的目标是实现老百姓对水质、水压等感官体验好、老百姓对智慧精准服务体验好的最优体验;从技术基础、水厂和管网的技术条件分析了建设嘉兴市最优供水系统的可行性;从建设的目标讨论了后续的建设内容;并分析了初步的成效。嘉兴市最优供水系统的建设可为各供水行业提升其管理服务能力、提升龙头水水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