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硫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汽油中硫含量分析准确度的主要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适宜的取样量,合适的灯芯疏密、粗细程度和灯芯位置高度及灯芯管内径,调节气流的大小,控制好火焰的形状和大小,可使燃料油中硫含量分析的准确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煤炭中硫含量的两种分析方法结果的比较,提出了在燃烧-碘酸钾法测定中,要取顺序升温的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3.
红外吸收光谱技术能对焦炭中全硫含量进行快速测定。通过对不同全硫含量的焦炭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证明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精密度的准确度良好,与经典方法相比无显性差异。本方法检出限为0.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作为固体电解质,稀土硫氧化钇和氧化钇的混合物作为辅助电极组装电化学定硫电池,定硫实验结果表明,该定硫传感器所测电动势信号较为稳定,响应较快,重视性较好,持续时间较长,准确度较高,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定硫传感器,得到了1583K下电动势与铁液中硫含量的关系,其关系式为:Emf=122 1029w([S])。  相似文献   

5.
义马煤的流化床热解脱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常压惰性气氛中采用流化床反应系统对义马原煤,脱灰,脱黄铁矿煤进行了热解脱硫,效果考察,主要考察了温度,热解时间及气氛对煤中硫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义马原煤,脱灰煤在700℃左右可得到低硫半焦,而在ψ(O2)为0.6%的N2气氛下,原煤在650℃左右即可得到硫含量更低的半焦,其脱硫率可达到72.9%。且半焦收率变化不大,表明在惰性气氛中配入少量氧气,可大大提高全硫脱除率,在实验所涉及的温度范围内原煤半焦中有机硫含量呈增加趋势,义马原煤中碱性矿物质固硫作用导致原煤半焦中硫含量高于脱灰煤半焦中硫含量,而增加热解停留时间不利于提高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软案例推理群体智能决策环境和案例特征因素的分层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者在案例推理关键步骤中贡献大小确定决策者的客观权重,包括:决策者抽取案例排他特征因素集合准确度确定的客观权重、案例一般特征因素向量准确度确定的客观权重和决策者在库存案例检索过程中贡献大小确定的客观权重,采用凸组合的方式进行归集,研究了面向软案例推理群体智能决策的决策者客观权重模型.基于决策经历的决策者客观权重模型有利于软案例推理群体智能决策环境中推理有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车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硫化物可作为钢中氩致缺陷的"氢陷阱"理论被提出,在不断提高钢的纯洁度的同时,硫含量的控制已经不再是越低越好.马钢积极开展了控制车轮钢硫含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后喂硫铁线工艺具有硫铁线回收率高,平均达85.7%,硫含量控制稳定的特点.通过对硫含量对车轮性能、内在质量影响的研究,提出了车轮钢硫含量宜控制在0.008~0.015%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汉语分词作为中文信息处理的首要环节,其精确度对后续步骤的准确度和处理速度成逐级放大性影响.如何提高分词的准确度和处理速度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采用条件随机场模型进行汉语分词,通过定量分析CRF工具包训练参数f,研究减少特征对分词准确度以及模型大小的影响程度,实验分别在国际汉语分词评测Bakeoff2005提供的北京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两个语料上进行封闭测试,并对比采用不同模板时增加f参数值对分词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实验结果:随着f参数值的增加,分词的准确度和生成的模型大小成正比,且F值减小的程度相对训练生成模型大小的减小程度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求炼铁、炼钢工序经济适宜的铁水硫含量,通过对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了攀钢西昌钢钒1号高炉铁水硫含量与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得到了攀钢西昌钢钒高炉铁水钛含量与铁水硫含量及焦比的回归公式;并依据高炉冶炼过程中实际的矿焦比与铁水钛含量的经验数据,计算分析了不同铁水硫含量与炼铁的原、燃料成本的关系,综合考虑炼钢脱硫成本的变化,得出当前硫负荷条件下铁水适宜的硫含量(质量分数)应控制在0.0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着重分析了微离轴干涉理论,通过自(互)相关理论确定了微离轴干涉中物参角的大小,由此推得干涉条纹的最佳空间频率.通过与传统干涉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微离轴干涉成像重建精度高.此外,不同直径的细胞应合理选用不同倍率的物镜,有助于提高后期相位重建的准确度,为进一步提高干涉测量的速度和准确度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含硫油气对管道内壁的腐蚀机理及特点,探讨了保护层、电化学保护以及添加缓蚀剂等工艺和材料防护措施在含硫油气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GIS的油气管道风险等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管理是油气管道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作为一种方法,基于WebGIS的风险等级区划能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ArcGIS Server作为WebGIS开发系统,SQL Server作为存储管道数据的数据库,采用ArcSDE作为GIS服务器,构建了基于WebGIS的油气管道信息管理系统;结合管道的实际情况,对Kent M W的风险评分法进行修改;引入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评分水平进行综合评定,提出了油气管道风险等级区划方法。实例表明,基于Web GIS的改进的风险区划方法直观、简单易用。  相似文献   

13.
以安全系统工程中的模糊综合评价为理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对油气集输系统的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价。对油气集输系统的评价单元进行划分,辨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每一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该评价单元的风险等级。最后,利用风险矩阵法综合评估油气集输系统整体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4.
油田燃油加热炉能耗较高,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严重超标,对环境污染严重,油田原油加热炉替代工程刻不容缓。对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的工艺原理、能耗计算、设备特点及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工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两种热泵技术替代油田燃油加热炉后的效益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空气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技术是进行油田加热炉燃油替代的有效途径;利用空气源热泵和污水源热泵替代燃油加热炉后可以分别降低运行费用30%和45%以上,分别降低碳排量60%和75%以上。通过加热炉燃油替代,不但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的排放。  相似文献   

15.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含硫油品储罐腐蚀产物-硫化亚铁氧化放热是引起含硫油罐着火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供氧条件、油、单晶硫、硫化亚铁粒度对硫化亚铁自燃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空气流量是2.6mL/min时,硫化亚铁氧化速率明显快于1.4mL/min空气流量下的硫化亚铁的氧化速率。说明流量越大,氧化反应越快。因此,空气进入油品储罐内对储罐的安全运行构成重大威胁,为保证安全,油品储罐在付油过程中应及时向储罐内通入惰性气体;当有少许油覆盖在硫化亚铁表面上时,油层会阻碍硫化亚铁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抑制硫化亚铁氧化反应的发生;硫化亚铁粒度为20~40目时,其氧化速率高于粒度在80~100目范围内的硫化亚铁的氧化速率。说明粒度越小,氧化反应越易发生,引发储罐自燃的危险性越大;单晶硫存在时,超过熔点会加速硫化亚铁的氧化。  相似文献   

16.
普光气田为我国首个特大型高含硫气田,提高高含硫天然气的集输工艺技术对人员的安全、环境保护及油气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普光气田集输工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对集输工艺技术进行优选,最后根据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集输工艺的实际应用,提出加强对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技术监督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加热输送油气出口温度控制的滞后现象,根据输入电能与输送油气出口温度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系统的预测回归模型,改善了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型的阶数和滞后时间,用最小二乘法通过MatLab计算出最优的模型参数,为提高油气电加热温度控制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3种不同VGO为原料,在200 mL固定床连续等温加氢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体积空速、氢油体积比等工艺条件对加氢精制催化剂A脱硫反应的影响,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关联曲线,探讨工艺条件对精制油中硫含量的影响趋势。建立了减压蜡油加氢脱硫宏观动力学模型,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分别研究了皂/硫磺、硫磺/DCP/促进剂、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3种硫化体系用于硫化金属密封垫片的丁腈(NBR)与丙烯酸酯(ACM)并用胶时,硫化体系及硫化剂用量对涂层表观性能、力学性能、耐热老化性能、耐液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硫化剂/硫磺/促进剂硫化体系硫化的NBR/ACM并用胶的综合性能优于皂/硫磺和硫磺/DCP/促进剂硫化体系,当3#硫化剂用量为5 g时,NBR/ACM并用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液体性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洋油气开发走向深海,虚拟流量计逐渐成为水下油气井产量计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核心是流量计算模型。介绍了虚拟流量计的井筒和油嘴模型,并基于跨接管的流动特点建立了跨接管流量计算模型。根据D-S证据理论建立了各流量模型的权重提取模型,并利用Dempster法则对各模型权重进行融合处理,最终得到基于D-S理论的凝析气井流量融合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该融合模型在整体上有效提高了流量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且对短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水下虚拟流量计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